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 MB
- 2021-10-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教九流
【解释】: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
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
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也泛
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
【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
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示例】:他是个社会活动家,朋
友遍及~。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定语;含贬义
词
典
解
释
一
种
说
法
n 民间按社会地位,将“九流”
分为“上九流”、“中九流”
、“下九流”。
n “上九流”是:帝王、圣
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
、农、工、商。
n “中九流”是:举子、医
生、相命、丹青(卖画人)、
书生、琴棋、僧、道、尼。
n “下九流”是:师爷、衙
差、升秤(秤手)、媒婆、走
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
、窃、娼
三教
n儒
n佛
n道
儒教
n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 中国 历史上把孔子
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
为三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
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
用侠闻”。到了汉代末年开始正式使用。魏晋
时代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
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
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
”
n 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
佛教
n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是佛陀的教育。佛教在历
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
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
上的很多人。但同时,佛
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
的影响。
道教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
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
定型化之始,又叫“天师道”。道
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
老君”。因以“道”为最高信仰,
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
,故名道教。
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以
《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
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
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n 儒家:仁义礼智信
n 道家:无为而治
n 阴阳家:阴阳五行
n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
九流
•农家:所重民食
•法家:法术势
•名家:正名实
•杂家:兼儒墨,
合名法
•纵横家:合纵连
横
四书五经
n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
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n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
》《大学》和《中庸》;
n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简称
为“诗、书、 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
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虽 有 嘉 肴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
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
。与《 仪礼 》《 周礼 》合称“
三礼”。西汉:戴圣
走进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
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
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
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
籍称为“经”,他的弟子
对“经”的解说是“传”
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
释。
n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
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
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
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
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
史、祭祀、文艺、生活、历法、地理等诸
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
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
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预 习 检 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弗食 旨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jiā yáo fú zhǐ
qiǎng yuè xiào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即使
甘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不通,理解不了
所以
自我勉强
反省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和学相互促进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吧!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 有 嘉 肴,弗 食,不 知 其 旨 也;
虽 有 至 道,弗 学,不 知 其 善 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
味道鲜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好处。
即使
吃,品尝
表否定:
不
代:它的
甘美
好处
最好的道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
所以 教学
自我勉励
知道了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
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困难
反省自己
故曰:教 学 相长 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所以说
教人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
《兑命》说:“教育别人就能收到一半的学
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教学
相互促进
学习
学习
说的就是
这个意思
合 作 探 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2、主题归纳
(“教学相长”—首先通过比喻提出应当重视实践,在实践中
“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最后点
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
真知的道理。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类比手法
(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
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
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
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
知道它的好处”两个转折复句,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
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5、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
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
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
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
促进,相辅相成的。
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
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破阵子》 (19)_2021-10-218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2021-10-2120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列子一则》 (2021-10-2118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 (2021-10-2129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黄河颂3_人教版(202021-10-2128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阿长与山海经2_人2021-10-2138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奇妙的克隆 (8)_2021-10-212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渡荆门送2021-10-211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卜算子 咏梅》 2021-10-21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三单元写作抓住2021-10-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