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50 KB
- 2021-08-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1.维新思潮最终没能救国,但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使人们意识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B.使人们认识到资产阶级力量太弱小
C.使人们受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洗礼 D.使人们认识到西方殖民国家的先进
2.“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
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
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
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
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
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
4.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士人主张学习器物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
C.甲午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制
D.甲午中日战争后,知识分了主张变法维新
5.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
14
“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
A.肯定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进步性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D.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6.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一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潮流。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民国建立后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D.五四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7.有一个时期我国某刊物频繁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你认为该时期应该是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10.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仅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而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而且还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历史记忆,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
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1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①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都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13.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14.
材料
邹容(1885年-1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烈士。邹容所著《革命军》1903年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主张:驱逐住居中国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抹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建立中国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定名中华共和国;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第二章《革命之原因》中详细论述了“革命必先排满”的道理,指出当时的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奴隶,而汉人则是奴隶的奴隶。因此,他大声疾呼革命,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理,世界之公理,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号召人们以华盛顿为榜样,高举卢梭等人宣传的自由、民主旗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华共和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撰写《革命军》一书的历史背景。
14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邹容的思想进行评价。
15.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
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16.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表明毛泽东思想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17.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下列毛泽东著作与其引文(思想)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
C.《论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18.《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14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19.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到自己生活学习情况时说:“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报纸,因此,情不自禁地书写了一篇宣传革命的文章贴在省立一中学的围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在文章里我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裁,由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这说明毛泽东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的政体是
A.君主立宪制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C.新民主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共和制
20.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B.旨在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禁止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发展
D.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21.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A.三民主义
B.一国两制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工农武装割据”
2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
14
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23.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
24.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5.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非选择题
26.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反映了飞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生活。明代俗谚道:苏州样,广州匠。明代广东人颇为崇尚“奇器”,而番舶贸易的存在及其发展,使广州人可以充分享用来自东、西洋的金银之器。广州所造锡器,号称天下最良;广州佛山镇所产的铁锅,更是行销天下。所谓“苏州样”,即“苏意”,就是苏州已经成为领导天下时尚之都。凡衣服式样,新鲜、离奇,一概称之为“苏样”;见到别的稀奇鲜见的事物,也成为“苏意”。 “时玩”则是明代出现的新词,宣德铜器、成化窑器,都是明代的时玩。时玩之风,滥觞于江南的好事缙绅,最后经徽州那些巨商大贾推波助澜,遂成全社会风气。同时,沈周、唐寅之画,文徵明、祝允明之书法,无不成为人们收藏的抢手的“时玩”。“杭州风”一词,也是明代各地相当流行的新词。这缘于杭州人喜欢掺假,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织作刷油粉,外面漂漂亮亮,里头却是空心甚至腐败。明代中期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之后,也有一个从温饱向奢华的过渡。所谓“新开门七件事”
14
:诙谐、听曲、游玩、博弈、买春、收藏、花虫鱼鸟。其中既有大众百姓逗闷的乐子,也有文人士大夫打发闲暇的雅趣。即生活的享乐化与艺术化。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中国文字,迟早必废。而循之进化公例恐终无可逃。
——摘编自陈独秀、钱玄同言论《新青年》(1918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新名词产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钱玄同、陈独秀的主张,并简要予以评析。(10分)(提示:评析=观点合理性及影响+观点局限性及影响+观点产生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宰相姚崇提出为官者需“廉慎”。一是要“慎乎在位”,因为“禄厚官尊”“为政以公”,所以为官者“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持节、勤廉、反贪是做官的基本要求。二是要“以廉慎为师”。他认为起贪心会产生突祸,“贪则灾之所起”,所以“苟自谨身,必无谤耻”,“欲无悔吝,不若守慎”,这是为官“自省”的要求。三是要“如镜之明”。他指出,“当官明白者”要有“冰壶之德”,要达到“如镜之明,如镜之洁”。
——摘自陈京春《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现代意义》《光明日报》2017.4.2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崇“廉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毛泽东认为,不受监督的政权,势必会导致腐败。要彻底克服政府被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现象,真正做到政治廉洁,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为廉政提供有力保证。他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2月)》中提出,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应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且“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他还强调指出:“‘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精神,必领表现在政府和军队的组成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叫做政体和国体不相适应。”因为,“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亊,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14
——摘编自靳士信《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及其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比较姚崇和毛泽东的廉政思想,说明两者产生背景的不同。
28.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1分)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1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1分)结合所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2分)
(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2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2分)
14
试卷答案
1.C
2.B
3.B
4.D
5.考点:洋务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郭嵩焘的主张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题干反映的是郭嵩焘提出依法治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这是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进步性的肯定,也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故AC两项正确.
14
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与题干“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不符,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知,强调的是法制,故D项错误.
故选AC.
6.C
7.B
8.C
9.考点:9I: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
解答:“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前期,而五四运动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新文化运动后期出现新特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观点中“岔路”主要是指思想的转变.故C项正确.
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选C.
10.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即1918年以后,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后期,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加快,成为新思想主流,并深刻影响到此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反思‘科学万能’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符合新文化运动后期史实,排除;C项“回归传统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新文化运动后期史实,排除。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1.C
14
12.D
13.D
14.(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代理人;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丢掉对清政府的幻想,宣传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2)进步性:邹容在《革命军》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号召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反满革命思想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情绪,不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斗争。
试题解析:(1)背景,主要考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社会性质、部分知识分子的主张角度分析。
(2)评价,主要既要分析邹容思想的进步性也要指出其局限性。进步性主要表现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角度分析,局限性主要围绕“革命必先排满”进行分析。
15.D
“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不是主张不再走资产阶级革命的路,而是要将资产阶级革命(即政治革命)与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即社会革命)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二次革命,故选D而排除AC;孙中山是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不可能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故B不符合史实。
16.D
17.A
18.C
19.B
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民族革命”、“孙中山担任新政的总裁”、“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
14
可以说明当时毛泽东赞成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把握。
20.C
21.B
A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C是江泽民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D是毛泽东的关于革命道路的问题。故答案选B。
22.B
23.D
24.B
25.D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可知此时正处于1992年,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故A项排除, C项排除;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一直都有,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随后我国在1992年中共十二大上就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正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
26.
(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市民群体壮大;海外贸易兴盛;手工业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商人士绅群体壮大;书法艺术的世俗化;商品良莠不齐。(任答4点得8分)
(2)主张:废除汉字以开启民智。(2分)
14
合理性:汉字用于记载旧文化;汉字笔画文法繁琐,使用汉字不利于西学传播。(任答1点1分)
影响:批判汉字有利于冲击传统礼教,推动民主与科学的传播。(1分)
局限性: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割裂民族传统;低估传统文化的价值。(任答1点1分)
影响:打击中国人民族自尊心,不利于现代化进程。(1分)
观点产生的原因:保守思想阻碍现代化进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民族危机加剧;救亡图存思想推动;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每点1分,共4分)
27.(1)内容:“廉慎”从政;为官要持节、勤廉;为官起贪心易致灾祸;为官应追求至善的人格。 意义:姚崇的“廉慎”思想既是一种律例规范,又是其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丰富了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涵,对当前反腐倡廉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思想:政权要受到监督;建立人民民主制度,监督政府,保障民主。
产生背景不同:姚崇生活在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统治者倡导廉洁政治,重视法律制度层面的廉政建设。毛泽东廉政思想产生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1)内容:从“姚崇提出为官者需“廉慎””可以得出“廉慎”从政;;从“持节、勤廉、反贪是做官的基本要求”得出为官要持节、勤廉;从“他认为起贪心会产生突祸”得出为官起贪心易致灾祸;从“冰壶之德……如镜之明,如镜之洁”得出为官应追求至善的人格。意义:从姚崇的廉政内容上看,是规则与道德的一种结合,既是一种律例规范,又是其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样的要求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2)思想:从“不受监督的政权,势必会导致腐敗”得出政权要受到监督;从“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为廉政提供有力保证”得出建立人民民主制度,监督政府,保障民主。比较:本题考查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从时代背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具体内容要求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28.答案:
(1)目标: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1分)
变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分)
(2)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而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分)
14
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任答1点1分)
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答1点1分)
(3)形势:国内: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分)
践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原则: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分)
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