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M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学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学案 考点突破 素养达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国考5年未考)‎ ‎(地方卷:2015海南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据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均填图序号)‎ ‎(1)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的实验是①②。‎ ‎(2)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的实验是④。‎ ‎(3)证明该影响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实验是③。‎ ‎(4)证明该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是⑤。‎ 考问2 据图回答与生长素运输相关的问题 ‎(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图甲中的a表示横向运输,b表示极性运输,c表示非极性运输。‎ ‎(2)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A→A′和B→B′,表示极性运输的有A→C、A′→C′、B→D、B′→D′。(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单侧光照和重力。‎ 考问3 分析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 ‎(1)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总结 ‎(2)分析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 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总结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对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考查 ‎1.[2015·海南卷]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IAA 解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从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开始,经过鲍森·詹森、拜尔及温特的相关实验,最终证明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某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这种化学物质就是生长素——吲哚乙酸,简称IAA,所以D正确。‎ 答案:D ‎2.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下图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两重性。[2015·广东卷·T6B](×)‎ ‎(2)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2014·海南卷,T8B](√)‎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2014·海南卷,T8C](×)‎ ‎(4)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012·江苏卷,T15D](×)‎ ‎[高考VS,教材]‎ 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 P46~47,侧重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向光性、感光部位、生长素极性运输等,把握相关经典实验原理、方法及相应结论是解题关键。‎ ‎[即时对练] (必修3 P49技能训练改编)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解析:为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具极性运输的特点,除图中所示的形态学上端置含生长素琼脂块、下端置空白琼脂块的设置外,应再设置形态学上下端倒立,且于其形态学下端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端置空白琼脂块作为对照组,如D图所示。‎ 答案:D  经典实验拓展 ‎3.[经典高考]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温特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答案:B ‎4.[2014·全国卷,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A项、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C项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但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 答案:B ‎[师说技巧]‎ ‎1.三看法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 三看 ‎2.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5)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人为干预(如插入云母片等)‎ ‎5.[经典高考]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正常情况下,胚芽鞘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能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故图中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的生长素则不能。‎ 答案:D 模拟题组——预趋势  胚芽鞘相关实验探究 ‎1.[经典模拟]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解析:由实验甲可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答案:C ‎2.[2019·哈尔滨六中高三试题]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解析:由于匀速旋转,a、b琼脂块中含有的生长素的量相同,因此切去尖端的胚芽鞘①中的生长素均匀分布,所以①直立生长;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接触的切面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②的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快,因此向右弯曲生长;由于锡箔小帽的阻隔,胚芽鞘③的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直立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胚芽鞘④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④直立生长;胚芽鞘⑤尖端的右侧被云母片阻隔,但在右侧光照下,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通过左侧向下运输,导致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快,因此向右弯曲生长;胚芽鞘⑥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向下运输,所以⑥不生长;幼苗⑦匀速旋转,尖端受光均匀,因此直立生长;幼苗⑧随着整个装置匀速旋转,营造了一个左侧照光的环境,导致幼苗弯向光源(小孔侧)生长。综上分析,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②⑤⑧,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实验验证 ‎3.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解析:由于②中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只能是从A到B,所以B上方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无法运输至②处,A、B错误;如果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了ABA既可以从A运输至B,也可以从B运输至A,即ABA在茎尖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C错误;同理可判断D项中IAA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D正确。‎ 答案:D ‎4.[2019·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侧芽部位,引起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进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所以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D正确。‎ 答案:B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国考5年2考)‎ ‎(全国卷:2016全国卷Ⅲ,2015全国卷Ⅰ;地方卷:2018海南、江苏卷;2016四川卷;‎ ‎2015安徽、重庆、四川、广东、上海卷;2014浙江、四川、北京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1)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2)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3)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4)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 ‎(6)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 考问2 尝试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 ‎(5)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考问3 尝试分析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 由图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易错警示 不要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的作用效果混为一谈 生长素分布的多少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浓度和低浓度范围内都有生长素的多少之分;而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过高浓度一定表现为抑制,较低浓度一定表现为促进。‎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生长素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2015·全国卷Ⅰ,T2A](√)‎ 提示: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2015·全国卷Ⅰ,T2B](√)‎ 提示:生长素运输方式特点主要是极性运输,但在胚芽鞘等尖端,在受外界刺激下可发生横向运输,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3)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2015·全国卷Ⅰ,T2C](×)‎ 提示:不同器官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4)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2014·海南卷,T8D](√)‎ ‎(5)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2013·海南卷,T7A](√)‎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二重性 ‎2.[2016·全国卷Ⅲ,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解析:由于a中不含生长素,则b、c中均不能接收到生长素,而a′中含生长素且向下运至b′处,故b、b′中IAA含量不同,A、B不正确;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错误;由于b′细胞生长素可不断被消耗,则d′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应小于a′中生长素量,D正确。‎ 答案:D ‎3.[2018·江苏卷,7]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 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图中显示,100与300 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生物量不相等,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答案:B ‎4.[2016·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解析: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相比,生长素浓度大于100 ppm时,甲、乙、丙均抑制根的生长,甲、乙、丙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组莴苣幼根长度大于丙,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由图可知,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幼根生长开始起抑制作用,C正确;图中仅显示三种类似物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并未显示其对“幼芽”生长的影响,由图不能推出30 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幼芽的影响状况,D错误。‎ 答案:D ‎5.[2015·安徽卷,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在同一植株,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的顺序是根>芽>茎,A错误。‎ 答案:A ‎6.[2014·浙江卷,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解析:参照第三幅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部分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第二幅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量减少,C错误。‎ 答案:C 模拟题组——预趋势  生长素生理作用理解能力考查 ‎1.[2019·贵州凯里一中高三模拟]建设绿色“一路一带”,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 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 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解析:对沙柳掐尖留芽,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所以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而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侧芽的生长,可见,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成熟叶片产生的生长素极少,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错误;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C错误;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能运输到茎的接近根的基部,不能运输到根尖,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形态学上端),运往“根近茎端”(形态学下端),D错误。‎ 答案:A ‎2.[2019·河北枣强中学高三月考试题]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解析:将植物横放,受重力作用,生长素在近地一侧分布较多;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较高浓度会抑制根的生长。曲线上P点在较高的生长素浓度下,生长1 cm所需的时间较长,符合根的近地一侧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答案:D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综合考查 ‎3.[经典模拟]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只用图一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可能相同 解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A具有最小值,A错误;由图二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B错误;生长素浓度为d时,抑制生长,但不是不生长,而是指生长速度减慢,所以胚芽鞘仍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根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程度可能相同,形成相同的弯曲角度,D正确。‎ 答案:D ‎4.[2019·哈尔滨六中高三月考试题]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的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h 解析: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引起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若植物幼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f小于2f,A项错误;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其原因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近地侧细胞的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若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f,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f,B项正确;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利用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题图显示:当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所以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的状态下,C项正确;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所以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h,D项正确。‎ 答案:A  其他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国考5年3考)‎ ‎(全国卷:2017全国卷Ⅰ;2015全国卷Ⅰ、Ⅱ;地方卷:2018海南卷;2016浙江卷;‎ ‎2015山东、重庆、浙江、江苏卷;2014重庆、北京、海南、江苏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考问2 探究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并完善其应用 名称 对应生长 调节剂 应用 生长素 萘乙酸、‎ ‎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前播种 细胞分 裂素 青鲜素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 乙烯 乙烯利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矮壮素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考问3 下面是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据图总结相关问题 ‎(1)不同发育时期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 ‎(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的是相互促进,有的是相互拮抗。‎ 考问4 列举下列相互作用的植物激素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调节种子发芽:赤霉素、脱落酸。‎ ‎⑥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和应用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2014·海南卷,T8A](√)‎ ‎(2)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2014·海南卷,T8D](√)‎ ‎(3)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2013·海南卷,T7D](×)‎ ‎(4)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2012·山东卷,T1D](×)‎ ‎(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2012·江苏卷,T7A](√)‎ ‎[高考VS,教材]‎ 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 P54,准确记忆五类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各激素作用是解题关键。‎ ‎[即时对练] (必修3 P54图3-9改编)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部位产生,可促进细胞分裂 B.乙烯属气体类激素,它只能产自成熟的果实,可促进果实发育成熟 C.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等方面与生长素具协同作用 解析: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可产生,它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发育”。‎ 答案:B ‎2.[2018·海南卷,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 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解析: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A正确;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B正确;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C错误;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片的脱落,D正确。‎ 答案:C ‎3.[2015·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解析: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脱落,A错误;赤霉素可以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而不是促进其休眠,B错误;乙烯利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要得到多倍体番茄可用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植物的生长,D错误。‎ 答案:C ‎4.[2015·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解析:A项与生长素有关,A不符合题意;豆科植物根上有根瘤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即固氮作用,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与植物激素无关,B符合题意;C项说明水稻的生长发育成熟与植物激素有关,C不符合题意;D项与乙烯有关,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关的实验探究 ‎5.[2017·全国卷Ⅰ,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解析: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用CTK+ABA处理比用CT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的速率慢,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答案:C ‎6.[2016·浙江卷,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解析:据图可知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A错误;延长马铃薯块茎贮藏时间的同时需要抑制马铃薯的发芽,所以应外施脱落酸,B错误;据图可知外施赤霉素和不施激素组,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时间,前者稍早,但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时间相同,故总时长前者更长,C错误;第5周后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后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D正确。‎ 答案:D ‎7.[2015·江苏卷,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解析:据图分析,只有清水时,鲜重累积增加率最早开始减小,即最早出现衰败,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在第5天时应比其他组高,D项错误;由另三条曲线可看出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两者一起添加时,抗衰败作用最明显,A项和C项正确;蔗糖作为有机物,可为插条有氧呼吸提供更多的底物,B项正确。‎ 答案:D ‎8.[2015·全国卷Ⅱ]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 d ‎35 d ‎40 d ‎45 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_______组。‎ 解析:(1)B组实验与A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减少,说明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组与A组比较说明Y基因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推知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和Y基因;B组反义X基因抑制X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结合A组可推知B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推知乙烯含量高的(或释放量大)植株,果实成熟早,即A组;乙烯含量低的植株,果实成熟晚,利于储存,即B组。‎ 答案:(1)X基因、Y基因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 ‎(2)A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 B 名师点睛 实验分析中要抓住单一变量来分析,例如A组和B组单一变量为是否有反义X基因,A组和C组是否有反义Y基因,通过结果的比较说明X基因、Y基因在乙烯含量上的作用。另外还要注意题中所给信息:反义X基因、反义Y基因的作用。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可推断乙烯含量高的果实成熟早,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成熟晚,结合生产实际可知晚熟的易于存储,从而解决本题的问题。‎ 模拟题组——预趋势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2019·江苏盐城高三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生长素与乙烯通过拮抗作用,共同促进果实发育 D.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 解析: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A正确;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两者不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比如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为根冠、萎蔫的叶片等,D正确。‎ 答案:C ‎2.[2019·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植物体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C.GA与ABA的形成受光照的影响 D.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相同 解析:GA与ABA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GA促进细胞生长,ABA抑制细胞分裂,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正确;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赤霉素,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脱落酸,C正确;不同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含量往往不同,D错误。‎ 答案:D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相关实验探究 ‎3.[2019·河北衡水高三模拟]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至绿色幼苗的过程中,干物质的量按照“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变化,该过程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早期干物质增多源于吸收的水参与了细胞呼吸 B.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都将不断减少 C.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代谢旺盛的细胞内不会有乙烯存在 D.种子在生根发芽时,根尖产生的激素中有的能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油料作物的种子含有大量的油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油脂会转变为糖类等物质,因此其萌发早期干物质增多,A错误;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不断减少,而赤霉素的含量不断增加,B错误;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中,代谢旺盛的细胞内乙烯含量较少,C错误;种子在生根发芽时,根尖能够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其中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D正确。‎ 答案:D ‎4.[2019·吉林梅河口五中高三模拟]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 方式 不做 处理 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 长情况 生长受 抑制 ‎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生长 A.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B.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C.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D.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解析: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A错误;比较甲、乙组只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现象,但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B错误;据表格信息可知,赤霉素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使顶芽快速生长,C正确;比较丙、丁可推测,赤霉素可从顶芽运输到侧芽,促进或抑制侧芽的生长,D错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