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8.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含有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叶绿体和液泡中的各种色素即可以吸收光能,又可以转换光能
C. 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存在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含有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
B、只有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又可以转换光能,液泡中的色素不能,B错误;
C、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存在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因为原核生物也有核糖体,但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D正确。
故选B
2.端粒 DNA 是由简单的 DNA 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一旦端粒消耗殆尽, 就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端粒酶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 DNA 合成酶,是一个由 RNA 和蛋白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一端
B.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凋亡速率比平滑肌细胞快
C. 端粒酶的 RNA 可能是逆转录的模板,而端粒酶的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D. 致使癌细胞的增殖不受增殖次数限制可能与端粒酶具有较高活性有关
【答案】A
- 13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凋亡的过程及机理。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
【详解】A、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两端,A错误;
B、人的小肠上皮细胞更新速快比平滑肌细胞,故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凋亡速率比平滑肌细胞快,B正确;
C、据题干可知,端粒酶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一个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故端粒酶的RNA可能是逆转录的模板,而端粒酶的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C正确;
D、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说明其端粒并未缩短,故它的增殖不受增殖次数限制可能与端粒酶具有较高活性有关,D正确。
故选A。
3.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B. 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C.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上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D. HPG 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 13 -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解: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
B、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B正确;
C、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C错误;
D、在HPG轴中,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4.普通小麦 6n=42,记为 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 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 F1为四倍体
B. 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 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D. 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分析题图:图示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先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F1
- 13 -
,①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甲;再将甲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丙,经过选择获得丁,最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42E的戊。
【详解】A、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
B、F1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因此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C错误;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和数目变异后可得到戊,D正确。
故选D。
5.2020 年初,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病毒是具包膜的正链单链 RNA 病毒,包膜是从宿主细胞获得的,包膜上有末端膨大为球形的突起。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冠状病毒的包膜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突起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侵染等过程有关
B. 正确使用医用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C.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复制两次才能得到子代正链 RNA,过程中要经历双链 RNA 的阶段
D.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胞吐方式释放,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A、由题干可知,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来自宿主细胞包膜,生物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突起易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侵染等,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空气传播,正确使用医用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切断病毒的传播,B正确;
C、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以自身的正链单链 RNA为模板,宿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负链单链 RNA,然后再以负链单链 RNA为模板,合成负链单链 RNA,需复制两次才能得到子代正链 RNA,过程中要经历双链 RNA 的阶段,C正确;
- 13 -
D、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出释放子代病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而非功能特点,D错误。
故选D。
6.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标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③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④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 13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个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项错误;
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以实验的客观事实呈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
二、非选择题
7.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玉米和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缺少钾盐,水稻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受阻,c点下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 b 时,两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原因是_____。
(3)据图分析,在光照强度为 4〜8×102μ mol•m-2•s-1 时,玉米和水稻光合速率差异并不显著,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当光照强度为 14×102μ mol•m-2•s-1 时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差异很小,而光合速率差异较大,说明_____(填玉米或水稻)利用 CO2 的效率更高。
【答案】 (1). 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 (2). 小于 (3). 光强为 b 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其他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4). 光照强度 (5). 玉米
- 13 -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据图分析,图1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气孔导度,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详解】(1)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缺少钾盐,水稻的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受阻,c点下降。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植物的其他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两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都小于0。
(3)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随光照强度增加,玉米和水稻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增大,说明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限制玉米和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差异很小,而玉米光合速率明显大于水稻,说明玉米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更高。
8.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些因素对某种植物茎伸长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中简称抑制剂。
(1)该实验第 2 组的条件为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2)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你是否认同该同学结论?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答案】 (1). 光照(8h/d)+赤霉素 (2). 光照时间、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3). 否 (4). 对比 4 组和 5 组(或 2 组和 3 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惰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
- 13 -
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故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题图信息载体,综合考查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植物茎伸长的影响,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图: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因变量是植物茎的长度,1、4组对照或3、6组对照均可说明适度延长光照可促进植物茎的伸长。
【详解】(1)根据试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与1、3组形成对照,第2组茎长度较大,那么第2组实验的条件为:光照(8 h/d)+赤霉素。
(2)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因为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点睛】赤霉素:产生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9.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用字母回答)。
(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和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 1000J/(cm2·y),则 A→B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A 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J/(cm2·y)。
(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 CO2 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 CO2 量。
- 13 -
【答案】 (1). E (2). 直接和间接 (3). 20% (4). 400 (5). 大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
【详解】(1)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E不属于生物群落。
(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涵养水源等的功能属于生态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A→B 的能量传递效率即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000×100%=20%;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0-600=400J/(cm2•y)。
(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点睛】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②表示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③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④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
10.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体色黄身(H)、灰身(h),翅型长翅(V)、残翅(v)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用一批杂合果蝇(HhVv)作亲代,自由交配得大量 F1,出现黄身长翅∶黄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接近 5∶3∶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______规律。F1 中 基因型为HhVv 的果蝇比例为______。
(2)针对F1 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推测:亲代产生的_____,而卵细胞可育。
(3)请以亲本及 F1 中的个体为材料,设计最佳的杂交实验方案验证上述推测,写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____
【答案】 (1). 基因自由组合(或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 1/4 (3). 基因型为 HV 的精子不育 (4). 实验方案:将多个亲代的黄身长翅果蝇与 F1 中多个灰身残翅果蝇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观察比较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实验结果:黄身长翅为父本,灰身残翅为母本时,子代没有黄身长翅出现。黄身长翅为母本,灰身残翅为父本时,子代有黄身长翅出现
【解析】
【分析】
- 13 -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开考虑,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分别计算后再组合,即可以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详解】(1)由题可知,该杂合果蝇自由交配子一代中黄身:灰身=2:1,长翅:残翅=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HhVv,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该实验中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而实际性状分离比为5:3:3:1,可推知基因型为HV的精子或卵细胞不育,故F1 中 基因型为HhVv 的果蝇比例为1/3×1/4×3=1/4。
(2)由以上分析可知,针对F1 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推测:亲代产生的基因型为 HV 的精子不育,而卵细胞可育。
(3)想确定是基因型为HV的精子不育,可采用正反交实验的方法,让多个亲代的黄身长翅果蝇与F1中多个灰身残翅果蝇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并记录后代的性状及比例。黄身长翅为父本,灰身残翅为母本时,子代没有黄身长翅出现。黄身长翅为母本,灰身残翅为父本时,子代有黄身长翅出现。
【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将 1mL 瘤胃样液稀释 10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49、47 和 45
- 13 -
。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_____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答案】 (1). 脲酶(分解尿素的酶) (2). 氨(NH3) (3). 凝固剂 (4). 酚红 (5).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6). 4.7×108 (7). 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等知识点。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
【详解】(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脲酶(分解尿素的酶),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氨(NH3)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凝固剂作用;培养基中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因此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1L=1000mL)中的活菌数=(49+47+45)/3×1000×10×1000=4.7×108。由于每个菌落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活菌增殖而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低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点睛】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5类,分别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P53 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 P53 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 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3 -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 37℃下用_____消化 30~40 分钟,用培养液制成_____在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P53 基因两侧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则获取P53 基因的方法通常是_____。
(3)将 P53 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 P53 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4)为证明P53 基因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 1 是_____细胞,曲线 2 是_____细胞。
【答案】 (1). 胰蛋白酶 (2). 细胞悬液 (3). 防止杂菌污染 (4). 利用 PCR 人工扩增目的基因 (5). 将 P53(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 (6). 肝癌 (7). 转入P53基因的肝癌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应用。分析曲线图: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所以导入P53基因的肝癌细胞数目会下降,即曲线2,而普通肝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其数目不断上升,即曲线1。
【详解】(1)动物细胞培养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在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防止其他细菌等杂菌的污染。
(2)若P53 基因两侧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则获取P53 基因的方法通常是利用 PCR 人工扩增目的基因,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3)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作为运载体将P53(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
(4)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所导入P53基因的肝癌细胞数目下降,而普通肝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其数目不断上升,即曲线1是肝癌细胞,曲线2是转入P53
- 13 -
基因的肝癌细胞。
【点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②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③温度和PH.④一定的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 13 -
相关文档
-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2021-09-2818页
- 【生物】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下2021-09-2827页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021-09-2820页
- 【生物】江西省麻山中学2020届高三2021-09-288页
-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2021-09-289页
- 【生物】湘赣皖十五校2020届高三下2021-09-2810页
- 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2021-09-2825页
- 【生物】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021-09-2819页
- 【生物】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2021-09-287页
- 【生物】北京市八十中2020届高三下2021-09-28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