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10-11 发布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9-1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九单元 种群和群落 考纲参照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考情回顾 ‎2015年全国ⅠT4选择题 ‎2015年全国ⅠT31(1)(2)非选择题 ‎2016年全国乙T5选择题 ‎2016年全国甲T5选择题 ‎2016年全国丙T31(1)非选择题 课时安排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1课时);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课时)‎ 课时1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见《自学听讲》P202‎ 种群的数量特征 ‎  1.种群密度 ‎(1)概念: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2)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或死亡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因此可以说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它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2)参考出生率与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来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分析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 种群 年龄组成情况 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种群数量 变化趋势 所属 类型 A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出生率②  死亡率 ‎ 增大 增长型 B 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 出生率③  死亡率 ‎ 不变 稳定型 C 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出生率④  死亡率 ‎ 减少 衰退型 ‎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⑤  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 思考: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衰退型的种群呢?‎ 提醒:不一定,最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2)性别比例 概念: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分析以下情况的性别比例:‎ a.一个种群中雌性个体少于雄性个体。‎ b.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 种群的空间特征 ‎  常见的三种空间特征:随机分布(如荒地中某种杂草的分布)、均匀分布(如农田中水稻的分布)、⑥    (如瓢虫的空间分布)。 ‎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  1.样方法 注意问题: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计数原则(压线个体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及左边和上边的夹角)。 ‎ 适用的生物有:植物及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跳蝻、蚜虫、蚂蚁、虫卵等)。‎ ‎2.标志重捕法 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的个体数。‎ 适用的生物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鸟、鱼等)。‎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  1.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数学模型建立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⑦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⑧    对事物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 ‎3.优点:同数学方程式相比,它更直观地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理想条件 自然条件 曲线形成原因 无生存斗争,缺少天敌,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 ‎⑨    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⑩    加剧,天敌数量增加,导致出生率下降,   上升,最终达到平衡 ‎ 种群增长率 不变 一直减小 种群增长速率 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K值 无K值 有K值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  1.决定因素:   、死亡率、   、迁出率。 ‎ ‎2.根源: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空间、人类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 ‎2.培养与取样计数:将试管在28 ℃条件下连续培养7 d,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小方格内,显微镜观察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菌种数,已知小方格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算出培养液体积,换算出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  3.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4)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空臆造。‎ ‎(5)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6)计算1 mL菌液的数量。‎ ‎①种群密度 ②> ③= ④< ⑤预测 ⑥集群分布 ‎⑦假设 ⑧数学形式 ⑨资源和空间 ⑩种内斗争 死亡率 出生率 迁入率 波动 ‎1.将下图补充完整。‎ 提醒:性别比例只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 提示 ①出生率 ②死亡率 ③迁入率(迁出率) ④迁出率(迁入率) ⑤年龄组成 例 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根据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解析 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雌雄同体或无性别之分的动物就不具有性别比例,例如草履虫、变形虫等,A项正确;种群密度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项错误;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故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C项错误;种群数量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项错误。‎ 答案 A ‎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提示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 ‎(2)K值指的是种群的最大数量吗?‎ 提示 K值是特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 ‎3.“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 ‎4.“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5.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 ‎1.(2016年全国甲高考)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2.(2015年北京高考)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 通过题干表述可以知道,对小蚂蚁出现率的研究方法为样方法,B项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定时灌溉会导致小蚂蚁的出现率增加,说明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蚂蚁的出现,即D项正确;而驱走了大蚂蚁,在相同条件下小蚂蚁的出现率则增加,说明大蚂蚁的存在对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即大蚂蚁的存在会抑制小蚂蚁的出现,所以C项正确,A项错误。‎ 答案 A ‎3.(2015年全国Ⅰ高考)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见《自学听讲》P205‎ ‎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试列举几个种群具有而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提示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列举常见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提示 “J”型增长、“S”型增长、下降、波动。‎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2.种群与个体的区别:‎ ‎(1)个体生命有限,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2)种群是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的累加,种群中个体之间通过维持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3.联系: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种群的数量特征:‎ ‎(1)概念图 ‎(2)思考: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哪些?‎ 提示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1.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2.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是比例关系。‎ ‎4.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稳定,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减少。‎ 例1 下图为关于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甲、乙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C.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解析 甲、乙都能使种群密度增大,因此可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a的含义是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大小;丁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 A 例2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解析 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量为20,出生率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死亡率为10%,种群年增长率为10%,A项错误;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的动物,当雌雄比例为1∶1时,每个个体都能产生后代,‎ 此时的出生率最高,越接近该比例,出生率越高,B项正确;调控环境条件,使动物性成熟推迟,动物的繁殖时期推迟,会导致年平均出生率更低,C项错误;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项错误。‎ 答案 B 例3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 12月份未成熟个体数为0,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天敌迁入后,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由图可知,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影响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 D 种群的空间特征 ‎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作种群的空间特征。常见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2.种群中个体的分布情况构成了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例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解析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是集群分布;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是指种群密度,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是指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属于均匀分布。‎ 答案 B 例5 为了研究空间大小对种群的影响,某小组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在地面上用绳子圈出5个各1平方米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分别站立1、3、5、7、9个身高体重基本相同的成年人,要求每人的双脚必须在区域内,测定各组持续站立的时间并绘制成下图所示的曲线。该实验结果说明(  )。‎ ‎①空间大小是制约种群密度的因素 ②空间大小是限制种群大小的因素 ③环境负荷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生物个体占有空间越大,越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空间大小是限制种群大小的因素,而不是种群密度。由图可知,1平方米的区域内,每组人数越多,站立时间越短,故环境负荷量是有一定限度的。种群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答案 D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个体数量有限的种群。‎ ‎(2)估算法:调查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包括样方法、黑光灯诱捕法、标志重捕法和抽样检测法等。‎ ‎2.样方法 ‎(1)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2)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3)取样的方法 ‎3.标志重捕法 ‎(1)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密度估算公式:‎ ‎=‎ ‎1.样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1)样方法不仅能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还能调查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 ‎(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样方数目随调查地段的总体面积而定;选取的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如乔木的样方为100 m2,灌木的为16 m2,草本植物的为1 m2。‎ ‎(4)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由于一些丛生小灌木,丛生或蔓生的草本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初学者应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调查。‎ ‎2.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这样就满足了随机性,叫作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因素。‎ ‎3.样方法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处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注:实心圈表示统计的个体)。‎ ‎4.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1)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2)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3)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等不产生影响。‎ ‎(4)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被捕食的概率可能会提高,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记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 例6 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 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并计算,调查其种群增长情况 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必须随机取样,而不能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A项错误;由于动物的活动范围大,所以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一般用标志重捕法,B项正确;酵母菌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要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调查其种群增长情况,C项正确;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进行,D项正确。‎ 答案 A 例7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 调查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不可能对某种双子叶植物全部个体进行计数,故A项不可行;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不能只取一个样方,故B项不可行;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不能只在密集处设置样方,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2.模型的形式有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3.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1.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 ‎2.曲线图:直观。‎ 例8 模型建构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常用的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建构数学模型的是(  )。‎ A.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B.制作DNA双螺旋模型 C.建立血糖调节模型 D.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解析 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制作DNA双螺旋模型都是建构物理模型;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演示过程是建构物理模型,之后的总结是建构概念模型;建构的种群增长模型为数学模型。‎ 答案 D 例9 去年6月下旬以来,柄息在某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建构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请填写表中b和c空白之处的内容。‎ 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建构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a.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a.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b.‎ b.Nt=N0λt (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天前种群数量的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c.‎ ‎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 ‎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 ‎(2)有人建议:可以在庄稼周围投放大量灭鼠药来消灭鼠患。你认为这种方法可不可取?      。请说明原因。                         。 ‎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 ‎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1)熟记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2)高毒性的灭鼠药,不仅杀死了东方田鼠,还杀死了其天敌以及其他动物,结果造成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大量繁殖,有可能再度爆发鼠患。另外高毒性灭鼠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3)从根本上消灭东方田鼠,需要破坏其生存环境,减少其食物,引入其天敌,降低环境容纳量。‎ 答案 (1)①b.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c.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湖洲地的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③N30=3000×(1.47)30‎ ‎(2)不可取 原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起环境污染;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 ‎“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比较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曲线图 前提条件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理想状态)‎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自然状态)‎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数学模型 Nt=N0λt,λ代表增长倍数 ‎——‎ 种群增长 速率 种群增 长率 适用范围 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 自然种群 应用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续表)‎ 比较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共同点 都表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都只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增长问题 联系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 ‎“J”型增长“S”型增长 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原理,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1.K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 ‎2.封闭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 在封闭环境中,无外源物质和能量的补充,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资源的消耗和有害物质的积累,最终K值不断降低,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亡。如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3.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下降和稳定等。“J”型曲线和“S”型曲线研究的只是种群数量的增长。‎ ‎4.“J”型曲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 ‎  5.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6.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 ‎(1)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例10 右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图示为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解析 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K/2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捕捞后维持种群数量在K/2可以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答案 C 例11 某市新建了一湿地公园,连续14年统计该公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数量,在14年间,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  A.这14年间,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该湿地公园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14年时其种群数量的2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解析 由表格中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可看出,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项正确;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1.20,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项错误;由于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白头鹎在该湿地公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2倍,C项错误;动物一般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D项错误。‎ 答案 A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内因:主要是指决定种群繁殖特性(内禀增长率)的因素。内禀增长率的大小,与种群本身的繁殖生物学特点有关,取决于该种生物的生育力、寿命和发育速率。‎ ‎(2)外因:食物、气候、天敌、传染病以及人为干扰等。‎ ‎2.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容 增长、波动、下降、消亡。‎ 例12 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 和20 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由曲线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的先达到峰值也先衰退,而开放条件与封闭条件相比不同之处是开放条件下存在迁入和迁出的现象,A、B两项正确;因各组棉叶的规格数量相同,则理论上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K值时就开始衰退,C项错误;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量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D项错误。‎ 答案 AB 例13 下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 B.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C.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 ℃左右 D.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 ℃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解析 由图可知,温度、湿度都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同时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等内源性因素也能影响种群数量变化,A项正确;由图可知,环境温度在30 ℃、32.5 ℃、35 ℃时出现的峰值对应的相对湿度逐渐增大,B项正确;图中在32.5 ℃时种群数量最大,偏离该温度种群数量都下降,推测最适温度可能在32.5 ℃左右,C项正确;由于受到食物、天敌等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D项错误。‎ 答案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一种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 mm,深度为0.1 mm,其容积为0.1 mm3,即1 mm×1 mm×0.1 mm方格的计数板。在血球计数板上,刻有一些符号和数字(见图一),其含义是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XB-K-25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0.1 mm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1/400 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 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的四个中方格(即100个小方格)计数(见图二)。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酵母细胞个数/1 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见图三)。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即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 酵母细胞个数/1 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400×10000×稀释倍数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三)(25×16型)‎ a.顶面观 b.侧面观 c.放大后的网格 d.放大后的计数室 ‎2.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按照如下的实验步骤进行:‎ ‎(1)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3)计数。稍待片刻(约5 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3.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是一个历时较长(7天左右)的实验,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每天采用抽样检测法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在计数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做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菌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所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 mL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稀释后的培养液,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4)活酵母菌有芽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计为1个酵母细胞。‎ ‎(5)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计数时,如果使用16×25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16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需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按公式计算每1 mL(或10 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7)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酵母菌生长的测定 ‎1.测生长量 ‎(1)湿重法:将一定量的菌液离心或过滤,得到菌体,反复洗涤后称湿重。‎ ‎(2)干重法:将离心后得到的菌体置于100~105 ℃的烘箱中烘干称重。‎ ‎(3)生理指标法:依据酵母菌的生理活动,如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或CO2的释放量,用这些指标代表生长量。‎ ‎2.测细胞数目 ‎(1)血细胞计数法:将酵母菌置于血细胞计数器内,在显微镜下计数。‎ ‎(2)涂片计算法:将一定量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玻片的一定面积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例14 (2015年江苏高考)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长宽各为1 mm,深度为0.1 mm,体积为0.1 mm3,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要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加样液,故C项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细胞,故D项错误。‎ 答案 B 例15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葡萄糖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天相同时间取样后,用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计数酵母菌细胞数量 B.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以“J”型曲线增长 C.氧气的总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解析 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故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以“S”型曲线增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氧气的总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取样计数前应先振荡试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 答案 A 见《针对训练》P75‎ 基 础 题 ‎1、2、6、7、9‎ 拓 展 题 ‎3、4、5、8、10、11、12‎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样方法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可用等距离法取样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C.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可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在行道树上只能采有等距取样法。‎ 答案 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解析 D选项未除调查面积,得出的结果只是种群数量不是种群密度。‎ 答案 D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解析 此题以表格信息的形式提供时间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可采取描点连线的办法将表格信息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坐标曲线形式。可以发现随时间的变化,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应为“S”型增长曲线,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达到K值即第7年时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故A、B、D三项都错误。‎ 答案 C 右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解析 此题的关键在审题,按照标志重捕法的公式求出的数值200是第三年(即K/2)时的种群数量,但此题问的是K值,故应为400只。‎ 答案 D 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型增长。假设某地一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该种群数量,据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5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  A.(K-N)/K值越小,种群增长越快 ‎ B.S4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C.渔业捕捞作业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 D.蝗虫防治应在蝗虫达到S1点之前进行 解析 可将此表格信息转化成“S”型增长曲线的形式,则S3时为曲线中K/2处,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超过或低于此点增长速率都下降,达到K值即(K-N)/K=0时增长速率最小(等于0),故A项错误、C项正确;因是“S”型增长曲线,故一开始就有环境阻力,且防治害虫应该越早越好,故B、D两项都错误。‎ 答案 C 下图能正确反映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草鱼的密度上升时,每条鱼寻找食物时能量消耗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因为环境中草鱼的食物的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随草鱼密度的增大,寻找食物的难度加大,消耗的能量增多,故应对应④曲线。‎ 答案 D 下列有关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数量的倍数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某村庄原有人口1000人,2014年一共出生了20人,死亡了10人,则增长率为1%‎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为该地区杂草的种群密度 解析 要调查某种群密度的前提是被调查的对象一定要是种群,但D项中的杂草不是一个种群,所以不存在杂草的种群密度,故D项错误;在“J”型增长公式中λ代表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而C项中的增长率为出生率减死亡率,且计算出生率或死亡率时分母一定是变化之初的原种群的数量,故A、C项正确。‎ 答案 D 右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率。则(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解析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差值若大于0,即c点之前,则为“S”型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大),且差值越大增长越快;c点时增长率为0,即达到K值;超过c点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即增长率小于0,种群处于衰退型,造成其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天敌或气候等。‎ 答案 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如下图所示。这三种分布方式是对种群    特征的描述。 ‎ ‎(2)据图分析,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    (填“正”或“负”)相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        。 ‎ ‎ ‎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    ,具体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    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    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 答案 (1)空间 (2)正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3)抽样检测法 计数室 盖玻片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甲所示。图乙为某小区中福寿螺的增长速率曲线。‎ ‎ ‎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 ‎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     ,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     关系。 ‎ ‎(3)实验期间,中密度小区内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高密度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 ‎(4)据图分析,随福寿螺密度的增大水稻的数量相应     ,据图乙判断,要消灭福寿螺最佳时期为     (填“a”“b”或“c”)点之前。 ‎ ‎(5)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若在用此方法调查时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答案 (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 捕食 (3)大于 S (4)减少 a (5) 偏高 下图是1845年至1935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    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     只。 ‎ ‎(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        ;②          。 ‎ ‎(3)当曲线处于下降阶段时,雪兔的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此阶段雪兔的年龄组成为     。 ‎ ‎(4)若雪兔某一时刻有10000只,从邻近的区域迁入2000只,又迁出1000只,则迁入率为     。 ‎ ‎(5)在189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     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     (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 解析 (1)B的数量变动和A相近,但具有滞后性,这说明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而且捕食者是B,被捕食者是A,那么能量是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的,也就是说能量由A流向B。因此,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A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140千或140000只。(2)该食物网中存在的食物链是草→雪兔→猞猁,所以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可食的植物增加;②猞猁急剧减少。(3)当曲线处于下降阶段时,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即增长率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此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4)若雪兔某一时刻有10000只,从邻近区域迁入2000只,则迁入率为(2000/10000)×100%=20%。(5)在1890~1935年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千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可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 答案 (1)A 140千或140000 (2)可食的植物增加 猞猁急剧减少 (3)小于 衰退型 (4)20% (5)60千只 晚于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的     参数,以实现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解析 (1)据图分析,当种群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Ⅰ、Ⅱ、Ⅲ三种情况:Ⅰ是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的环境破坏度较轻;Ⅱ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Ⅲ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完全被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这种情况下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所以只能进行迁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图中阴影是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发生了自然选择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本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的捕食机会增加,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和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是竞争关系。(3)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少获得食物不足的信息,进而转移另觅取食地。(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0λt,N0为人口的起始数量,Nt是t年后的人口数量,λ表示人口数量是一年前人口数量的倍数,所以只要控制住增长的倍数,人口增长速度就会减慢,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就会减弱。‎ 答案 (1)Ⅰ 就地 基因频率 (2)增加 (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