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89 KB
- 2021-09-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验微课7] 实验的完善与评价
1.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检验和评价“五看法”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常用判断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自身前后对照实验中,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3.完善实验设计语言叙述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材料选择:①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②动物:“体
重(体长)、年龄、生长趋势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③有时可以
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
(2)试剂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
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词语的运
用;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
(3)实验器具选择:①容器应使用大小相同的。②如果使用滴管滴加不同溶
液,应选用不同的滴管。
1.
(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2,
4-D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为避免因为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每组应有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
同数量的芽
B.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2,4-D溶液中培养并观察和记录
C.
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
11
×
10
-6
mol/L
和
12
×
10
-6
mol/L
浓度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
不加
2,4-D
组的月季插条也生根
,
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用的结果
2,4-D浓度(
×
1
0
-6
mol/L)
0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根数(条)
0.6
1.0
1.4
3.2
3.4
3.5
3.2
1.8
0.4
0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方法和实验
材料的选择的分析,获得正确结论的能力。插条数和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
应该保持一致,A正确;浸泡法是插条浸入配好的溶液里一段时间,然后取出,
按普通方法扦插,B错误;由表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11
×
10
-6
mol/L和12
×
10
-6
mol/L浓度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正确;空白对照组,也有生根数,可能是插
条的内源激素起作用的结果,D正确。
2.
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能提高坐果率。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PCPA
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通过
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1)B组处理方法为
。
(2)
实验还应该增加一组
(D
组
)
。该组处理方法应为
。
请在图中补充相应的曲线并预测该组实验结果。
(3)
由实验结果可知
PCPA
和
GA
对提高番茄坐果率具有
作用。
答案
(1)一定浓度的番茄灵(PCPA)处理
(2)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
(3)协同
解析
探究一定浓度的番茄灵和赤霉素联合处理对番茄坐果的影响时,除了
设计GA处理组、PCPA+GA处理组,还需设计PCPA处理组和蒸馏水对照
组。由于GA也能提高坐果率,所以B组的处理方法不可能是蒸馏水处理,而
应该是PCPA处理。因此还需增加一组蒸馏水对照组。由于PCPA+GA联合
处理比单独使用GA或PCPA处理时坐果率高,所以PCPA和GA对提高番茄坐
果率具有协同作用。
3.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
了探究体温的调节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并分别测量初始
体温。
③把甲鼠置于0 ℃环境中,把乙鼠置于25 ℃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
件下观察24 h,每隔4 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
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①
;
②
;
③
。
(2)若没有破坏甲鼠的下丘脑,将甲鼠置于0 ℃的环境中,则甲鼠维持体温恒定
的调节方式是
,请写出导致战栗的反射弧:
。
(3)寒冷环境下,小白鼠的耗氧量会
,导致这个变化的主要激素是
。
(4)将乙鼠从25 ℃移入40 ℃的环境中,产生炎热感觉的结构是
。
答案
(1)①取材不当,应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 ②不
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将两组小白鼠均置于0 ℃环境中
③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描述有误,应按探究性实验书写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神经—体液调节(神经和激素调节) 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3)增加 甲状腺激素 (4)大脑皮层
解析
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因个体差异等偶然性情况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常
选取多个状态相同的个体进行实验。实验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实验目的是“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而最后预期结果与得出
结论并没有预测多种结果,而是按照验证性实验处理,这是明显的错误。低温
环境下,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血流量减少、骨骼肌产热量增加,同时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因此,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所有的
感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相关文档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2021-09-308页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2021-09-3010页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2021-09-3058页
-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2021-09-304页
- 2020高中生物 第2章第4节 植物生命2021-09-2911页
- 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2021-09-296页
-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必修):第四章第二2021-09-293页
-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2021-09-295页
-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2021-09-2929页
- 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2021-09-2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