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 MB
- 2021-10-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第三单元
第
7
讲
ATP
与酶
等级考
(2017
级
)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
活动要求
1
.解释
ATP
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的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
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考点一
ATP
的结构与功能
三磷酸腺苷
C
、
H
、
O
、
N
、
P
磷酸基团
A
-
P
~
P
~
P
腺苷
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
(2)ATP
的结构特点:
①一个
ATP
中含有两个
____________
。
②化学性质不稳定,
__________
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释放出大量能量,也容易重新形成,储存能量。
③高能磷酸键中含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可以释放
________ kJ/mol
的能量。
高能磷酸键
远离腺苷
30.54
2
.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
(1)
转化基础
ATP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________________
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建。
(2)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比较
远离腺苷
(A)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光能
放能
暗反应
3
.
ATP
的利用实例
ATP
可以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请完成下图。
[
归纳整合
]
1
.
不同化合物中的
“
A
”
的归纳
2
.
“
表格法
”
比较细胞内产生与消耗
ATP
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
ATP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
ATP
: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
ATP
:光反应
消耗
ATP
:暗反应和自身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
ATP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
ATP
:自身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
ATP
: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
ATP
:
DNA
复制、转录等
3
.
能源物质的归纳
[
思维探究
]
据图分析
ATP
的结构和特点
(1)
图示
a
处应为
“
—
H
”
还是
“
—
OH
”
?
提示:
图示
a
处应为
“
—
OH
”
,因为该五碳糖为
“
核糖
”
。
(2)
图示
b
、
c
、
d
所示化学键是否相同?其中最易断裂和重建的是哪一个?
提示:
图示
b
为普通磷酸键,
c
、
d
则为高能磷酸键,其中
d
处的键最易断裂和重建。
(3)
图示框
e
的名称是什么?它与
DNA
、
RNA
有何关系?
提示:
图示框
e
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构成
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当发生逆转录时,它可与
DNA
链中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配对。
[
教材深挖
]
1
.观察教材必修
1P
88
“
相关信息
”
中
ATP
结构和教材必修
1P
66
“
思考与讨论
”
中磷脂分子结构,假如将二者彻底水解其产物分别是什么?
提示:
1
个
ATP
分子彻底水解形成
1
个核糖分子、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
1
个磷脂分子彻底水解形成
2
个脂肪酸分子,一个甘油分子,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化合物。
2
.读教材必修
1P
89
说出
ATP
与萤火虫发光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
荧光素接受
ATP
的能量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
3
.教材必修
1P
90
练习一中第
3
题,从能量储存方面,概括出
ATP
不同于葡萄糖的几个特点。
提示:
一是
ATP
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一分子
ATP
转化为
ADP
时释放的化学能大约只是一分子葡萄糖的
1/94
;二是
ATP
分子中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而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
ATP
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
命题点一
ATP
的结构和特点分析
1
.
(2016
·
海南卷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
ATP
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
ADP
生成减少,
ATP
生成增加
C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
ATP
的合成
D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
ATP
合成
D
解析
ATP
中含有核糖,
DNA
中含有脱氧核糖;呼吸抑制剂抑制呼吸作用,会使
ATP
生成减少;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均可产生
ATP
。
2
.
(2019
·
广东江门一模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
ATP
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
ATP
B
.
ATP
与
ADP
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
.
ATP
中存在
2
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
D
.生物体内
ATP
的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C
解析
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
A
项错误;
ATP
和
ADP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
项错误;
ATP
中存在
2
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
C
项正确;生物体内
ATP
的含量很少,但
ATP
与
ADP
转化非常迅速,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
项错误。
3
.
(2016
·
全国卷
Ⅰ
,
T29(1)(2))
在有关
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
P
来标记
DNA
分子。用
α
、
β
和
γ
表示
ATP
或
dATP(d
表示脱氧
)
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A
—
P
α
~
P
β
~
P
γ
或
dA
—
P
α
~
P
β
~
P
γ
)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
。若要用该酶把
32
P
标记到
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
32
P
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
______(
填
“
α
”“
β
”
或
“
γ
”
)
位上。
(2)
若用带有
32
P
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
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
32
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
______(
填
“
α
”“
β
”
或
“
γ
”
)
位上。
γ
α
解析
(1)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酶能将
ATP
水解成
ADP
和磷酸基团
(
即
P
γ
)
,同时将
P
γ
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因此需用
32
P
标记到
ATP
的
γ
位上。
(2)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将
dATP
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水解后产物为
dA
—
P
α
(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为合成
DNA
的原料。因此需用
32
P
标记到
dATP
的
α
位上。
命题点二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及
ATP
的利用
4
.
(2018
·
河北承德期末
)
下图为细胞中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催化①、②过程的酶的功能及合成场所不同
B
.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于
ATP
分子中腺苷与磷酸基连接化学键的断裂
C
.①、②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发生
D
.根据图示可知,
ATP
与
ADP
之间的转化属于可逆反应
C
解析
①
、
②
过程分别表示
ATP
的合成及水解,因此催化
①
、
②
过程的酶的功能不同,但合成场所相同
(
均为核糖体
)
,
A
错误;
②
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于
ATP
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B
错误;
①
、
②
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发生,
C
正确;
①
过程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和光合作用中色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
②
过程的能量来自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贮存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ATP
与
ADP
之间的转化过程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等不可逆,因此不属于可逆反应,
D
错误。
5
.细胞中既有吸能反应又有放能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ATP
是细胞中反应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
B
.
ATP
水解所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
C
.载体蛋白性状改变需要
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
D
.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吸能反应又有放能反应
C
解析
ATP
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但其中所含能量不多,
A
正确;
ATP
水解形成
ADP
和
Pi
,同时释放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运输、神经传导和生物电、机械能、细胞的各种耗能化学反应等,
B
正确;高温、强酸、强碱均可使载体蛋白质性状改变,不消耗
ATP
,
C
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合成
ATP
,暗反应消耗
ATP
,故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吸能反应,又有放能反应,
D
正确。
1
.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1)
实验原理:
①
2H
2
O
2
→________________
。
②加热、
FeCl
3
溶液中的
__________
以及肝脏研磨液中的
____________
均可影响
H
2
O
2
的分解速率。
考点二 酶的本质、作用、特性及影响因素
2H
2
O
+
O
2
Fe
3
+
过氧化氢酶
(2)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处理
现象气泡产生
卫生香复燃
1
2 mL H
2
O
2
溶液
常温
基本无
无复燃
2
2 mL H
2
O
2
溶液
______
______
________
3
2 mL H
2
O
2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较多
复燃性
______
4
2 mL H
2
O
2
溶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复燃性
______
加热
较少
有复燃
滴加
FeCl
3
溶液
较强
滴加肝脏研磨液
很多
很强
2
.
酶的作用及本质
(1)
作用原理:
①活化能:分子从
______
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__________
所需要的能量。
②作用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
______
条件下快速进行。
(2)
酶的本质:
①产生场所:
__________
。
②本质:绝大多数酶是
________
,少数酶是
________
。
常态
活跃状态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温和
活细胞内
蛋白质
RNA
(3)
酶本质的探索
[
连线
]
3
.
酶的特性
(1)
高效性: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
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使酶失活。
4
.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下列是温度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示意图,请写出其中某点或某段表示的含义。
图中
P
点表示
__________
,
Q
点表示
__________
,偏离
P
点或
Q
点,酶的活性
______
。
最适温度
最适
pH
降低
[
归纳整合
]
1
.
酶与动物激素的
“
一同三不同
”
的比较归纳
相同: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特异性
不同
产生部位
几乎所有活细胞都产生酶;而只有内分泌细胞才能产生激素
化学本质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
RNA
;激素的化学本质则为蛋白质、脂质、氨基酸衍生物等
作用机制
酶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在发挥完作用后被灭活
2
.
澄清酶的八个易错点
项目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
活细胞
(
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化学本质
有机物
(
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
RNA)
蛋白质
作用场所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合成原料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只有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细胞核等
只有核糖体
3
.
酶专一性的理论模型的构建
(1)
图中
A
表示酶,
B
表示被
A
催化的底物,
E
、
F
表示
B
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
C
、
D
表示不能被
A
催化的物质。
(2)
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4
.
与酶有关的
3
类曲线模型构建与解读
(1)
酶的作用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若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
b
在纵轴上向上移动。
(2)
酶的特性
①图
1
中加入酶的曲线和加入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而与不加催化剂的曲线比较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②图
2
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3)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和
pH
图甲和图乙显示: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空间结构未被破坏,温度适当升高酶可恢复活性。从图丙和图丁可以看出:
pH
或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
pH
。
[
思维探究
]
1
.图示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
(
模型
A
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
B
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
。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
B
的活性。
现探究精氨酸降低酶
B
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
A
还是模型
B
。
(1)
写出采取的实验思路:
(2)
预测实验结果与作出实验结论。
提示:
(1)
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观察酶促反应速率变化。
(2)
如果酶促反应速率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
A
;如果酶促反应速率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
B
。
2
.
酶活性与酶促反应速率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
(1)
温度和
pH
是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2)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
教材深挖
]
1
.
(
教材必修
1P
78
“
问题探讨
”
)
中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巧妙在哪里?
提示:
把肉放入金属笼内排除物理性消化。
2
.
(
教材必修
1P
87
“
科学
·
技术
·
社会
”
)
若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特别注意什么?含酶牙膏中应含哪类酶?
提示:
前者特别注意水温,后者应含有溶菌酶。
命题点一 酶的本质与特性的综合分析
1
.
(2017
·
全国卷
Ⅱ
,
T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
37℃
C
解析
A
错:在细胞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参与
DNA
合成的酶。
B
错: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适宜的条件下也有催化活性,如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催化试管中的淀粉水解。
C
对:盐析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其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D
错: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
37
℃
,但保存时应在低温条件下。
2
.
(2018
·
湖南怀化期末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
.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A
解析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A
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错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
错误;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D
错误。
把握酶有关的两个
“
唯一
”
和三个
“
所有
”
(1)
两个
“
唯一
”
①
酶唯一的作用是催化。
②
细胞内酶唯一的来源是自身合成。
(2)
三个
“
所有
”
①
所有的活细胞都能合成酶
(
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
。
②
所有的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③
所有的酶都含有
C
、
H
、
O
、
N
四种元素。
命题点二 酶的相关曲线分析
3
.
(2017
·
天津卷,
T3)
将
A
、
B
两种物质混合,
T
1
时加入酶
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
A
、
B
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
A
.酶
C
降低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
.
T
2
后
B
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T
2
值增大
C
解析
A
对:加入酶
C
后,
A
浓度下降,
B
浓度上升,这是由于酶
C
降低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使
A
转化为
B
。
B
对:
B
物质浓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可代表酶促反应速率,据图可知,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
错:
T
2
后,
B
增加缓慢是底物
A
不足导致的。
D
对:图示为最适温度下
A
、
B
浓度的变化曲线,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后,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变慢,达到原
T
2
对应的反应程度所需时间延长。
4
.
(2019
·
河北石家庄一模
)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
B
.图
2
和图
4
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
.由图
4
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
.由图
3
实验结果可知
Cl
-
是该酶的激活剂
C
解析
图
1
显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中结果只能显示
30 ℃
比较适宜,但温度梯度太大,不能确定最适催化温度,
A
项正确;图
2
显示该酶的最适
pH
为
7
,而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5
,由图
4
可知该酶为麦芽糖酶,
B
项正确;图
3
能说明
Cl
-
是该酶的激活剂,
Cu
2
+
是该酶的抑制剂,
D
项正确;图
4
可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
项错误。
5
.
(2016
·
全国卷
Ⅱ
,
T29)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
组
(20 ℃)
、
B
组
(40 ℃)
和
C
组
(60 ℃)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
(
其他条件相同
)
,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________
组。
(2)
在时间
t
1
之前,如果
A
组温度提高
10 ℃
,那么
A
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________
。
B
加快
(3)
如果在时间
t
2
时,向
C
组反应体系中增加
2
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
t
3
时,
C
组产物总量
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
,其特性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
。
不变
60 ℃
条件下,
t
2
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蛋白质或
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解析
(1)
在
60
℃
条件下,反应的最终产物浓度比
20
℃
和
40
℃
条件下小很多,说明酶在
60
℃
条件下最终失活。
20
℃
与
40
℃
条件下相比,
40
℃
时酶促反应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短,说明
40
℃
条件下酶活性较高。
(2)
在时间
t
1
前,如果
A
组温度提高
10
℃
变成
30
℃
,由该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
30
℃
条件下的该酶活性大于
20
℃
条件下的,那么
A
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3)
t
2
时
C
组的产物浓度已不再增加,但由
A
和
B
组
t
2
时的产物浓度可知,
t
2
时
C
组底物并未全部被分解,
C
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由于
C
组温度条件下
t
2
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如果在时间
t
2
时,向
C
组增加
2
倍量的底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t
3
时产物的总量也不会再增加。
(4)
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
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等。
解答坐标曲线题的
“
三步曲
”
1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
ATP
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
)
2
.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和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中都能合成
ATP(
)
3
.
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
ATP
与
ADP
时刻不停地进行相互转化
(
)
4
.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
课堂小结
·
内化体系
×
………………………………………………………………………………………………………………
◎
×
√
√
5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唯一来源
(
)
6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
7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
8
.酶活性的发挥离不开其特定的结构
(
)
9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
)
10
.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
)
×
×
×
√
√
×
1
.
ATP
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
2
.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因此不是可逆反应。
3
.细胞中
ATP
含量很少,但是
ATP
与
ADP
转化非常迅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
ATP
与
ADP
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不会剧烈变化。
4
.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需要
ATP
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消耗水;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
………………………………………………………………………………………………………………
◎
5
.酶的作用机理
(1)
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酶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3)
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4)
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
6
.具有
“
专一性
(
特异性
)
”
的五类物质
(1)
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
载体蛋白: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同物质所需载体不同,载体蛋白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3)
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
:
tRNA
有
61
种,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
抗体: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7
.影响因素制约酶活性的机理区分
(1)
高温、过酸、过碱
——
可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而导致酶永久性失活
(
不可逆转
)
。
(2)
低温
——
仅抑制酶活性,并不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活性尚可恢复。
(3)
酶活性还受某些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影响,前者可提升酶活性,后者则降低酶活性。
(4)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活性不同。温度和
pH
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