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 MB
  • 2021-08-30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讲座1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教师用书北师大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 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环 节 一 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地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 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 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 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者找不到要点。“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 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导致失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 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 要短”,不要重复、啰唆。(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在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 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照①②③分别列出,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 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高考示例] (2016·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 主要移 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 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 迁移 数量 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 500 万,为白人移 民的 4~5 倍 1846—1924 年欧洲移 出 4 800 万,1834— 1941 年 亚 洲 移 出 1 200—3 700 万 1960 年 迁 移 人 口 为 325 万 , 1974 年 为 947.5 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 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 500 万人左右,其中 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 资国内企业有 25 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 271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移民人数达 1 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 发达国家。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 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 分) [作答实录] 考生甲 考生乙 [名师点评] 考生甲 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清晰条理,要点简明有利于 阅卷。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根据“特点”逐条分析,材料二中的隐性信息是鸦片战后 中国移民东南亚,并同祖国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主要移民发达国家。这些都与当时的 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关。政治方面的“贡献”作答较好;经济方面未注意到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反映了华侨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做 出了贡献。 考生乙 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尽管该考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 巧上,能依据所学知识,按照设问分要点作答,有些地方也答出了得分点。存在的问题:考 生乙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回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 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述出来。有些要点虽已答出,但表述零乱,阅卷者并不一 定认为是要点。第(1)问要求“概括”,应当注意条理清楚,按表格内容及变化,概括出近 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 分析,显然一句话肯定不能把“原因”答出来。“贡献”中遗漏了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抗战 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作答寄语] (1)避免粗心,平时回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进行规范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答题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 苦功。 [规范答案] (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 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 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 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 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 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 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 分) 阅卷者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练,切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 6 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 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运用演练] (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 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 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 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 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 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 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 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 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 升的关键。 ——《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 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 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 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言 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 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 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 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 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 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 分) [解析] 本题从人才观的角度,考查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属于典型的“小切口, 深分析”类型的试题。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文字阅读量大、信息量大,既要注意阅读速度, 又要注意信息提取的准确和全面,能力要求较高。第(1)问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依据的变化 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个人品 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 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 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 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 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 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 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 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 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 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 点。 2.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即材料的第一句,或材料的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 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 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 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 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 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 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 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高考示例] (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 “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 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 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 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 世 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 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 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 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 万”。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 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三找”“三界定”,体现规范答题的要求。 材料要 “三读” 速读材料,两则材料均围绕清代东北移民进行论述。细读材料一,介绍了 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清代向东北移民;材料二指出近代清政 府开发东北,移民规模逐渐扩大 要点要 “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建都北京后,开发东北地 区;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向东北移民的过程。二找体现中心论点的关 键句、关键词,材料一中“清廷对东北实施军事化管辖”“乾隆年间闯东 北者日盛”,反映了清朝对东北的开发;材料二“清政府制定了实边章 程”。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 答案要 “三界 定” 第(1)问,注意要求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有 关移民的相关史实,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在此基 础上提炼出移民过程的特点。第(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 信息,简析移民东北的作用 [规范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 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 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运用演练] 2017 年是中华民国成立 106 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先生在 1921 年 10 月 10 日发表了一场演说,题目叫“辛亥革命之意 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非常伟大的革命:第一场是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 人”,结束了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时代;第二场是秦汉革命,也即结束了三代贵族的 革命;第三场就是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觉。所谓“自觉”包括两点:第一,凡是中 国人都要管中国事;第二,凡不是中国人就不能管中国事。前一点可称为民主精神,后一点 就是民族主义了。 ——《世纪大讲堂:从富强到文雅》 材料二 “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世界上 的任何力量也不能恢复亚洲的旧的农奴制度,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 的英勇的民主精神。”“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 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列宁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 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 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 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 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5)均富 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汤武革命”和“秦汉革命”的具 体含义。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 方面的具体表现。 [解析] “三读”“三找”“三界定”破解非选择题,体现了规范答题的要求。 材料要 “三 读” 速读材料,三段材料均围绕辛亥革命进行论述。细读材料一理解“汤武革 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秦汉革命是结束了三代贵族的革命”,“辛亥 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觉”;材料二列宁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材料三从 现代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社会。精读材料,如对材料三“现代性”和“传 统”两个概念的理解 要点要 “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 觉”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 命”;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辛亥革命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中心论点,再找关键句、关键词,使作答更有针对性。三找中心论点 与教材的结合点 答案要 “三界 定” 第(1)问要注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界定“汤武革命”“秦汉革命”的 具体含义,再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界定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 点。第(2)问应依据材料三从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均富化四个方面 界定辛亥革命的具体表现,实际是要求答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 (1)“汤武革命”是指结束了部落时代,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政治制度;“秦汉 革命”是指秦汉时期开创和巩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 治的转变。共同点:都认识到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 环 节 二 高 考 第 41 题 提 分 捷 径 讲 练 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 41 题,有人称为“开放性试题”,也有人称为“探究性试题”和 “创新能力评价题”。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 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历史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1.命题特色——试题命制灵活化、探究化 (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 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逐渐加强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重视考查识记能力向综合应 用能力、创新能力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第 41 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 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 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文综卷第 41 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 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文综卷第 41 题重视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选取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 探究。 (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 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 年试题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2.应对策略——学科思维史论化、多元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 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 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现。 (3)注重历史学科多元史观。近年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等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 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 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 来进行论证。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高考示例] (2014·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 1960 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 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先要正确解读题干材料,然后与教材所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可修改 之处,并说明理由。注意题干要求,即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且符合史实。 [规范答案] 示例: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 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 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运用演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各国、日 本等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效果。1910 年,也就是废除科举制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 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论述时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言之成理即 可。例如赞同,就从科举制在古代中国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欧美等的影响两方面作答;若不赞 同,就从科举制的弊端入手进行论证。 [答案] 示例一: 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 会基础;科举制度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各个社会 阶层间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华帝国 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选拔国家行政管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 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二: 不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 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加 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要救亡图存、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新 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而科举考试的内容排斥科学技术,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1905 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说明这一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 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由此可见, 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梁启超的科举非恶 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示例三: 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科举有进步性,也有消极性,应一分为二、辩证 地进行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一、示例二的内容,且一定要论及欧美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示例四: 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应把科举制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一、示例二的内容,结合古今中外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论证。 全国文综卷第 41 题属于开放探究型试题,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 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 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 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功能: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究 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应试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 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 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 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纸上列出 答案提纲 践行案 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高考示例] (2013·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二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 10 号(右), 自 18 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题思路】 认知 案例 案例选取中国太和殿和英国白金汉宫及唐宁街 10 号的图片,要求从建筑与政 治关系的角度认识二者的不同 透析 案例 本题限定中心词是“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因此“建筑与 政治的关系”是有效信息。中英比较从建筑风格、政治功能、历史归宿、现实 影响方面说明即可 践行 案例 本题是开放探究型试题,关键是读懂图片并提取有效信息,选取好角度,说明 即可。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了君主立宪 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 10 号平实朴素,却是英国的行政中枢,体 现了民主政治风格。也可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 进行拓展性回答。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 制,走上民主道路 [规范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 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 10 号平实素 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 形的政治文化。可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回答。如 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运用演练] (2014·全国Ⅱ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 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政变 第二章 (略)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1972 年版) 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 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 细读材料,多角度分析。不同之处的答案,要认真读材料,材料中关于“不同 之处”并不唯一。对于“原因”的分析,要结合目录的出处和背景多角度回答。第一小问可 根据材料中教材目录的第一章标题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不同之处,表述要明确清楚;既可指 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第二小问注意紧扣两本教材编著的时间分析。 分析原因时,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①历史史实角度:史实 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②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③教材 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 说明。也可以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 A 以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 B 以 16 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 A 编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 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 B 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 B 反映了 21 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