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50 KB
  • 2021-09-29 发布

(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三)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浙科版必修3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质量检测(三)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主要原因是(  )‎ A.特异性免疫受损      B.体液免疫受损 C.细胞免疫受损 D.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解析:选D 皮肤因大面积烧伤坏死或失去,导致人体失去了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从而会导致病原体容易进入机体内。‎ ‎2.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B.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 C.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解析:选A 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说明起作用的是第一道防线,即皮肤的屏障和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原的物质是(  )‎ A.异型红细胞 B.侵入人体的病毒 C.移植的异体组织或器官 D.对某种疾病有抗性的丙种免疫球蛋白 ‎ 解析:选D 抗原可以是外来的病原体(病菌、病毒或毒性物质)或移植来的外源异体器官,自身的异常组织细胞、癌细胞等也能成为抗原。免疫球蛋白是抗体不是抗原。‎ ‎4.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11‎ 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细胞Ⅰ是B淋巴细胞,细胞Ⅱ是记忆B细胞,细胞Ⅲ是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过程⑦是通过记忆B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更快、免疫效应更强。‎ ‎5.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状突细胞而分享了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树突状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D.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 解析:选B 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可通过化学信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T淋巴细胞可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不能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由题干信息可知,树突状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 ‎6.人体免疫过程中存在许多细胞识别的现象。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 A.成熟的B细胞——内环境中细菌 B.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内环境中病毒 C.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异体移植细胞 解析:选B 成熟的B细胞能直接识别内环境中细菌;内环境中病毒需要巨噬细胞吞噬呈递才能被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异体移植细胞并进行细胞免疫。‎ ‎7.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与人体感冒病毒结合后抑制该病毒的繁殖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C.体液免疫不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 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选B 抗体与人体感冒病毒结合后抑制该病毒的繁殖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成熟B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抗体)遇到相应的抗原和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分裂为B细胞克隆,再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白细胞介素2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它能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进一步产生体液免疫;抗原不能与效应B细胞结合。‎ 11‎ ‎8.取一块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起排斥作用的是(  )‎ A.淋巴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解析:选B 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皮肤的移植相当于抗原侵入机体,机体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继而使移植的皮肤死亡。‎ ‎9.下列细胞中最可能为效应B细胞的是(  )‎ 解析:选C 效应B细胞是能够产生分泌蛋白(抗体)的细胞,细胞中内质网较多。‎ ‎10.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将抗原降解成肽,两者结合成抗原MHC复合体 B.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C.记忆细胞在遇到同一类型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免疫应答 D.巨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不起作用 解析:选D 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均起作用。‎ ‎11.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体液免疫只能是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形成的效应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未改变,而mRNA的种类不同 D.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淋巴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解析:选D 淋巴细胞都来自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但是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和发育成熟的。‎ ‎12.如图是A(HIV)正在侵入B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B最可能是(  )‎ A.B淋巴细胞 B.效应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 11‎ 解析:选C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内,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破坏辅助性T细胞。HIV还可以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等,但主要是感染辅助性T细胞。‎ ‎13.(江苏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解析:选A 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若无胸腺就无法产生T淋巴细胞,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借助辅助性T细胞来完成,因此无胸腺裸鼠体液免疫不正常。由于该种鼠无胸腺就无法产生T淋巴细胞,就没有细胞免疫且体液免疫功能也很弱,故该种鼠应该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否则易感染病原体而死亡。外来移植器官、癌细胞都是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对象,而该种鼠无法产生T淋巴细胞,因此没有细胞免疫。‎ ‎14.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甲、乙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 B.甲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C.T淋巴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乙物质,乙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解析:选D 图示为细胞免疫过程,a、b、c、d依次分别为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甲物质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诸如穿孔素之类的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T淋巴细胞成熟于胸腺而非骨髓。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乙物质,乙物质为抗原MHC复合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15.下面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1‎ A.图中①是巨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 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 解析:选C 病原体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6.(201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解析:选A HIV为RNA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人细胞染色体DNA上,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所以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一般不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不可能直接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中。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由于大部分的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的参与,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所以患者全部的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丧失。‎ ‎17.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解析:选C  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效应B细胞由记忆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抗体有可能与自身物质结合,加以攻击,引起自身免疫病。‎ 11‎ ‎18.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人在第28 d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7 d时病情严重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D.效应B细胞都是由致敏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解析:选B 抗体数量越多,体液免疫功能就越强,病原体引发的疾病就越轻,图中第28 d时抗体浓度高说明病情应较轻;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可以迅速产生数量较多的抗体,及时消灭抗原;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记忆B细胞也可以分化为效应B细胞。‎ ‎19.西班牙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它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 C.HIV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 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解析:选A 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逐渐失去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进而失去大部分的免疫能力,所以病症通常是来自其他病原体的侵染;在潜伏期中人体的免疫能力相对还较强,所以部分病毒会被清除掉,数量较少;消灭HIV最终依赖抗体和巨噬细胞的作用。‎ ‎20.过敏反应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免疫缺陷病 D.免疫功能过强 解析:选D 过敏反应是一些人对某些物质(如花粉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的现象,它属于免疫功能过强的症状。‎ ‎2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免疫功能过强时,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B.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致敏原 C.若婴儿缺乏B淋巴细胞,则其将不能进行体液免疫 D.艾滋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所以人一定是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才可能成为患者 11‎ 解析:选D 艾滋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过体液传播,若孕妇是艾滋病患者,则可能因妊娠、分娩、哺乳等过程将病毒传给婴儿,婴儿一出生就有可能是患者。‎ ‎22.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握手传播 B.患艾滋病的根本原因是细菌感染 C.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一般为8~10年 解析:选D 患艾滋病的根本原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母婴和血液,握手不会感染HIV。‎ ‎23.【加试题】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 B.白细胞介素2‎ C.抗原 D.抗体 解析:选D SARS病毒是一种抗原,感染人体后产生相应的抗体清除这种抗原,所以患者甲的血清中必定存在清除SARS病毒的抗体。疫苗通常用作预防接种,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加强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24.【加试题】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注射抗原Y,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 B.根据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抗体 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 D.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分子结构中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解析:选C 第8天注射抗原Y,不会发生二次免疫,所以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不应该是B,而是C;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向人体注射疫苗,产生记忆细胞的方法,获得免疫力;抗体是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25.【加试题】关于免疫学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A.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疫苗都是用灭活的微生物制成的 B.向人体注射甲肝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C.器官移植中,只有当供者与受者的MHC完全一致时,才能进行移植 D.给人接种牛痘可预防艾滋病 解析:选B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疫苗,有些由灭活的微生物制成,有些由减弱毒性的微生物制成,还有些由微生物的某种物质制成;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MHC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移植;给人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病。‎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c细胞称为________。‎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 ‎(3)B淋巴细胞表面有不同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与它的合成和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器官移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这是由__________免疫引起的。‎ 解析:(1)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由抗体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过程,因为最终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的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2)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B细胞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内时,可迅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并消灭抗原。(3)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且在细胞膜外,则与它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对移植的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 答案:(1)体液 效应B细胞(浆细胞) 记忆B细胞 (2) c (3)蛋白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细胞 ‎27.(12分)下图表示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1)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直接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是前者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刺激。‎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与相应的________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__________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__________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以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________吞噬。‎ ‎(3)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外,经过的图中的细胞结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标号表示)。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有________________并以[  ]______________的形式转变。‎ 解析:(1)能合成抗体并将抗体分泌到体液中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受到了刺激后分裂分化形成的。刺激B淋巴细胞的信号有两种,信号之一是能与其进行结合的特定抗原;信号之二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刺激记忆B细胞的信号是特定类型的抗原,不需要白细胞介素2。(2)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寄生于细胞内,抗体与之结合后,这类病原体就失去了寄生的能力;抗体还能够和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结合,使其被中和而失效。若抗体与抗原形成凝聚体,凝聚体会被巨噬细胞吞噬。(3)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分别是:①细胞膜,②分泌小泡,③高尔基体,④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⑤内质网,抗体的合成是这些细胞结构共同协作完成的,分泌蛋白质在空间上的移动依赖于小泡的形成、移动和融合。‎ 答案:(1)效应B细胞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特定抗原 白细胞介素2 (2)蛋白质 病原体 寄主细胞 毒素 巨噬细胞 (3)④⑤③②① 一定的联系 ②小泡 ‎28.(14分)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为免疫细胞,A、B为免疫活性物质,甲、乙为免疫类型。请回答:‎ ‎(1)请判断图中甲乙的免疫类型: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11‎ ‎(2)图中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_。‎ ‎(3)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的是图中人体的[  ]____________细胞,使其大量死亡,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引起________,如植物花粉引起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解析:图中a、b、c、d分别表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B分别表示白细胞介素2和抗体,①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 答案:(1)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2)[a]巨噬细胞 [d]效应B细胞 (3)[b]辅助性T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5)过敏反应 ‎29.【加试题】(12分)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特性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______________。‎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更________,存活率更________。‎ 11‎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长和繁殖。(2)已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毒的侵入时,会发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在进行实验时,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体内不产生抗体,一段时间后接种病毒,此时动物可能感染疾病导致死亡;实验组接种疫苗,体内的B细胞受到疫苗的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会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在抗体的作用下病毒被杀灭,不会感染疾病。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可以验证实验动物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 答案:(1)活细胞  疫苗 ‎(2)①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低 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