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 MB
  • 2021-09-08 发布

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典型案例,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线网密度和线路走向的影响。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4.结合材料、案例研究以及当地实际,发现规律,剖析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阅读教材P77~P80“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1)平原地形 ‎(2)山区地形 ‎(3)热带地区 17‎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4-1-4中国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据图分析:‎ ‎(1)为何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2)为何我国西部地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稀疏?‎ 提示 (1)一方面,平原地区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减少投资;另一方面,平坦的土地有利于耕种,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2)一方面,西部地区多山地和盆地,城市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2.读教材图4-1-5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据图分析,‎ ‎(1)兰州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2)为何兰州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 提示 (1)水源。‎ ‎(2)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南北为山地,受地形影响,呈东西向发展。‎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 ‎(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布局: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用地有很大影响。‎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1-7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据图分析:‎ 世界上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气候区?为什么?‎ 提示 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等。上述气候区可以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降水。‎ ‎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 17‎ ‎(2)影响城市形态 主要表现在位于河流西岸的城市,形态上往往呈带状或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规模和发展。‎ 教材梳理2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阅读教材P80~P8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填写下列知识。‎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1)决定性因素:产品产地和销售地的分布及相应的运输需要。‎ ‎(2)地形对线路具体走向影响明显:山区线路弯曲程度大,总长度长;在平原、丘陵区弯曲程度小,总长度短。‎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1)分布:线路常选建在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和山口等处。‎ ‎(2)原因: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好,利于修建并且也适于人们生活和生产,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 ‎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1)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适于发展水上运输,陆地上则适于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2)海港建设受到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附近泥沙移动及工程地质等条件的影响。‎ ‎【思考感悟】  京沪高铁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为何还要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 提示 尽量少占用耕地,保护东部地区宝贵的耕地资源。‎ ‎[预习效果自测]‎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7‎ ‎1.下面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③聚落是一种文化景观,不受该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④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图中聚落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解析 第1题,聚落是指聚居地,它包括人们居住、生活、休息、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劳动生产的场所,一般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第2题,该聚落呈多边形,应该分布在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带。‎ 答案 1.B 2.A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4.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解析 第3题,注意图中两个海拔数值,说明铁路弯曲处地势落差大,则地势起伏是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第4题,裁弯取直既可减少线路长度,也可减少线路弯曲而提升速度。该处弯曲的原因是地势落差大,故裁弯取直必然要修建隧道、桥梁等,会加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增加铁路建设的难度。‎ 答案 3.D 4.C 17‎ 探究点一 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 ‎【案例探究】‎ 材料一 青藏高原聚落的分布景观图。‎ 材料二 北方地区平原聚落。‎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何青藏高原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2)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与山地、高原地区的乡村聚落相比有哪些差异?‎ 提示 (1)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高而气候寒冷,河谷地带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2)平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状,棋盘式的格局,人口也比较多,而山区的聚落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也比较少。‎ ‎【反思归纳】‎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2.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思路 城市是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聚居地。城市的区位分析一般从适合人居和适合非农产业发展两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 17‎ 区位因素 获取信息点 气候 温暖湿润的气候利于人居,优越的气候利于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给。关注图中有无可判断气候的经纬度信息或文字材料中有无可判断当地气候的信息 河流 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两大功能:供水和航运(水运起运点、河流交汇处、河口位置航运条件好)‎ 地形 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 位置 海陆位置:沿海地区,有利于对外联系,有利于城市发展;相对位置:周边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带动本地城市发展 交通干线 高速公路或铁路干线,有利于加强该地与外部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化从而带动城市化 资源 资源的分布和开发,会带动有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城市发展 政治 首都、行政中心,吸引人口到此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 宗教 宗教中心,吸引信徒,人口聚集 旅游 旅游发展,带动产业发展,有利于城市发展 ‎ ‎ ‎【即时巩固】 ‎ 右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前景。‎ ‎(1)从地形考虑,城市________的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地区。‎ 17‎ ‎(2)从气候考虑,城市______的发展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其中________城市发展更为有利。‎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_____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位于河口。‎ ‎(4)综上所述,________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解析 由图示等高线、纬度、河流等信息可知,B、D位于海拔‎200米以下为平原;B、C、D位于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D位于大陆东岸低纬沿海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又位于河流入海口,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发展前景最好。‎ 答案 (1)B、D 平原 ‎(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D ‎(3)A、C、D C D (4)D 探究点二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案例探究】 ‎ 下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 结合材料探究:‎ ‎(1)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哪里?‎ ‎(2)为什么山区的公路多呈“人”字形或“‎8”‎字形分布?‎ ‎(3)山区修建公路时为什么要避开陡坡?‎ ‎(4)‎ 画一画:在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在A、B之间设计一条公路线路。‎ ‎ ‎ 提示 (1)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山区地势起伏大,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故多呈“人”字形或“‎8”‎字形分布。‎ ‎(3)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沿等高线选线,少穿等高线。图略。‎ ‎【反思归纳】‎ 17‎ ‎1.自然条件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归纳总结 交通线路选线原则 ‎(1)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 ‎(2)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3)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即时巩固】 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表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表2 在山地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与造价比 项目 土石方 桥梁与隧道总长度 造价 山地/平原 ‎1.5~2‎ ‎7~11‎ ‎2.2~3‎ 山地/丘陵 ‎1以上 ‎2~3‎ ‎1.5‎ ‎(1)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在山区,修建公路的难度大于铁路 17‎ B.就对地形坡度的适应性而言,铁路优于公路 C.在山地地区,应优先建造铁路,其次才是公路 D.在山地地区,应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山地>平原>丘陵 B.修建普通铁路的造价:平原>丘陵>山地 C.修建普通铁路的难度:山地>丘陵>平原 D.同样直线距离线路的弯曲程度:丘陵>山地>平原 解析 表1→修建公路的最大限制坡度比铁路大→山区优先建造公路。表2→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造价:山地>丘陵>平原→修建普通铁路的难度:山地>丘陵>平原。‎ 答案 (1)D (2)C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路。‎ ‎2.说出自然条件对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 ‎                   ‎ 对点练一 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于(  )‎ A.滨海地区 B.丘陵地区 17‎ C.盆地地区 D.河谷地区 ‎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 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 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因此应位于河谷地区。第2题,从比例尺可以看出,该地聚落规模小,应为乡村聚落,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答案 1.D 2.D ‎3.浙江某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拟新建带太阳能屋顶的房子。读该地地形剖面图,判断房子最适宜建设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显示为一河谷,对于北半球来说,河谷的北岸为阳坡,太阳能较丰富,因此可排除③和④;又因为②地坡度过大,不适合建房子,故排除②,①地地势平坦开阔,且位于阳坡,能满足要求。‎ 答案 A 对点练二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4.下列有关地形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岳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解析 由于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难度大、成本高,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答案 B 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完成5~6题。‎ 17‎ ‎5.西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6.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 解析 第5题,西南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第6题,图中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发展极为不便,因此在交通线路密度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答案 5.D 6.D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 ‎1.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各地的聚落分布有所差异,请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解析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南方山区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答案 D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 17‎ ‎2.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 ‎3.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水源 B.植被与土壤 C.气温与降水 D.日照与海拔 解析 第2题,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以高、寒著称,自然条件恶劣,其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且规模较小。第3题,聚落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考虑的是地势较低及有充沛的水源,因此影响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水源。‎ 答案 2.B 3.A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下图为宁波某区域图,读图完成4~5题。‎ ‎4.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5.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①河道运输 ②废水排放 ③水产加工 ④地形地势 ⑤水源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第4题,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坡度。第5题,三江口与小溪相比,地势更平坦,水源更充足,水运便利。‎ 答案 4.A 5.D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6~7题。‎ 17‎ ‎6.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7.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客货运量大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解析 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环岛修建铁路难度小,节省投资。‎ 答案 6.A 7.B ‎8.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因。‎ ‎(2)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3)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________,分析其区位优势。‎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图示地区为盆地(谷地)地形。图中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2)题,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第(3)题,甲易发展成较大城市,区位优势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17‎ ‎(2)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致使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3)甲 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能力达标练 ‎1.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 ‎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解析 结合材料和图2可知处于凹岸的①流速大于处于凸岸的②的流速。图1中甲为凹岸,流速大于位于凸岸的乙,甲以流水侵蚀为主,需要建水利设施(防洪堤),乙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水域较浅,不利于建港口。‎ 答案 D 读我国内陆某区域分布图,完成2~3题 ‎2.现发现该湖泊在逐年萎缩。对其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流域内取水量大增 B.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C.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加 D.过度开垦,以增加粮食产量 ‎3.影响图中a、b、c、d四个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政策 17‎ 解析 第2题,人口快速增加、过度开垦会导致用水量增加;气候异常,蒸发量加大也会导致湖泊萎缩。第3题,该地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沿河分布,水源成为影响聚落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 2.C 3.C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解析 第4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自然灾害及地下水。读图可知,甲地为花岗岩,不会发育喀斯特地貌,A项错误;乙地低平,而泥石流发生于山区,B项错误;丙村位于冲积扇边缘,沉积作用显著,土层厚,丁村位于冲积扇顶部,土层薄,C项正确;结合图中地下水水位分析,丁村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深,丙村地下水埋藏较浅,D项错误。第5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等。通过山地与山前平原分布的位置、地表水流向及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A项错误;山前平原受外力沉积作用明显,B项错误;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地形、岩石性质、植被覆盖程度等,C项错误;渠水不易下渗,主要通过蒸发、径流等环节参与水循环,D项正确。‎ 答案 4.C 5.D 读我国已建和在建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6~7 题。‎ 17‎ ‎6.郑西高铁和京沪高铁许多路段均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 ‎①沿线多沼泽湿地 ②沿线地形复杂 ③沿线河湖众多 ‎④沿线耕地面积广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解析 第6题,郑西高铁穿过的地区地形复杂,为减小坡度,所以“以桥代路”;京沪高铁穿过平原地区,“以桥代路”是为了少占用耕地。第7题,平坦的地形是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 答案 6.B 7.A ‎8.读某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公路干线在建设时多采用高架形式(如图中右侧上图),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行车安全 B.节省土地 C.为其他交通线预留空间 D.减少建设费用 ‎(2)该地区为发展乙、丙两聚居地的经济,计划建设与公路干线相连的公路,图中Ⅰ、Ⅱ、Ⅲ三种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方案,试比较说明理由。‎ ‎(3)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建设多采用如图中右侧下图的形式,试分析其建设分布特点和原因并填写在下表中。‎ 线路建设分布特点 原因 17‎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建设时多采用高架形式,目的是尽量少占好地并且避开不利地形。第(2)题,公路选线原则:尽量多连接居民点,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难度等。第(3)题,考查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答案 (1)B ‎(2)Ⅰ 三种方案中,Ⅱ方案线路较短,但跨越山地,施工难度最大;Ⅲ方案路程与Ⅰ方案接近,但沿线只经过丙聚居地,与公路建设的目的不相符。相比之下,Ⅰ方案较为合理。‎ ‎(3)‎ 线路建设分布特点 原因 沿山间谷地分布 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 坡地上呈“之”字形 减小坡度的影响,降低施工难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