- 1.26 M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B)
一、选择题
1.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据此可知
A.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 B.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
C.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 D.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编钟上的铭文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追随周昭王南征,说明曾国认同了周王的权威,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曾国作为诸侯国随周昭王南征,是分封制巩固的表现,没有体现分封制受到冲击,排除A;周昭王南征并不代表西周政治中心南移,也不能证明西周实现对边疆的控制,排除BD。故选C。
2.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下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A. 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 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表明国君的权力越来越大,国家权力向国君手中集中,集权体制逐渐形成,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分封制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C选项排除;玺印具有统一风格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
3.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
A. 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
C. 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 D. 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
4.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 导致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
5.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
A. 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 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 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D. 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巡边、羁縻州”说明唐朝时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D正确;“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不符合这一时期的事实,属于以后的影响,排除A;唐玄宗设“采访使”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采访使是监察权、不是行政权,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权威问题,排除C。故选D。
6.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 忽视对文化的考察 B. 仍需进一步完善
C. 以家世为选拔标准 D. 推动了文化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科举制不能选拔出有才能的人,虽然唐朝实行科举制度,但在实行初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科举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故B正确;AC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点睛】
7.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非常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排除。
8.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军事权由丞相、平章等提调,财赋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材料主要表明
A.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 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比较大,但是行省官员实行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庶政,除此之外,行省的财赋、军事、等各有专官负责,并且“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由此可知元代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并不专,受到节制,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行省权力虽大但受到节制,“大而不专”,这涉及到军事、财赋等诸多方面,并非仅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排除B;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权力虽大但并不集中,不能得出其“权柄颇重”的结论,排除C;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排除D。
9.下表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A.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 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大臣更迭频繁,从逻辑来看,内阁虽然不具备法定地位,但是其联系内外朝,频繁更迭内阁大臣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性,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担任内阁大臣的年限而不是官员的实际年龄,排除A;材料中没有内阁大臣人数变化的数据,无法得出明朝官僚机构膨胀的结论,排除B;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和他是否发挥辅助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
10.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
A. 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 B. 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
C. 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 D. 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受《易经》启发蒙古国改国号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和雍正帝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说明到封建社会后期,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日益加强,A项正确;传统的华夷观“被摒弃”与清代前期的“天朝上国”观念和理藩院等史实不符,B项错误;“民族平等思想”不是材料主旨,C项错误;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不是三个做法的共同点,D项错误。
11.公元前427年,高尔吉亚作为林地尼的使节出使雅典,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试图说服雅典支持林地尼对叙拉古的战争。此外高尔吉亚还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过演说,强烈要求希腊各城邦的统一。这些现象说明
A. 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生活 B. 演说是政治动员重要手段
C. 体育赛会分担公民大会职能 D. 参加运动会是贵族的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林地尼使者为争取雅典的支持和实现希腊各城邦的统一,在雅典公民大会和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表明了演说是古代希腊城邦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B项正确;林地尼使者的演说与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生活”无关,A项错误;只有奥林匹亚运动会上的一次演说,不能说明体育赛会分担了公民大会的职能,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运动会的参赛条件,不能得出其是贵族特权,D项错误。
12.以下为近代不同年份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对外贸易对象中,某一国家所占比重统计。图中①代表的贸易对象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该国家自1919年到1927年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进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这主要和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压制有关;从1927年到1931年的出口比重有所回升,这主要和日本转移经济危机有关。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3.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A. 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
B. 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
C 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D. 保护环境已走向法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罗马法强调即使在自己的领地上做的事情也要有一定的规范,否则就会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故罗马法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B正确。排除ACD。
14.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不但没有嘘声,反而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材料主要说明了
A. 法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
B. 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
C 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
D. 法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A
【解析】
【详解】《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法国人民一片兴奋,这实质上反映出法国民众对以牺牲弱小国家换取和平的这种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这是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说国际联盟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国人民态度,不是强调统治者,故D错误。
15.2019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这美国继2017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驻以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后,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这主要反映出
A. 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B. 中东问题根源于地缘政治的影响
C. 领土纷争是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
D. 美国操纵导致阿以冲突不断升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美国对中东政策又一次急剧转向”,可知这种粗暴干涉中东事务的做法必然引发中东持续不断的抗议活动,说明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故选B;材料说明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领土纷争问题,且领土纷争只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巴以冲突,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6.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8年,住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市统治后期的诸侯王)墓中首次发现金缕玉衣,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效服,一般用金缕,银缕、铜缕来缝制玉衣,在探究“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侯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时,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未见关于“玉衣”的记载。
材料二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旧仪》记载,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
材料三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中只见“玉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
材料四 记述东汉历史《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
材料五 截至2011年,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就“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候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看法一:刘胜的金缕玉衣不能作为诸侯王挑战皇权的证据。
说明:刘胜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史记》等记载西汉历史的文献史料无玉衣分级的记载。据材料二记载,西汉皇帝与诸侯的玉衣没有分级,而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中有玉衣分级制度的明确记载,说明玉衣分级制度在东汉时才出现。
根据考古发现,在汉武帝前后,诸侯王墓葬均有金缕玉衣出土,由此可以推断,金缕玉衣与诸侯权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看法二:刘胜的金缕玉衣可以作为诸候王挑战皇权的证据。
说明:《史记》等西汉史书没有玉衣分级制度的记载,但不能说明其他的史书里没有相关记载。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后,诸侯王的实力逐渐下降,与考古资料所显现的汉武帝后,诸侯王使用金缕玉衣的数量不断下降相吻合。
【解析】
【详解】根据“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等信息,可提出观点:刘胜的金缕玉衣不能作为诸侯王挑战皇权的证据。说明:根据“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市统治后期的诸侯王)”“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效服”“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中只见‘玉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说明刘胜是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史记》等记载西汉历史的文献史料无玉衣分级的记载。根据“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说明据材料二记载,西汉皇帝与诸侯的玉衣没有分级,根据“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说明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中有玉衣分级制度的明确记载,说明玉衣分级制度在东汉时才出现。根据“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说明根据考古发现,在汉武帝前后,诸侯王墓葬均有金缕玉衣出土,由此可以推断,金缕玉衣与诸侯权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可提出观点:刘胜的金缕玉衣可以作为诸候王挑战皇权的证据。说明:可从《史记》等西汉史书没有玉衣分级制度的记载,但不能说明其他的史书里没有相关记载。根据“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说明皇帝的“玉衣”用金缕,根据考古资料可知汉武帝后,诸侯王使用金缕玉衣的数量不断下降,说明刘胜的金缕玉衣可以作为诸候王挑战皇权的证据。
【点睛】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节度使列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前期藩镇的特点。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影响。
【答案】(1)数量较少;设立时间较集中(多设于唐玄宗时期);藩镇兵力雄厚;设置在边疆:防范少数民族。
(2)变化:遍布全国;数量多:类型多样:官员任免以朝廷任命为主;功能不一。
影响:各类藩镇相互制衡,维系唐王朝统治;利于中央平定地方叛乱:利于抵御外族进攻;利于维护内地社会稳定:部分藩镇缴纳赋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
【详解】(1)特点:从数量来看,唐前期藩镇数量较少;从设立时间来看,唐前期的藩镇设立时间较集中,多设于唐玄宗时期;从兵力配置上来看,这一时期藩镇兵力雄厚;从藩镇所处地点来看,设置在边疆;从反正防范对象来看,主要是防范少数民族。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的藩镇类型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遍布全国;从数量来看,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数量明显多于之前;从藩镇的类型看,这一时期藩镇类型具有多样性;从藩镇官员任免形式来看,官员任免以朝廷任命为主;从藩镇功能来看,功能不一。
影响:从藩镇的兵额和功能看,如河朔型和中原型藩镇,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制约性,即各类藩镇相互制衡,维系唐王朝统治;中原型藩镇利于中央平定地方叛乱;边疆型藩镇利于抵御外族进攻;东南型藩镇利于维护内地社会稳定;部分藩镇缴纳赋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同时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
材料二 宋仁宗时期的宰相表(部分)
——摘自田志光《试论宋仁宗朝宰相兼枢密使之职权》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仁宗时期宰相的变化,并根据所学指出其原因。
【答案】(1)特点:数量增多:职权被分散。
影响:加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降低行政效率;致使官僚机构臃肿;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
(2)变化:宰相职权增大(兼任枢密使);普遍任期较短;以文制武。
原因:宋与辽、夏政权关系紧张,军政事务繁重,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宰相兼枢密使撤换频繁;宋文人治国的传统影响。
【解析】
【详解】
(1)特点:根据陈材料“(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同时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可知,宰相数量增多;根据材料“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可知,职权被分散。
影响:根据材料“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可知,加强了皇权;根据材料“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可知,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增加宰相人数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行政效率;增设机构会导致使官僚机构臃肿,同时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
(2)变化: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仁宗时期宰相多兼任枢密使,宰相职权增大;从宰相任期来看,仁宗时期宰相普遍任期较短;宰相兼任枢密使,体现了以文制武。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仁宗时期,宋与辽、夏政权关系紧张,军政事务繁重,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宰相兼枢密使撤换频繁,因此任期较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文人治国的传统影响。
19.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联代表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略中国领土,要求国联采取行动。1933年2月,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共270余页,共10章,前八章是调查结论:从法理上澄清了几点事实:一、九一八事变中,日本行动不能视为合法自卫之办法,其有精密预备的计划;二、满洲国为日本扶植成立,其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及自然之独立运动所产生;三、承认东北三省领土及主权归中国所有;报告书后两章是李顿等人向国联提出的解决意见。他们建议设立一个自治政府,包括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重要比例;中日军队全部撒出中国东北,改由两国宪警维持治安等。
——摘编自张敬禄《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影响。
材料二 1932年10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李顿对于调停之主张,亦太怕日寇矣。但报告书中前八章调查之日本责任,尚属公道。余对此认为有修正与保留之接受,而不拒绝。呜呼!以弱国而谈外交,又欲于外交中图自主自强之道,乃非此不可。”
——摘自洪岚《<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公布前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蒋介石对报告书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答案】(1)驳斥了日本自卫的谎言;粉碎了日本将吞并满洲合法化的企图;维护了中国东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求中日两国同时撤军混淆了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提出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态度:有条件地接受。
原因:报告有维护中国主权的因素;对中日两国实力的考量;对国联抱有幻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解析】
【详解】(1)根据“九一八事变中,日本行动不能视为合法自卫之办法,其有精密预备的计划”得出驳斥了日本自卫的谎言;根据“满洲国为日本扶植成立,其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及自然之独立运动所产生”得出粉碎了日本将吞并满洲合法化的企图;根据“承认东北三省领土及主权归中国所有”得出维护了中国东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中日军队全部撒出中国东北”得出要求中日两国同时撤军混淆了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根据“他们建议设立一个自治政府,包括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得出提出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态度:根据“余对此认为有修正与保留之接受,而不拒绝”得出有条件地接受。原因:根据“以弱国而谈外交,又欲于外交中图自主自强之道,乃非此不可”得出报告有维护中国主权的因素;根据所学,还可从对中日两国实力的考量、对国联抱有幻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510年,贵族联合平民的力量,驱逐了塔克文家族,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494年,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举行第一次撒离;罗马设立平民保民官;
公元前451—公元前450公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优斯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
公元前367年,通过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做本金计算,尚欠部分三年偿清;
公元前326年,通过波提利阿法,禁止以人身抵债,实际上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阿奎利亚法;
公元前287年,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担任独裁官,颁布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有效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续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公元528~529年,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审订和取舍,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公元530—533年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进行摘录,编成《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公元565年,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168条,称为《查士丁尼新律》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罗马法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归纳其阶段特征,并说明成因。
【答案】
示例:第一阶段:从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27年阶段特征:由习惯法到公民法;使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公民法在不断完善。原因:共和国的建立;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第二阶段: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阶段特征: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简洁灵活。原因:罗马版图的拓展;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多;原有的公民法的弊端暴露;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提供司法实践。第三阶段:公元476年到公元529年阶段特征:从零散法令到法令体系;系统化法典化。原因:西罗马帝国的覆灭;原有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维护东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法学家的努力;查士丁尼个人的贡献。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对罗马法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由习惯法到公民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法令到法令体系。根据材料内容,可把以一个阶段划分为:从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27年,阶段特征:根据“公布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禁令”“颁布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有效”得出由习惯法到公民法;使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公民法在不断完善。原因:根据“建立了共和国”得出共和国的建立;根据“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得出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第二阶段: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阶段特征:根据“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自由人”,结合所学,可从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简洁灵活等分析回答。原因:根据“建立罗马帝国”得出罗马版图的拓展;根据所学,还可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多,原有的公民法的弊端暴露,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提供司法实践等角度分析回答。第三阶段:根据材料,可把公元476年到公元529年划分为第三阶段,阶段特征:根据“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得出从零散法令到法令体系;根据“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得出系统化法典化。原因:根据“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得出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根据“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审订和取舍”得出原有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根据“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续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得出维护东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根据“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得出法学家的努力;根据“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得出查士丁尼个人的贡献。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021-08-302页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2021-08-305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从百家2021-08-307页
- 高中历史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练习2021-08-3017页
- 高中历史 中古时期的亚洲检测题2021-08-305页
-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2021-08-3011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2021-08-3013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2021-08-306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2021-08-303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2021-08-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