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09 KB
- 2021-09-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高二生物上册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
强
C.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
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 D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 ,遗传基因库越丰富 ,食物网越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
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 不符合题意;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食物网越复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B 不符合题意;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 不符合题意;
D、能量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D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
馈调节能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态。对于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
统,我们应尽量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恢复生物多样性 ,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2.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①⑥⑦⑧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 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
【答案】 D
【考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 项,食物链中不含分解者Ⅳ;B 项,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①;C 项,①⑦⑧过程以 CO2
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调查某生态系统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数值,若能量传递效率是 15%,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0.15B B. C=0.15D C. C=0.15(A+B+D+E) D. B=A+D+E
【答案】 A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C 占其同化
量 B 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的总同化量 B=A+C+D+E,C/B=15%,即 C=0.15B。A 正确。
4.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 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
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 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 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 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答案】 D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由于藻类爆发,水草是沉水植物,得不到阳光而死亡,A 正确。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
物的鱼类可以控制藻类的爆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水草和许多动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
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 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有人工投放的饵料,D 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
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的能力。
5.假设将小麦里的杂草全部消除掉,麦田生态系统中( )
A. 小麦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B. 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 小麦害虫密度将下降 D. 物种多样性上升
【答案】 A
【考点】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解析】【解答】A、空间上失去竞争对象,小麦固定的太阳能增加,A 正确;
B、小麦与杂草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不存在能量流动的营养级别,B 错误;
C、小麦害虫密度与杂草古稀关系不大,C 错误;
D、杂草的消除使物种多样性下降,D 错误.
故选:A.
【分析】小麦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
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 B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越复杂,信息交流越频繁,生态系统就越稳定,A 对;生态系统的能
量传递效率在 10%~20%之间;防治稻田害虫,可以改变能量的流动方向,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 错;
精耕稻田受人为干预,演替速度慢且始终为稻田,C 对;弃耕稻田受人为干预,演替速度较快,且在环境条
件适宜时,能演替到森林阶段;卷叶螟的数量减少,拟水狼蛛摄食褐飞虱增多,褐飞虱的种群密度将下降,
D 对。
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缺少类群丁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
B. 图中 b、c、d 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 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 使用杀虫剂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A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和碳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
解者。
缺少类群丁则生态系统中大量腐殖质有机物不能转化为无机物,所以物质循环不能进行,A 符合题意;图
中 c、d 分别表示消费者乙、丙的捕食过程,含碳有机物随其传递,只有 b 表示生产者(甲)的呼吸作用过
程,B 不符合题意;图中甲、乙、丙、丁等全部生物,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 不符合题意;能
量传递效率的提高与杀虫剂的使用无直接关系,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碳循环图解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先找双向箭头,具有双向箭头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 CO2 库,二者中向内箭头多的是 CO2 库,向外箭头多
的是生产者;再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箭头指向分解者,从而确定分解者和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能会
出现多级。如:
图 1—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A 和 B 应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 CO2 库,再根据 A→C 判断:C 为消费者,
D 为分解者。
图 2—根据 A 与 C 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 是生产者,C 是大气中 CO2 库。根据 A、B、D 的箭头都流向
E 可进一步判断:B 是初级消费者,D 是次级消费者,E 是分解者。
8.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
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 级和 4 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
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D. 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答案】 A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食物链越长消耗的能量越多;
A 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乙生态系统也不例外;B 错;同理 C 错;乙生态系统中营养
级较多,能量传递中消耗的也多,故 D 错。
9.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 ④为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用于植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D. ①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答案】 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解:A、植物体内不可利用的有机物⑤将被分解者分解,植物的呼吸消耗量=植物光合作
用合成的有机物量-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图中没有成分表示植物的呼吸消耗量,A 错误;
B、由于植食动物粪便是指摄入后未被同化的部分,包含在⑦中,B 错误;
C、由于植物的同化量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剩下的④用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
繁殖,C 正确;
D、①⑤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⑤⑥⑦⑧之和小于植物有机物积累量,D 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分为可利用①和不可利用⑤;可利用①分为被植食动物摄入②
和未被摄入⑥;被植食动物摄入②包括植食动物同化量③和未同化量⑦;植食动物同化量③包括植食动物
有机物积累量④和植食动物呼吸消耗量⑧。
1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示意图。A、B 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一⑧代表能量流动的环
节。请回答:
(1)图中的次级生产者有________,①代表________(能量形式)。图中缺少了一个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的
箭头,请用文字描述________。
(2)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从“⑥、⑦、⑧”中选择)。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
效率为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为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________(“需要” 或“不需要”)从外界
获得物质补给。
(4)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植食动物增多,则 A 就会因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A 减少后则抑制和降低植食动
物的数量增长。这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调节,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答案】 (1)植食动物、肉食动物、B;热能;分解者(B)的呼吸
(2)⑦;⑤/④×100%
(3)生物圈;不需要
(4)负反馈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解析】【解答】解:(1) 凡是异养生物都是次级生产者,图中的次级生产者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B;
①代表生产者呼吸消耗散失的热能。图中缺少分解者(B)的呼吸消耗散失的热能。(2)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
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植食动物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部分,即图中的⑦。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
传递效率为⑤/④×100%。(3) 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为长期维持其正常功
能,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4)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植食动物增多,则 A 就会因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
A 减少后则抑制和降低植食动物的数量增长。这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 A 表示生产者,B 是分解者;①、②、③表示各营养级生物自身呼吸散失的热能;
④为植食动物的同化量,⑤为肉食动物的同化量。⑥、⑦、⑧分别代表生产者、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流向
分解者的能量。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2021-08-276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2021-08-278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2课“罢黜百家独尊2021-08-277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2021-08-278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2021-08-257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2021-08-257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3课宋明理学课时同2021-08-257页
- 2020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2021-08-247页
- 高中数学:1_1_1算法的概念同步试题2021-07-012页
- 高中数学:1_1_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2021-07-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