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7.76 KB
  • 2022-03-31 发布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 (13)_鲁教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坎坷,因此他的诗广泛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佳作。 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石壕吏杜甫杜甫诗三首 想一想:在石壕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范读 逾:越过。yú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yè戍:防守。shù老妪:老妇人yù投:投宿。犹得:还能够。偷生:苟且的活着。一何:多么。自由朗读,疏通文意 复述故事注意: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研读鉴赏 修改:暮投石壕村,有吏来征兵。老翁攀墙走,老妇出门看。原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比较阅读 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差吏在静听老妇的苦啼时没有咆哮吗?试根据老妇的回答想象官吏的咆哮,把吏和老妇的对话补充完整。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这是“虚明实暗”的写法,明写妇,实写吏。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使内容更加的集中。写法初探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泣者是谁?情感探究 在这首诗中,诗人一方面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暴行;另一方面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作者渴望早日平定叛军,所以没办法阻拦,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全诗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官吏委婉的批判,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改写《石壕吏》1、选择其中的任一画面进行改写2、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那老妇人已经被那差役抓去了服役。小试一下 夜深了。冷冷的风吹来,树叶纷纷落下,仿佛在为老妇人送行,在为千万个和老夫人一样被迫去服役的百姓们送行。纷纷扬扬的树叶,随着绵绵的细雨,盘旋着,在空中飞舞着,久久的不肯落到地面上。偶尔有一只夜莺掠过光秃秃的树枝旁,叫声显得很哀伤,仿佛有着说不完的委屈,他要像人们诉说,却没有谁能听得懂……天亮后,我含着泪水,独自与老翁告别。太阳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挂在天上,挂在我的心头,更挂在千千万万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百姓心。 改写《石壕吏》1、选择其中的任一画面进行改写2、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杜甫是时代和人民的传声筒。他自已穷困潦倒,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茅草屋,破烂的桌椅,不能叫做床的床……这就是他晚年的全部。可是,我们的诗人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的潦倒,自己多么的瘦弱嶙峋,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把自己给了诗,依然心系天下。他和诗紧密地融合为一体,他为国家为人民奔走呼号!他不是为作诗而作诗,他的诗就是他的心,一种最生活的流露。那是实实在在的美---这种美让你陶醉,叫你思考。如果说李白是超不现实的,那杜甫就是超现实。这样的美,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尊重?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