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学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学案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 垂直结构的“两种”典型图解 ‎ ‎2. 区分“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 ‎ ‎(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 ‎(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 ‎1.(2019·保定模拟)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一定的关系 C.群落中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 D.草地群落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解析:由于群落中的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必然会导致群落中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 ‎2.(2019·江西九校联考)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在红圆蚧中而抑制其暴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 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 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解析:“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在红圆蚧中而抑制其暴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说明岭南蚜小蜂和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两者都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A、B、C正确;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蔷薇轮蚧小蜂几乎完全被取代,生物多样性减小,造成该群落的丰富度降低,D错误。‎ ‎3.(2019·长沙模拟)‎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解析: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的现象;由题图可知四大家鱼间不存在捕食关系,故不会出现鲢鱼→鳙鱼→青鱼的能量流动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存在竞争的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会大量增加,从而引起鲢鱼的数量增加,但鲢鱼数量增加又会受到食物、空间等条件限制,故不能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4.(2019·株洲模拟)如图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 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B错误;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C正确;蝙蝠夜间觅食,既可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可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D正确。‎ ‎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解析:竹林中的竹子是同一物种,属于种群而非群落,A项错误;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项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项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项正确。‎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1.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 ‎2. 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 ‎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 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 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解析:B项属于次生演替,C项昆虫进入群落,生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D项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2019·成都模拟)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保持不变 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20%‎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逐渐增加,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个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种间关系,腐生不是种间关系,D错误。‎ ‎3.(2019·烟台模拟)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解析:从曲线的起点来看,生物的种类不为零,因此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珊瑚礁体积增加,鱼类的种数和个体数增加,因此体积增大的珊瑚礁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根据鱼类种数曲线可以看出,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鱼的种类与数量是随着珊瑚礁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果关系表述错误。‎ ‎4.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 D )‎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符合捕食关系的种群波动:猎物增加→捕食者增加→猎物减少→捕食者减少,且捕食者最多时,猎物数量并不是最少,两者数量也不相同,排除了A、B、C,只有图D所示满足这种波动。‎ ‎5.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相同 解析: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物种丰富度并非为“0”,故A项不正确;在某些条件不适宜的地方,即使时间允许,群落演替也未必能达到“森林”阶段,故B项不正确;第N年时,甲、乙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群落结构未必相同,故D项不正确。‎ 考点三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1. 收集小动物的“两种”装置 ‎ ‎(1)诱虫器(A图):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利用A装置采集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 ‎(2)吸虫器(B图):主要收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避免小动物被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既可以杀死动物,又利于保存。‎ ‎2. 注意事项 ‎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收集尽可能多的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的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1.(2019·永州调研)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甲装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甲装置中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土壤小动物的有氧呼吸;乙装置较为简易,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进行采集的;用乙装置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便于计数和观察。‎ ‎2.(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解析: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正确;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一般来说,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C正确;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D正确。‎ ‎3.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解析: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错误。‎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 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解析: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错误;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动物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主要是土壤含水量不同,取样的时间也不同,D正确。‎ ‎5.(2019·湖北襄阳模拟)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 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解析: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A正确;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C错误;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受季节、气候等影响,并非均为“S”型增长,还会出现下降、波动,D错误。‎ ‎1.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在水平方向上,群落的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 ‎2.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相比,时间往往比较短的原因是:次生演替开始时,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3.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 捕食和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 ‎ 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都是由争夺食物引起的。‎ ‎ ‎ 捕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属于种内斗争)。‎ ‎ ‎ 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 ‎ 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 ‎ 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垂直结构。‎ ‎ ‎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如森林群落由高处到低处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植物层或池塘群落中由浅水层到深水层的浮游动物、鲢鱼、草鱼、黑鱼、软体动物等。‎ 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 ‎              ‎ ‎1.(2018·江苏卷)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阶段Ⅱ由阶段Ⅰ演替而来,两个阶段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部分相同,C错误;和阶段Ⅰ、Ⅱ相比,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结构复杂,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2.(2017·海南卷)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D )‎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保护区内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采食,说明,对于该种生物来说,保护区内的食物资源已经相对短缺,从而造成种内竞争增强,D正确。‎ ‎3.(2017·海南卷)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D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种植农作物乙以后,生物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此害虫A的爆发受到抑制,不是乙和害虫A之间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 ‎4.(2015·全国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5.(2014·新课标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了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据此分析可知,在光裸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因森林被全部砍伐后,土壤条件等仍然保留,因此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较短,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较长的时间。‎ ‎(3)“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50年”相对于题目信息中的“5万年”来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人类活动导致向荒漠化方向的演替与“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的演替方向是一致的。‎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