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57 KB
  • 2021-10-21 发布

第22-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论语》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2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一)‎ 开篇语 ‎ 梁漱溟: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 和辻哲郎:孔子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 孔子其人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 ‎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 ‎ 《论语》:儒家的经典 道德的规范 常识介绍 ‎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文章解读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注释:‎ 子:先生,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指孔子。 时习: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不亦……乎:表示反问语气。 说:愉快。‎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解读:‎ 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非常注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他主张学生在复习时冥思苦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就是这样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足见复习与领悟的重要性,曾参也是每天反省“传不习乎”,可见学习中“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  “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不是今天的“朋友”,不是为了叙旧或者喝酒作乐而来,而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他是在学问上能够和自己进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人,有可能是陌生人。他的到来是和自己探讨、交流的,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切磋才是快乐的。‎ 交流中,自然会发生思想的碰撞,对方不理解自己的新学说,自己却不因此生气,这不就是君子风度吗?这是一种道德上有修养的表现,至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解释就顺理成章了。这三句话既包含了学习方法,也讲到了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 解读:‎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輗是古代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軏是车辕前端与车衡衔接处的销钉,很小,但是很关键,没有它们,车就无法行驶。孔子就把人内在的诚信比作了车上的輗和軏,你有很多学问,有很多才能,如果没有诚信,就走不远。曾子吸收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忠、信。那么曾子是不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呢?‎ ‎ 曾子,名参,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曾子烹彘”“曾子避席”“啮指痛心”等都是。曾子在儒家流派中地位甚高,位列五大圣人,传说《论语》主要就是由他编辑的,孔子去世后,曾子聚徒讲学,成为儒学的继承人,下启思孟学派。‎ ‎  曾子在孔子弟子中并不算天资出众,只算后进弟子,但“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这与曾子的刻苦勤奋,严于律己有关。“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前两点是关于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可见古人对品德的高度重视,曾子最后取得的成就是孔子弟子中最为卓著的,应该与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传不习乎”更突出了他学习的态度,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弟子,弟子是否温习,是否从中有新的理解,就看学生是否刻苦专研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曾子没有颜回的贤能和子贡的聪慧。孔子尝曰:参也鲁。然勤能补拙,夫子之道,终由曾子一以贯之。但只有曾子抱朴守拙,最终大器晚成,成为儒家学说的承上启下者。 ‎ ‎(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越法度。”‎ 注释:‎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矩:超越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解读:‎ ‎  这则论语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生经历,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或目标达成。“志于学”并不是开始学习,而是到了十五岁,年龄长大,不再沉迷于嬉戏,开始自觉地努力学习,就跟中学生开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相通的道理。“三十而立”,是指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并基本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这时的孔子已经在鲁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开始收徒讲学了。‎ ‎  四十岁前,孔子曾出游齐国,但无法实现自己理想,回到鲁国后,只讲学授徒,很少问政,此时他的弟子已经很多了,学问上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五十岁的孔子开始出仕,并在鲁国的内政和外交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政治思想也基本成熟。‎ ‎  孔子六十岁时,已经开始周游列国,主要是在卫国、宋国,此时他的思想境界已经日臻完善,当别人形容他为“累累若丧家之狗”时,他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足见“耳顺”之地步。此后孔子一直在外周游,直到六十八岁才回到鲁国,此时的孔子声望已高,他也无意在仕途上谋求发展,主要精力用于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孔子在学问上和政治思想上可谓是“从心所欲,不逾规”。之后几年内,孔子的儿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子路也相继不幸去世,孔子在精神上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久就病倒去世了。‎ ‎  民国时期的学者梁实秋,在他的文章《中年》里,也有过这样一段论述,转引如下:‎ ‎  “我见过一些得天独厚的男男女女,年轻的时候愣头愣脑的,浓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涩的毛桃子,上面还带着挺长的一层毛。他们是未经琢磨过的璞石。可是到了中年,他们变得容光焕发,脚底下像是有了弹簧,一看就知道是内容充实的。他们的生活像是在饮窖藏多年的陈酿,浓而芳冽!对于他们,中年没有悲哀。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正懂得戏的内容。”‎ ‎(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注释:‎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 解读:‎ ‎  孔子的弟子里面,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孔子曾经问子贡说:“汝与回也孰愈?”就是说,你和颜回谁更优秀。子贡当然知道,在孔子心目中,颜回是最优秀的,子贡回答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子贡很谦虚,他说颜回闻一知十,而自己顶多只能触类旁通略知一二。孔子倒也不客气,他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比不上啊,我和你都比不上啊!孔子把自己也捎上了,还照顾了子贡的情绪的,陪着子贡谦虚:我们俩都比不上他啊!孔子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很善解人意的人。他告诉我们,做学问是应该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就是说,不懂得举一反三的人,就不用再教了。旧与新,是可以互生的;学与思,是需要并举的。‎ ‎  “温故”只是一种手段,“知新”才是目的,就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和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得出新的理解和体会,甚至形成新的学说,才算是成功的,这也是孔子所极力主张的做法,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可以收徒讲学。‎ ‎(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注释:‎ 罔:迷惑。 殆:疑惑。‎ 解读:‎ ‎  结合我们自己的学习体会,我们就能够明白:只知道学习,不知道思考,不知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积累了太多的原始知识,没有充分的消化吸收,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反而越多越杂乱,各种观点,各类知识常常自相矛盾,令人迷惑不解,难以适从。‎ ‎  很多人希望自学成才,读了大量的书籍,由于学习的不系统,缺乏规律,缺少老师的点拨指正,没有系统理论的支持,就常常陷入这种困境。‎ ‎  有些人不学习,不及时补充知识,只是陷入胡思乱想中。因为没有系统知识的支撑,他的想法往往是天马行空,多是瞎琢磨,难免被旁门左道所导引,误入歧途。很多群体,他们没有学习机会,不能正常读书,无法接触科学的知识体系,闭门造车,思考问题多是一己之见,即使彼此之间交流,也多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这样的人在认知上就陷入困境,常常形成偏激的思想。有人把一些迷信当真理,那样就危险了,如今信奉邪教的就是这样;很多青少年受不良思想引导,误入歧途;如今网络上愤青的极端言论,都是“思而不学”造成的。‎ 学习是基础,思考是领悟,只有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二)‎ 文章解读:‎ ‎(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注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解读:‎ ‎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因为他的聪慧和好学是众多弟子中最为突出的,例如以机智善辩著称的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就连孔子也叹服:“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颜回年轻有为,仁心慧质,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自然令孔子高看一眼。这则论语就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句首句尾皆用“贤哉,回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说颜回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辛,饮食极其随便简单:一箪饭,一瓢凉水。因为家境贫寒,颜回住在简陋的地方,其他人觉得这样的生活苦不堪言,哪有心思做学问?而颜回却“不戚戚于贫贱”,在这样的环境下孜孜不倦地学习,颇有建树,他的行为并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和认可,成为孔子门人之首。“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就可以看出颜回的人格魅力。‎ ‎  颜回贤能聪颖,深得孔子器重,但他身体孱弱,头发早白,加上生活条件恶劣,二十九岁就英年早逝,无法做出更多的贡献,他的去世对老年的孔子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七)‎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注释:‎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乐。‎ 解读:‎ ‎  颜回好学且敦厚德行,生活虽贫苦也能从中乐此不疲,受到孔子称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乐之者的境界是自得其乐,往往在人们眼中是很苦的。其它类似的例子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八)‎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注释:‎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 解读:‎ ‎  这则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张安贫乐道;二是鄙夷不义之财。‎ ‎  第一层,与前面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那一章论语在道理上是相同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不必在意物质享受,不要为物质享受而操劳,要在贫困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履行自己坚守的道义,这样一来就能乐在其中,这也是一种旷达的处世态度。‎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不义之财,孔子表示了鄙弃,他认为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和权贵,是对道义的亵渎,是对人格的玷污,这样的富贵如同天上的浮云,飘渺、短暂,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  在孔子看来,贫寒不是问题,在贫寒中也可以践履道义;富贵不是问题,但用不正当手段去获取就是问题了。‎ ‎(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注释:‎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三,在这里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 焉:意思是在其中。 其:他们,他们的。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解读:‎ ‎  《论语》,不存在读懂读不懂的问题。只存在理解深浅的问题。‎ ‎  小学一年级,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能懂。不就是三个人走路,其中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吗?‎ ‎  二十年后,想到这句话,又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唐僧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信呐。论勇猛无畏,火眼金睛,孙悟空是他的老师。论任劳任怨,不离不弃,沙悟净是他的老师。猪八戒呢?猪八戒就没一点优点了?笑语殷勤,插科打诨,谁都不如猪八戒。四人中少了猪八戒,一路会太沉闷。‎ ‎(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注释:‎ 川上:河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日夜不停。‎ 解读:‎ ‎  孔子来到河边,目睹东流之水,不由地触景生情,此时的孔子大概已是晚年,联想起自身的经历,想起那些人和事,不由地抒发感慨,这也是人之常情。至于“逝者”的内涵,应该是丰富的,不会带有哀伤情绪。因为晚年孔子的心境是开阔平静的,这个感慨应该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对整个博大浩淼的宇宙的情感流露。‎ ‎  不过,我们今天的理解就可以简单了,只需要河水的奔流不止与时光的悄然流逝相类比,就自然得出这句论语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十一)‎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注释:‎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解读:‎ ‎  “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讲,那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如果能理智制定一个确切的目标,从中我们涵养高尚的人格与坚定毅力,并且往这确立不渝的目标努力迈进,不受威胁利诱,便能“始终坚守”直至成功。‎ ‎  古人讲:“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没有实际的付出,再高远的志向也是空中楼阁。‎ ‎  孟子说:“立志要心存天下,非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不处,非天下最正直的道路不行。理想能够实施,则与百姓一起遵循前行;理想不能实现,则自己独行正道,独善其身。富贵不能让他迷乱本性、贫贱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威势武力不能让他卑躬屈膝──这,才叫做真正的大丈夫!” (出自《孟子》)‎ ‎(十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切,恳切。‎ 仁:仁德。‎ 解读:‎ ‎  这则论语被复旦大学引为校训,实在再恰当不过了,它符合了大学教育的要旨。‎ 广博学习是丰富知识的必然途径,但它也要有一个前提,有追求的中心,要为了理想信念去学习,而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章法,而有了坚定的志向做引导,学习就更高效,更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