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9-28 发布

【生物】2021届 新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核心素养解读 命题趋势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3)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1)利用假说—演绎法演绎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并体会该实验方法的思想和精神 ‎(2)通过对性状分离的模拟实验,从细胞水平阐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题型内容:分离定律的内容与应用 ‎◆考查形式:以遗传学实验或遗传系谱图为背景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 ‎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严格的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  纯合子  。 ‎ ‎②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  稳定的、易于区分  的相对性状。 ‎ ‎③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的步骤 ‎ 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3.分离定律的实质 ‎(1)定律实质: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 ‎(2)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 ‎(3)适用范围 ‎① 真核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有性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  细胞核  (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 ‎② 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一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4.分离定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  杂交育种  。 ‎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 禁止近亲结婚 提供理论依据。 ‎ ‎1.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其根本目的是验证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 ‎3.“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4.“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5.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自交。(✕)‎ ‎6.“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 ‎7.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纯合子相交一定是杂合子。(✕)‎ ‎8.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9.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0.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如图是植物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   ,目的是       ;②为   ,目的是      。二者不是同时进行,①操作应在    进行,②操作应在      后进行。 ‎ ‎(2)本杂交实验中涉及两次套袋,第一次套袋应在[ ]之后,其目的是         ;第二次套袋应在[ ]人工授粉后,其目的是  。 ‎ ‎(3)图示杂交是以   (填“高茎”或“矮茎”)作母本,若进行反交实验,则F1应表现为   (填“高茎”或“矮茎”)。应如何统计F1性状?能否通过直接统计图示豆荚中种子获得数据?(可就子叶、胚乳、茎高矮、花色及花着生位置等分别说明)   ‎ ‎      。 ‎ 答案 (1)去雄 避免自花传粉 授粉 实现杂交 花蕾期 花粉成熟 (2)①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② 确保所结种子为杂交实验的结果 (3)高茎 高茎 统计F1的子叶或胚乳性状时可直接就豆荚中的种子予以统计,而统计茎高矮、花色等需将豆荚中种子种下,待植株形成时方能统计茎高矮,待植株开花时方能统计花色及花的着生位置等 ‎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2.与杂交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概念 作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 ‎①通过杂交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②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性状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雌雄配子的结合 ‎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①测定F1的基因组成、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测交 ‎②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 和 反交 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概念:‎ 若正交为♀A(性状)×♂B(性状),则反交为♀B(性状)×♂A(性状)‎ 若正交为♀B(性状)×♂A(性状),则反交为♀A(性状)×♂B(性状)‎ 常用于判断某待测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  3.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4.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细胞学基础 以如图一个基因组成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为例:‎ 从图中得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A和a,比例为1∶1。‎ 考向一 考查遗传学的相关概念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AY、XaY属于纯合子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于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答案 B 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①错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错误;性状的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⑤错误;动物是否为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⑥正确。‎ ‎2.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答案 C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 题后悟道·归纳 ‎  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考向二 考查遗传学的科学实验方法 ‎3.(2019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 B.孟德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 C.孟德尔根据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并通过杂交实验对假说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D.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答案 D 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数量,A错误;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B错误;孟德尔通过观察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提出假说,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C错误;豌豆花为两性花,豌豆杂交实验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4.(2019陕西咸阳模拟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所用“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属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 ‎4.答案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A错误;“F1(Aa)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A∶a=1∶1)”是依据假说对F1‎ 产生的配子的预测,属于推理内容,B正确;“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正确。‎ 题后悟道·归纳 ‎  “假说—演绎”法推理过程(“四步法”)‎ 考向三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5.(2019云南姚安一中月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5.答案 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6.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6.答案 C WW和ww杂交,F1的基因型为Ww,其能产生W和w两者比例相等的配子,其中W遇碘不变蓝,w遇碘变蓝色,即产生的花粉遇碘1/2不变蓝色,1/2变蓝色。F1的基因型为Ww,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Ww∶ww=1∶2∶1,其中WW和Ww遇碘不变蓝色,ww遇碘变蓝色,即所结的种子遇碘3/4不变蓝色,1/4变蓝色。‎ 题后悟道·方法 ‎  “四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突破 ‎  1.巧用4种方法判断性状显隐性 ‎(1)根据概念判断显隐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表示为甲性状×乙性状→甲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乙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 ‎(3)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 ‎(4)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显隐性 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2.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 ‎(1)分离比法 ‎①根据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 亲本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  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子代 ‎(2)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 ‎(3)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都含有一个a基因,然后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3.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子代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花粉 结果分析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结果分析 提醒: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 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上述四种方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 ‎4.分离定律遗传的概率计算 ‎(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 ‎①概率=×100%‎ ‎②根据分离比计算 AA、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 ‎(2)根据配子概率计算 ‎①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②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 ‎③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的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5.不同条件下连续自交与自由交配 ‎(1)两种自交类型的第n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 ‎①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中杂合子比例为(1/2)n,纯合子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1/2。‎ 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淘汰隐性个体),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2)两种自由(随机)交配类型的第n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 ‎①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代,杂合子比例为,显性纯合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比例为。‎ ‎②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6.分离定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 ‎(1)不完全显性:此时Aa与AA表现型不同,则F2中AA∶Aa∶aa性状分离比为1∶2∶1。‎ ‎(2)存在致死现象 ‎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 ‎  Aa × Aa ‎∶1aa⇒‎ ‎   3  ∶ 1‎ ‎②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Aa∶aa=1∶1。‎ ‎(3)从性遗传 ‎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又称性控遗传。一般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雌雄)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比如牛羊角的遗传、人类秃顶、蝴蝶颜色的遗传等。‎ ‎②从性遗传的本质: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 ‎                      ‎ 考向一 考查性状显隐性的判断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 ‎1.(2019福建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基因型 性别    ‎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含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雄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C.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1.答案 B 精巢中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含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A正确;无斑雌蝇_a与有斑雄蝇A_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AA、②无斑雄蝇aa、③无斑雌蝇_a、④有斑雄蝇A_,则亲本无斑雌蝇和有斑雄蝇基因型均为Aa,①有斑雌蝇基因型为AA,与有斑雄蝇A_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基因型为Aa的无斑雌果蝇,B错误,C正确;③无斑雌蝇_a的基因型为2/3Aa、1/3aa,②无斑雄蝇aa与③无斑雌蝇_a杂交,后代有斑雄蝇概率为(2/3)×(1/2)×(1/2)=1/6,没有有斑雌蝇,D正确。‎ ‎2.(2019广西河池中学月考)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出性状显隐性的是(  )‎ A.一红色茉莉花与白色茉莉花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茉莉花 B.果蝇的眼色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遗传,一白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白眼和红眼各占一半 C.患某遗传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一患病的儿子 D.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1∶1‎ ‎2.答案 B 一红色茉莉花与白色茉莉花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茉莉花,则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一白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白眼和红眼各占一半,说明红眼雌果蝇亲本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正确;选项C、D可看作测交组合,不能判断显隐性,C、D错误。‎ 考向二 考查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3.(2019宁夏石嘴山三中月考)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 ‎3.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素养中的结果分析。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灰毛雌鼠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因子代的数量较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一定是纯合子,B错误;子代中出现了黑毛雌鼠,说明M必然含有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因此,无论子代中灰毛雄鼠与黑毛雌鼠的比例是3∶1,还是1∶1,M一定是杂合子,C、D正确。‎ ‎4.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4.答案 D 对植物而言,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采用自交法,对动物而言,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采用测交法。所以要确定豌豆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若子代全为高茎,则甲最可能是纯合子。‎ 考向三 考查分离定律遗传的概率计算 ‎5.(2019吉林梅河五中月考)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基因型为2/3Aa和1/3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对a为完全显性),假定每株玉米结的籽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  )‎ A.1∶2 B.1∶5 ‎ C.5∶4 D.11∶25‎ ‎5.答案 C 依题意可知: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基因型为2/3Aa和1/3aa的玉米,产生的配子为1/3A、2/3a,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3A×1/3A)∶(2×1/3A×2/3a)∶(2/3a×2/3a)=1∶4∶4。可见,将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5∶4,C正确,A、B、D均错误。‎ ‎6.(2019安徽合肥一中开学考试)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A.11/18 B.4/9 C.5/6 D.3/5‎ ‎6.答案 D 根据系谱图,5号为患病女孩,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用A、a表示相关基因,则6号个体为1/3AA或2/3Aa,7号个体为Aa,由于8号个体是正常个体,其为AA的概率是1/3×1/2+2/3×1/4,为Aa的概率是1/3×1/2+2/3×1/2,因此,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6+1/3)÷(1/6+1/6+1/6+1/3)=3/5。‎ 考向四 考查不同条件下连续自交与自由交配 ‎7.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到F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到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6 C.1/8 D.1/16‎ ‎7.答案 B 根据题意,假设抗锈病与不抗锈病由等位基因A、a决定,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1/3,Aa占2/3,淘汰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其中1/3AA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A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2/3×1/4=1/6,故B符合题意。‎ ‎8.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果蝇。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1∶1 B.2∶1 C.3∶1 D.8∶1‎ ‎8.答案 D 假设果蝇体色由等位基因B、b决定,F1自由交配,产生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分别为1/4BB、1/2Bb、1/4bb,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1/3BB、2/3Bb),让其自由交配,后代能出现黑身果蝇的只有2/3Bb×2/3Bb交配组合,出现黑身果蝇的概率为2/3×2/3×1/4=1/9,出现灰身果蝇的概率为1-1/9=8/9,故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 考向五 考查分离定律中的异常分离现象 ‎9.(2019安徽师大附中期中)现有一种无尾的观赏猫,育种工作者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雌雄无尾猫交配得F1,再从F1中选择雌雄无尾猫继续交配得F2,一直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和2/3的无尾猫。由此作出推断,错误的是(  )‎ A.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无尾猫中不存在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有尾与无尾之比为1∶1‎ ‎9.答案 B 依题意可知:让雌雄无尾猫一直交配多代,每一代无尾猫和有尾猫的比例总约为2∶1,说明猫的无尾是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因此无尾猫中不存在纯合子,A、C正确;亲本无尾猫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等位基因分离所致,B错误;无尾猫为杂合子,有尾猫为隐性纯合子,因此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有尾与无尾之比为1∶1,D正确。‎ ‎10.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基因型 HH Hh hh 表现型    ‎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0.答案 C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无角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1/2的基因型为Hh,如果是公羊,则表现为有角;有角的双亲可能是HH的母羊和Hh的公羊,其后代中基因型为Hh的母羊表现为无角;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的比例为1∶2∶1,HH的表现有角,hh的表现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1.(2019课标全国Ⅱ,5,6分)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 C.②或③ D.③或④‎ ‎1.‎ 答案 B 本题借助遗传学实验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对植株甲基因型的判断,体现了对科学探究素养中结果分析要素的考查。①若植株甲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说明全缘叶为显性性状,且甲为杂合子;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可以说明甲和另一全缘叶植株至少有一个为纯合子,不能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也不能确定甲是否为杂合子;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杂交类型属于测交,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甲可能为杂合子(全缘叶为显性性状时),也可能为纯合子(全缘叶为隐性性状时);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比例为3∶1,说明甲为杂合子。故B正确,A、C、D错误。‎ ‎2.(2019课标全国Ⅲ,6,6分)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2.答案 A 本题借助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解释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试题通过考查特殊情况下的分离定律,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分析与推断要素。基因型为Bb的1 000对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1 000个子代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种,比例应为1∶2∶1,由于bb受精卵死亡,故子一代BB、Bb、bb个体数目依次为250、500、0,A正确。‎ ‎3.(2019课标全国Ⅲ,32,9分)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3.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 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 本题借助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试题通过实验方案设计考查科学探究素养。(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通常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分离定律是指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验证分离定律常采用杂合子自交法或测交法。因未知所给玉米的基因型,可采用以下方案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玉米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该玉米为杂合子,通过该玉米的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子代都未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两种玉米都为纯合子,则让两种纯合子玉米杂交,获得F1,F1自交子代中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③:两种玉米杂交,若F1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F1为显性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中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④:两种玉米杂交,若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说明一种玉米为杂合子,另一种玉米为隐性纯合子,杂合子的测交可验证分离定律。‎ ‎4.蜜蜂中蜂王和雌蜂(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 (  )‎ 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 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C.雄蜂均为褐色眼 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4.答案 D 杂合体的蜂王Aa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1,正常褐色眼的雄蜂A只能产生一种精子A,两者交配,其子代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和Aa,都是褐色眼;雄蜂的基因型有A和a,表现为褐色眼和黄绿色眼,比例为1∶1。‎ ‎5.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5.答案 C 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2/3,当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的概率为2/(2n+1);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6.【不定项选择题】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正确的是(  )‎ A.随机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 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最可能为显性 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 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 ‎6.答案 ABC 设控制马毛色的基因为A、a,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则A=1/2,a=1/2,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哪种性状在后代占优势,哪种性状为显性,A、C项正确;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6匹白色母马交配,若所产小马全部是栗色,则栗色最可能为显性,B项正确;若栗色公马和母马都为纯合子,无论栗色为显性或隐性其后代都是栗色马,因此不能根据多对栗色马交配后代全为栗色马推断白色为显性,D项错误。‎ ‎7.【不定项选择题】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这些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中不存在体细胞遗传因子为AyAy的个体 B.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 C.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 D.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 ‎7.答案 ABCD 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没有体细胞遗传因子为AyAy的个体;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交配类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交配类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