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0 KB
  • 2021-10-22 发布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2框享受学习教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享受学习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味学习中的快乐和辛苦;知道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儿歌《读书郎》‎ ‎2.师提问:郎的心情是怎样的?——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学习 ‎1.学习中有快乐 故事一: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平均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发明家。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故事二:宋末遗民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2.快乐的学习经历 设计意图:一是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曾经的快乐。过去的一些事情,当时也许是痛苦的经历,现在想来也许是难忘的美好回忆。二是展望自己的未来,可以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期望,帮助学生思考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1)回顾思考:回顾自己学习过程中快乐的经历,思考自己快乐的原因。‎ ‎(2)交流分享:交流自己快乐的经历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引发同学共鸣。‎ 教师总结:学习是多方面的,是一个过程,学习中有快乐,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有时候也有辛苦。‎ ‎3.学习中有辛苦 ‎(1)请同学们找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言。‎ ‎(2)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苦时,你是怎么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提示:有的同学:努力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 3‎ 有的同学:怕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 教师总结:学习中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学习带来的享受(教材P21)‎ ‎(1)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进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 ‎(2)学生发言: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引发同学共鸣。‎ 提示:此处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回答。‎ 教师总结: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目标导学二:学会学习 ‎1.学习的困扰(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P22)‎ ‎(1)回顾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扰。‎ ‎(2)交流分享: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呢?‎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展示兴趣迁移法 当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我们可以运用兴趣迁移法,利用自己对其他科目的兴趣来带动不感兴趣的那些科目,训练时遵循下列做法:‎ ‎①问自己愿不愿意把这门学科学好,用肯定的语言来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将数学学好”“这些单词我很快就会背了”。这样反复默念,形成一种潜意识。‎ ‎②进行身心放松训练。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将心情放松,不要感受到压力。‎ ‎③想象上自己所喜欢的科目的情景,让心情愉悦起来。‎ ‎④想象上自己不喜欢的科目的情景,然后将上喜欢的科目的愉快心态迁移到不喜欢的课程上,让自己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也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⑤立即开始学习。‎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3.时间都去哪儿了(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22—23)‎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低效率学习者和高效率学习者的学习安排,帮助学生认识到结合自己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析反思:分析两个图的不同特点,反思自身,寻找自己没能充分利用好时间的原因。‎ 提示:两个图的特点——低效率学习者和高效率学习者在时间的安排上不一样,低效率学习者总是有计划,无自律,高效学习者通常有计划,有自律。‎ ‎(2)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4.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1)交流分享: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窍门?‎ ‎(2)相互学习: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总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课堂总结 3‎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中的快乐瞬间,让学生明白与学习中的困难相比,学习本身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态度。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学习的苦。本课时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苦后,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