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 M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桥之美 (4)_鲁教版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桥流水人家家的温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无限惆怅 桥之美12. 作者简介当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 预习过后,从文中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为了展现桥的美,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的例子?芦苇丛中的____细柳下_____天水间的____山区的______桥之美石桥石桥长桥风雨桥 至于文章的第5、6段的阐述也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流水的和谐配合共同造出了更多动人的景致。 重点研读第四段,仔细品味作者从哪些角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段中列举的桥的美呢?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乌镇石桥苇丛密闷 乌镇苇丛上的石桥石桥与苇丛配合 显得疏朗开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苇丛人的情感,从“发闷”到“舒畅”写出了桥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苇丛背景的单调,也使原本狭窄拥挤的空间陡然变得疏朗开阔起来。乌镇小河两岸的桥之美,美在与密密的苇丛配合的开阔疏朗。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江南石桥细柳拂丝 江南乡间的石桥石桥与细柳配合 显得刚柔相济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的对比,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因桥与周围环境的完美配合而显得和谐统一。江南细柳下的桥之美,美在与纤弱的细柳配合的刚柔相济。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调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长桥卧龙湖水苍茫 长桥与水面配合 洋溢着灵动和谐苏州的宝带桥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修长的桥身与宽阔的水面交错纵横,这样不仅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桥也因水的奔流不息有了灵气和生命。长桥之美,美在长桥与娴静的水面配合的灵动和谐。 高山峡谷,激流险峻 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风雨桥风雨桥与险峰急流配合 给人虽险犹安之感 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两者互相对照却又和谐统一,风雨桥的舒适与惬意尽在其中。风雨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流水配合给人的虽险犹安之感 今天,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自然界中异彩纷呈的桥之美,也感受了人类巧夺天工的神奇和伟大,这是外在的、有形的“桥之美”;桥梁的外在美的确可以光耀一时,而那种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更是我们心中永开不败的玫瑰!沟通、理解、信任、友爱等连接心与心的则必须用真情、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能架设,一如那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搭起的人桥,一如那《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用生命架设的彩虹桥,展现的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之美”,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震撼。 和谐()点缀()纤()细煞()风景孕()育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停止脚步——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xiézhuìshàyùn美感史诗驻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失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读一读xiān注音:归纳词语: 桥之美芦苇石桥—细柳拂桥—长桥卧龙—风雨廊桥—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感觉舒畅令人销魂宛如史诗形式独特 课后作业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2.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3.收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