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0 KB
- 2021-09-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4 章人与环境
第 2 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解析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
是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C
2.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
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式采伐和对环境的破坏,龙血树已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龙血树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
D.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据题意分析,龙血树有重要的直接价值,其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掠夺式采伐
和对环境的破坏,故可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保护龙血树,并对龙血树进行合理的利用,而不是
完全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 D
3.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原 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
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解析生态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 项错误。据表中数据可知,鸟类
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栖息地丧失,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和栖息地丧失,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据已知信息无法判断生态系统的类型,D 项错误。
答案 B
4.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C.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A 项错
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释放过量 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
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B 项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如果导致生物入侵则会造成引
入地生物多样性锐减,C 项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D 项正确。
答案 D
5.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物激发了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出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实际上就是其生态功能。
答案 B
6.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水位的升高使库区内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为保护这些特有的物种,
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易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严格控制污染
D.就地保护
解析由于水位的升高,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原有的物种只能进行易地保护。
答案 A
7.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
根本原因是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是
。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 、 、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
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 。
解析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
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
保护是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答案(1)蛋白质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生活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
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能力提升
8.(多选)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活动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下列人类活动中有
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建立商业风景名胜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B.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C.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D.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解析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
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建立商业风景名胜区,人类干扰较多,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
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
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答案 BCD
9.(多选)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
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由缅甸、越南进入
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
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
A.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
B.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C.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D.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与原环
境中同一营养级生物进行竞争,而导致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并被淘汰,从而减少当地的物
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
答案 ABC
10.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
化三种可能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
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
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 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
现为近似“J”形增长,因此需控制“J”形增长数学方程式中 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
源的协调发展。
解析(1)图中有“J”形曲线(作为对照)和三种达到“S”形后数量又减少了的曲线。根据减少的后果
不同,可以分析出曲线Ⅰ破坏程度最轻,曲线Ⅱ次之,曲线Ⅲ破坏程度最重。种群数量几乎到零,
说明栖息地严重破坏,已不适宜该种群生活,所以就地保护已经不是很适宜,需要采取易地保护
措施了。
(2)同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一方数量减少,另一方的数量必然增加;一
方获得的能量少了,则另一方获得的能量就会增加。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考查“J”形曲线的方程式,Nt=N0λt,这里的参数λ可通过人为控制,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
资源的协调发展。
答案(1)Ⅰ 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2)增加 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λ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同步2021-09-2817页
- 2018-2019学年生物同步苏教版必修22021-09-286页
- 高考生物5月图形模拟检测试题无答2021-09-287页
-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42021-09-285页
- 2020版人教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2021-09-2813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2021-09-287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2021-09-2813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新2021-09-283页
- 【生物】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2021-09-2819页
- (新教材)2020人教版生物新素养导学必2021-09-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