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50 KB
- 2021-09-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选题明细表
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易)、2(易)、3(易)、13(难)、14(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中)、5(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
动
6(中)、7(中)、13(难)、14(难)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8(易)、13(难)、14(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易)、10(易)、11(中)、12(易)、14(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盘点近两年来年度热词,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
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抗战精神”“洪荒之力”等。
年度“热词”的产生表明( )
A.人们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解析:年度“热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A 错误;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 错误;
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故排除 C;年度“热词”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
D 正确。
答案:D
2.(2017·河南中原名校检测)2016 年 7 月 12 日,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的“南
海仲裁案”公布结果遭到了中国严重的抗议,国际社会纷纷支持中国立场。一纸荒唐仲裁不
能改变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但是,南海仲裁案背后的最大阴谋就是美日联手遏制
中国日渐强大的崛起。为此,美日政客到处煽风点火,体现了其( )
A.否认历史事实的唯心主义观点
B.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故意坚持混淆是非的不可知论
D.运用了辩证法中的诡辩论
解析:美国不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否认南海是中国的领土,完全是别有用心。从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学角度看,这是否认历史事实的主观唯心主义,A 正确。B 与题意无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是唯物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C 说法错误,不可知论不是混淆是非,而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
的,D 说法错误,辩证法里没有诡辩论,故选 A。
答案: A
3.(2016·皖南八校联考)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
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
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
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说明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符合题意。五大发展理念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作出
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不
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观点错误。
答案:B
4.2015 年 7 月初,国土资源部批准 33 个区县作为实施土地改革方案的试点,为加快
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经验。此项改
革的实施(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符
合辩证法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④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土地改革方案的试点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非上层建筑改革,故选①,不选②。
试点体现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矛盾的特殊性,故
选④,不选③。
答案:C
5.2015 年 5 月 19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和完
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①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提出坚持基本方针都体现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②符合题意。
分配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调整,④符合题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①观
点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观点错误。
答案:D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
角度看,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 )
①思想认识,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
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
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思想认识属于唯物论或认识论,①不符合题干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
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关系,②不合题意。③④正确切题。
答案:D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实施体现了( )
A.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C.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实施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发
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B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C 是从唯物论角度分析的,不符合
题意。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2016·邯郸一模)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
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国不断推
进改革、深化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①改革是解决我国对抗性矛盾的主要途径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
力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
断解决来实现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的,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解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强大动力,①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颠倒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
系。
答案:D
9.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哲学角度看,近年
来党中央重视民生福祉的原因在于( )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
宗旨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推
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价值选择的标准。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②是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的,不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
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所以党中央重视民
生福祉,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10.(2016·云南师大附中模拟)李克强总理强调,简政放权要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
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
之心行简政之道。由此可见( )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政府施政要
义的法宝 ③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符
合人民利益的价值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李克强总理强调简政放权以群众为导向,从反
映突出问题入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
了正确的价值选择,②③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
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答案:C
11.实现到 2020 年让 7 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
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
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
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
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排除②。脱贫的时间紧迫,要有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迫意识,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观点错误。①③正确切题。
答案:B
12.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
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和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②说法不准确。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获
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④说法错误。用
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体现了①,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体现了③,①③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
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
1986 年,我国曾出台了《民法通则》,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是很大的进步。时至
今日,面对社会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发生的深刻改变,以前的《民法通则》已经不能适应当
代社会的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
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
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
供不竭动力。
新制定的《民法总则》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完善监护制度、调整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设立“特别法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很多和人民生活相关的问
题,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
正做到有法可依。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总则》的必要性。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范围,即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的内
容;然后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社会主义改革、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方面回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制定一
部新的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民法总则》的制定有利
于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之一。《民法总则》的制定,调
整了上层建筑,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民法总则》的制定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民法
总则》的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
14.(2016·南昌一模)
材料一 中国总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2004—2030 年预测
材料二 最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失是其中原因之一。人口红利消失,
不仅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也使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整个社会
的经济运行成本加大。所以,目前必须从长远考虑,逐步解决劳动力的供给问题,优化人口
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
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新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至此,实施了 36 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
终结。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国推出“全面二孩”政策的必要
性。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范围;然后从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方面回答即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据我国当
前人口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必须适时推出全面二孩政策,以应对老龄化压力。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完善人口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
了群众期盼,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国家意志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
和谐与稳定。(若答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9-0220页
- 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2021-09-02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9-029页
-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讲义:2021-09-02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9-027页
- 2020版高考政治大二轮培优通用版题2021-09-023页
- 考点17 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高2021-09-0215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2021-09-027页
- 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四2021-09-02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2021-09-0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