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3.50 KB
- 2021-08-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铜仁市 2020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
1. 如图是两件先秦时期考古挖掘出土的玉龙,制作精美巧妙。商代玉龙数量相对较少,西周
数量比较多,一些封国还出土了大量纹龙青铜器。这反映出
A. 工商食官推动手工业迅速发展 B. 制度变革有利文化传承与整合
C. 国家集权思想与措施日益强化 D. 小农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与变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西周的玉龙明显要比商代玉龙精美和数量较多,但是大体形状类似,
这说明制度的变革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整合,B 正确;材料与工商食官制度无关,A 排除;商
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排除;当时小农经济尚未产生,D 排除。故选 B。
2. 韩非子提倡法家,秦统一六国,燔诗书而明法令,二世而亡。汉初推崇黄老之学,出现文
景之治。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提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儒学最终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
想。这说明
A. 法家思想主张终被淘汰 B. 各家思想异彩纷呈
C. 时代发展推动思想整合 D.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立国之初,社会秩序混乱,因此需要强化思想控制,采用
的是法家思想;汉初经济凋敝,需要黄老思想恢复经济;汉武帝时期,国内诸侯叛乱,边境
地区匈奴屡次进犯内地,因此需要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来维护统治,因此材料体现的是时代
发展推动思想整合,C 正确;法家思想贯穿这个封建社会,A 排除;B 说法与材料强调思想一
统不符,排除;D 说法片面,排除。故选 C。
3.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
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
- 2 -
书省。唐太宗李世民特别规定,自己口述或草拟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
这说明
A. 门下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 三省权力得以强化
C. 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完善 D. 中枢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三省六部制下,政策的执行有着严格的程序,就连皇帝的诏书也必
须经过门下省审核才能通过,说明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完善,C 正确;门下省是审核机构,
A 排除;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D 排除。故选 C。
4.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
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
限的原因主要是
A.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 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 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 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向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明初虽然中
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故C项正确。A 项中,
“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改
造,故 B 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
故 D 错误。
5. 如图为道光年间外交史料编纂“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表,该频率表呈现的变化反
映了
A. 初步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挑战
- 3 -
C. 清政府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近代外交日益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使用中国的频率逐步高于天朝的频率,这说明的是清政府在列
强的炮舰下初步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A 正确;B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D 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故选 A。
6. 胡适在 1923 年的一封信中说:“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
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
所贯穿的主题是
A. 追求民主与思想启蒙 B.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C. 革命道路与救亡图存 D. 否定传统与顺应潮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时务报》《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创办的,《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这些都与近代
挽救民族危亡有关,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故 A 正确;《新青年》并没有涉及到经济,排除 B;
这些报刊并没有涉及到革命的主张,排除 C;D 项不符合《时务报》《新民丛报》的创办,排
除 D。
7.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发展,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记载:“蒋(介石)
曾谓,进入湖南后,一路民众欢迎……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湖南当推第
一。”这反映了
A. 土地革命已影响到了湖南 B. 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 北伐战争以农民运动为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湖南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持,其中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主要和共产党
的基层动员有关,说明的是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B 正确;土地革命的开展和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在国共对峙时期,A 排除;北伐战争的基础是国共合作,D 排除。故选 B。
8. 1984 年,北大经济学毕业生陈生被分配到广州市委秘书科当公务员,3 年后他毅然决定辞
职经商。他奋发图强、改变命运,后创办了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被人称为“猪肉大王”。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4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社会上出现大规模“下海潮”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984 年”“辞职经商”可得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一些
官员经商取得一定成就,故 C 正确;A 项是在 2008 年,排除 A;“下海潮”的出现是表现,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D 项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
9. 在古代雅典,每当法庭对案件进行审判时,主告、被告均有权利进行充分自我陈述与辩护。
甚至还允许被告邀请教师在上法庭之前帮助自己对辩词进行反复演练、彩排,以求在庭上达
到最佳共鸣效果。材料最能体现
A. 审判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B.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C. 人文关怀主导审判过程 D. 民主体制影响司法审判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在古代雅典,每当法庭对案件进行审判时,主告、被告均有权利进行充分自
我陈述与辩护”体现的是雅典民主体制对司法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权威,D
正确;AC 与材料无关,排除;B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D。
10. 18 世纪上半期,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启蒙运动在德国
的成长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
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材料强调启蒙运动
A. 成为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思想源泉 B. 推动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C. 在德国思想文化界普遍流行 D. 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启蒙运动在德国的成长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
程”“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可得出启蒙运动有利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觉醒,
民族性格的形成,D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排除 A;材料无法体现启蒙运动与德国统一
的关系,排除 B;C 项太绝对,排除。
11.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 1916 年至 1923 年间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意思就是无
所畏,我们需要的著作是勇往直前的、勇敢的,切实的,而且是永远不能懂的,逻辑是错误
- 5 -
的,道德永远是罪恶的,我们所视为神圣的,是非人的动作的觉醒……”下列图片与这类作
品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 1916 年至 1923 年间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是永远
不能懂的”等信息可知达达艺术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这种艺术流派风
格一致的应该是抽象派绘画,故选 B;AC 是印象派绘画,D 是浪漫主义流派绘画,均与题意不
符,排除。故选 B。
12.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
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政治格局多极化有利国际关系民主化
B. 维护和平的需要必然导致多极格局形成
C. 多极化的发展将最终消除战争威胁
D. 推动多极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渠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
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体现的是政治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
务的解决,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A 正确;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正式格局,B 排
- 6 -
除;C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A。
13.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500 年到法国大革命,为
欧洲民族国家的孕育和成长阶段,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
王朝国家转变;第二个阶段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扩张阶段,民
族国家的概念和民族主义的浪潮由法国大革命起始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激发了其他国家争取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浪潮,并由此导致了欧洲剧烈的动荡与冲突;第三个阶段是二战后,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显示出欧洲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在共同发展中开始了某种新的融
合……民族主义在欧洲地区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清末民初,是近
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新的量
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
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
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
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
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
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
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
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在第一个阶段民族主义国家产生的背景,并分析
其对近代西方历史发展的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分析导致这种差
异的原因。
【答案】(1)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②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制度确立;③近代
民族国家逐步建立;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助长民族主义;⑤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
较量;⑥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民族意识觉醒。
影响:①进一步推动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与发展;②有利于资本主义扩大海外市场,推动资本
- 7 -
主义发展;③加重了殖民地的灾难;④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2)差异:①西方民族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中国是西方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产
生;②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时间上早已中国;③西方民族主义内容具有明显的对外扩张性,中
国民族主义争取民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④中国民族主义突出民族平等思想理念。
原因:①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发展时期,内反专制,外求扩张是其主要任务;②中国面临内忧
外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中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不一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吸收古
代民族主义内涵;④西方经历思想解放潮流,中国主要受西方思想影响而萌发。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第一个阶段从 1500 年到法国大革命,为欧洲民族国家的孕育
和成长阶段,欧洲各主要国家都在从中世纪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主义的王朝国家转变”和所
学知识可知,关于欧洲在第一个阶段民族主义国家产生的背景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民族国家的形成、思想解放及欧洲国家之间的较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影响:结合上述分析的背景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影响可从民族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
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差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二者的差异可从二者的面临的任务、产生的时间、
内容的侧重点及对待其它民族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原因:关于二者差异的原因可从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社会性质、历史文化传统及思想解放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人物名言与事件往往包含丰富历史信息,认真阅读以上表格,至少结合两个历史人物与
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 8 -
【答案】
示例:
观点:政府应对危机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面对危机与应对危机,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政府必然
面临的考验。
1929—1933 的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
会秩序产生空前冲击。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并没有正视自由放任与资本经济危机的关系,
也没有真正解决失业、救济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迫切问题。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最终导
致胡佛连任总统失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选择计划还是市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争论的焦点,
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危险不断加大。1992 年,邓小平南
方谈话,回答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系列认识问题。“黑猫白猫论”形象
生动的阐明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的最强之音,南方谈话也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政府对危机的态度与措施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对国家发展影响深远。
(其他观点和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的“人物与事件、结果”可提
炼出观点是政府应对危机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面对危机与应对危机,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政府
必然面临的考验。关于阐释可从经济大危机对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冲击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推动及新经济政策推行的背景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5. 唐玄宗执政时期天宝年间,出现了中央财政危机。附属在均田制上的租庸调制已经
不适合社会发展,社会各阶层矛盾严重激化。租庸调制规定:国家普通百姓中的已满 18 岁的
男子每年在固定的时间给政府交一部分粮食,称为“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称为“调”;
如果不想去参加义务劳动,也可以给政府交些东西去抵义务服徭役的期限内的劳动,称为
“庸”。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建议革新税制,开始了新的征收赋税的方式——两税法,
字面理解是两种征税办法,统治阶级先预计一年需要多少经费,然后把总目标分摊给各个州
县。地方上的官员把税收一年分两次去收,在夏天的赋税要在六月份之前收齐,在秋天要在
十月份之前收齐。两税法选择在夏天和秋天征收有什么好处?冬天,遇到战乱或者天灾这些
收成不好的年月,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政府避开了冬天征收。春季百姓开始耕种,悉
心经营,在秋天获得丰收,这样政府成功地收齐粮食,天下一家在寒冬时候共度除夕,等来
年春天再种,周而复始。
- 9 -
——摘编自张辉《论赋税制度对政权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进行税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两税法进行简要的评价。
【答案】(1)背景:①中央出现财政危机;②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难以维系;③土地兼并
问题;④社会矛盾严重激化;⑤安史之乱,朝廷负担骤增;(答对其中四,答对其中五,其余
答案酌情给分)
(2)评价:①积极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③提高
劳动者的积极性;④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⑤消极影响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专制
统治;⑥两次征收容易使得地方官员变相剥削百姓。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出现了中央财政危机”得出中央出现财政危机;根据“附属在均
田制上的租庸调制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社会各阶层矛盾严重激化”得出均田制崩溃,租庸
调制难以维系;根据所学可从土地兼并、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安史之乱,朝廷负担骤增等方
面概括。
(2)评价:根据材料信息可从积极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
负担、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进行归纳;消极影响从本质上
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两次征收容易使得地方官员变相剥削百姓等方面概括。
16. 材料一 朝鲜战争刚一爆发,华盛顿当局马上从美苏争霸的角度出发,推测共产党
集团在朝鲜半岛扩张,如果不予以遏制,那么势必将扩大到远东其他地方,威胁所谓的“美
国治下的和平”。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一直坚持干涉朝鲜战争是基于对共产党扩张的判断。
——摘编自邓峰《朝鲜战争:美国冷战战略得以实现的关键》
材料二 朝鲜战争让两大阵营从“冷战”暂时转入“热战”,不仅加剧了美国与共产主
义世界之间业已存在并且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而且也加深了美军与共产党势力在亚洲争夺
势力范围的鸿沟。美国一招不慎,让中国也卷入了战争,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双方之间这
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这种态势愈演愈烈。当签署停战协定时,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战
争的胜利,但实际上朝鲜半岛的局势与战前毫无二致。然而美国的情况并非如此:它的亚洲
战略视野变了,国内的政治平衡也被打破。
——摘编自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原因。
- 10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原因:①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与对抗;②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③美苏争霸的需要;④确保美国霸权利益。
(2)①加剧了冷战气氛;②中美关系持续恶化;③造成了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④巩固了新
中国政权,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⑤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
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⑥日本利用朝鲜战争的时机,迅速崛起等。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华盛顿当局马上从美苏争霸的角度出发,推测共产党集团在
朝鲜半岛扩张”、“威胁所谓的‘美国治下的和平’”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朝鲜战争爆发
的原因可从当时的国际格局、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遏制、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及美苏争霸的需
要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影响:根据材料“不仅加剧了美国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业已存在并且不断升级的紧张局
势,而且也加深了美军与共产党势力在亚洲争夺势力范围的鸿沟”可归纳出加剧冷战的气氛
和造成朝鲜半岛分裂;根据材料“美国一招不慎,让中国也卷入了战争,在两极对峙的格局
下,双方之间这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这种态势愈演愈烈”可归纳出恶化中美关系;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
国际环境;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朝鲜战争也是日本崛
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17. 王夫之(1619 年——1692 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人。著有《周
易外传》《春秋世论》《读通鉴论》等书。他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
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自觉,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不仅扬弃程朱陆王,批判地总结了宋明理学,而且精研易理,熔铸老庄,旁及佛道,博取新
兴质测之学,将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
代表人物。王夫之沿着“即事以穷理”“入德以凝道”“要变以知常”的认识路径,对自然、
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的辩证考察,形成了道器合
一、理欲合一、义利合一、性命合一、情理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彰显出“坐集千古之智”
而又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传承性和学术创新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王泽应
- 11 -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答案】(1)主张: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发展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君主专制等。
(2)评价:王夫之的思想是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其思想主张对后世
产生巨大影响,如对传统学术的总结,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
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反对禁欲主义,有利于人性的解放;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成为时代的先声等。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可归纳出对中
国传统学术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根据材料“将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一
个新的阶段”可归纳出发展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所学可从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君
主专制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
(2)评价:可结合王夫之的主张及生存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归纳即可。
- 12 -
相关文档
- 【历史】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1-08-307页
-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2021-08-3017页
-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2021-08-3013页
-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8-3018页
- 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2021-08-306页
-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2021-08-308页
-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2021-08-308页
- 【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08-3012页
-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2021-08-3012页
- 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2021-08-3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