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00 KB
  • 2021-08-31 发布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7‎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17年3月2日,沙皇退位,传位给其兄弟米海伊尔,但后者不接受王位,俄国出现了恩格斯所说的皇冠落地无人捡拾的局面。这主要表明俄国( A )‎ A.沙皇专制统治已经穷途末路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C.布尔什维克党做了充分宣传 D.二月革命是一战刺激的产物 解析:1917年3月,俄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民主革命如暴风骤雨,沙皇统治穷途末路。“皇冠落地无人捡拾”说明该现象,A正确;B是二月革命胜利之后;C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相符;二月革命此时还没有进行,D不符合事实。‎ ‎2.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A )‎ A.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故A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与材料“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不符,排除B项。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材料“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不符,排除C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合法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与材料“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不符,排除D。‎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说明列宁( D )‎ A.主张立即进行暴力革命 B.要求工人监督政府权力 C.反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材料中的“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只有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实现,因而体现出列宁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故D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故A项错误;B项是具体表现,排除。‎ ‎4.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可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列宁得出以上结论的基本依据是( C )‎ A.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论述 7‎ B.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解析: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论述并未涉及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国家先后问题,故A项排除;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并不能说明俄国会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项排除;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故列宁认为俄国会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能说明俄国的特殊性,故D项错误。‎ ‎5.“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B )‎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绝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依据材料“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知,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偶然,故①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故②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爆发为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新时代,故③正确。十月革命不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它是典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故④错误。故选B。‎ ‎6.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 D )‎ A.十月革命主要是要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C.十月革命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 D.革命的发生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这表明十月革命的发生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故选D项。A项与材料信息的侧重点不符,故排除;B项所述明显错误,C项颠倒了因果关系,均排除。‎ ‎7.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B )‎ 7‎ A.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促进苏俄停止战争,实现和平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是一切归集体,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措施,所以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选项B符合题意,正确;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指的是《和平法令》,不符合题意,排除;土地并不归农民所有,所以农民也未成为土地的所有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8.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C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由材料“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可见,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则指俄国十月革命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实践影响更为深远,即开辟了人民作主的新时代,故选C。A项属于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法国大革命属于启蒙思想的实践,故B项错误;材料突出了十月革命的政治意义,故D项错误。‎ ‎9.读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C )‎ A.沙皇改革推动了俄国民主革命的开展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直是敌对关系 C.俄布尔什维克党承担起两个革命任务 D.俄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解析:‎ 7‎ 本题考查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图中的箭头方向来看,图示包含了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参与并领导了这两次革命,故C项正确。A、D两项从图中无法得出;在“二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革命盟友关系,B项错误。‎ ‎10.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D )‎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与图片相关的实践活动分别为空想社会主义出现、马克思主义产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反映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故选D。A、B、C三项均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故排除。‎ ‎11.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C )‎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解析:根据“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的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C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处于僵持的局面”说法错误,排除D项。 ‎ ‎12.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7‎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的重要依据是俄国当时的客观局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A项正确。B项是外部环境,是次要的因素,应排除。C项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故排除。D项是二月革命中取得的成果,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30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俄国,工业资本主义从其发展初期开始,就具有相当高的集中化水平。1879年,百人以上的企业的工人占全部工厂工人的67%;1890年占71%;到1913年,产业工人人数增至350万,其中40%在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工作。由于企业和工人高度集中,大城市出现了。19世纪末,圣彼得堡已拥有120万人,莫斯科的居民也超过100万。20世纪初期,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45个工业部门中约有200个卡特尔和辛迪加,全国12家大银行集中了国内50家股份银行80%的固定资产和债务。‎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农民问题也同时得到解决。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8分)‎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不同之处。(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基本特点;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集中在少数垄断组织手中;俄国的大城市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俄国的无产阶级非常集中,组织性比较强。‎ ‎(2)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3)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苏联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其与中国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1)问结合材料一,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无产阶级发展状况等方面来总结。‎ 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三段话提炼出三个要点。 ‎ 7‎ ‎14.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入,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10分)‎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1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8分)‎ 答案:(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和英国工业革命。‎ 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广泛建立,欧洲的扩张缺乏政治后盾;缺乏新式交通工具等海外扩张的技术保障;欧洲以外地区传统经济的抵制。‎ ‎(2)列宁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权。‎ 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列宁主义的产生;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3)阻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措施:世界大战触发了新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世界经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性;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第一小问,应根据时间来判断,1500年前后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763年位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第二小问,欧洲的霸权尚未发展起来有很多因素造成。可以从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可以从政治角度,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范围,对外关系涉及交通和通信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世界市场的开放程度来综合分析。‎ 7‎ ‎(2)第一小问,应注意时间1906年,这时期俄国新的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对应的政权也是新性质的政权。这种新思想和新政权结合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进行思考。第二小问,原因则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的经济、政治、外部条件、思想条件等角度归纳要点作答。‎ ‎(3)第一小问,回顾所学阻碍全球化进程的事件知识来回答,注意时间“20世纪以来”的限定。第二小问则从阻碍全球化因素或事件的措施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寻求思路、组织语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