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 MB
  • 2021-10-22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4-河中石兽_人教版(2016部编版) (2)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语文•下(R版) 第 6 单 元 1. 请用标准的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略。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qǐ)于河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 B. 僧(sēng)募(mù)金重修 是非木杮(shì),岂能为暴涨携(xié)之去 C. 湮(yān)于沙上  可据理臆(yì)断欤 D. 如是再啮(niè),石又再转 遂(suì)反溯(shù)流逆上矣 C • • • • • • • • • • • • A项“圮”应读pǐ;B项“杮”应读fèi;D项“溯”应读sù。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曳铁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是再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靠近。  终了,最后。  拖。 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主观地判断。  只。 4. 写出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看(文字)。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判断动词。 • • 经过,经历 这 (3)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理学。 • • 事物的道理、规律 5.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寻根究底 B. 湮于沙上 湮没无闻 C. 转转不已 争论不已 D. 一老河兵闻之 博学多闻 D • • • • • • • • A项两个“究”都是“研究、探求”的意思;B项两个“湮” 都是“埋没”的意思;C项两个“已”都是“停止”的意思; D项两个“闻”分别为“听说”“见闻”的意思。 6.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B. 众服为确论。 译文: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D C.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依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 外找到了石兽。 D. 竟不可得。 译文:竟然没有找到。 D项正确的翻译应为“最后没有找到”。 7. 按要求填空。 (1)《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______》,此书主要讲 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作者纪昀,字________, 清代学者、文学家。 (2)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阅微草堂笔记  晓岚 一、课文研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 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 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 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 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 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 臆断欤? 8.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B.棹数小舟 棹:划(船) C.不亦颠乎 颠:精神失常 D.当求之于上流 求:寻找 C . . . . “颠”是“颠倒,错乱”的意思。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 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它的一方面, 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有很多啊,怎么能只根据 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0.阅读全文后根据文意填空。 (1)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认为其“______________”。 (2)讲学家认为石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流下矣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3)老河兵认为石兽“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 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反溯流逆上矣  11.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事物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 能只凭常情去主观判断。正确分析, 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 二、拓展阅读(中考•张家界改编) 【甲】河中石兽 文章见“课文研读”。 【乙】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 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 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 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曝书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晒 经过,经历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 画要用百来计算。 它的反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面冲刷沙子 形成坑洞。 14.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原因: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原因: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 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 尾巴却是摆动的。 讲学家笑找石兽的人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 在原地找,而是顺水而下去寻找。 15.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 甲文: 示例:(1)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 更不能臆断。讲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做出 了错误的判断。(2)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做出正确 的判断。 乙文: 示例:(1)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戴嵩 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 尾巴是摆动的,所以画错了。(2)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 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 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3)要注意细节。戴嵩作为大画 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 【乙参考译文】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 珍藏的书画要用百来计算。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 特别喜爱,用玉作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携带 着。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 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 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 成牛摆动着尾巴角斗,画错了啊!”姓杜的读书人笑了, 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奴,织 布应当去问婢。”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