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M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14)_鲁教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目标1.从读音、节奏、情感三个层面,理解所学诗歌,培养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2.能够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读准字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读出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读出感情以读促解★方法指导:联想与想象,揣摩关键字词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最终“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注:环堵(dǔ):房屋四壁。堵,墙壁。萧然:空寂。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舀水的葫芦。晏如:安然自得。 如何理解诗人笔下的“愿”? 资料助读陶渊明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节选资料助读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他完全有这样资源和能力去做官,但是他身不逢时,当时社会动乱,官场黑暗,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毅然在最后一次辞官后归隐田园。哪怕生活困顿潦倒,也甘之如饴。其实陶渊明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又何尝不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身上所具有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骨气呢? 陶渊明并不只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鲁迅 回归积累——背 合作探究按照《归园田居》所学方法,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学习李白《渡荆门送别》。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读出感情。运用联想想象,揣摩关键字词的方法。3.资料助读。知人论世,以诗读诗。4.回归积累——背。 1.按照课上所学方法,自主学习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其五)》。2.在抄词本上默写《归园田居(其三)》《渡荆门送别》。 附: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