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50 K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培养合作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4. 理解生物的生活与其周围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形成爱护实验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 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______。
2、生态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_______关系,此外还有______ _______ _____等等。
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______着环境。
二、合作探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的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一)通过学生的举例归纳: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4-16页,完成下列各项:
6
1.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鼠妇,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3.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
5.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
(三)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16-17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因素是指-------------------------------------------。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此外还有_______关系、__________关系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之间会争夺________;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能够_______,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
三、系统总结
6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P22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植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生态系统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食物链 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如:草→兔子→狐→狼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许多生物。)
四、生活链接
1..某校四年级有两个班,星期三甲班有6名学生突发疾病:胃痛、呕吐、腹泻、发热,被送往医院。经诊断,病因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某种致病细菌A。星期四乙班又有5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数日后该年级发病人数增至43人,病因都是患者血液中含有A菌。学校向细菌研究专家求助。假如你是接受学校求助的细菌研究专家,请思考下列问题。
(1)你首先应该研究的问题是:
(2)对这个问题,你的假设是:
(3)你准备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请写出研究思路。
6
2某学生为证明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将一盆植物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她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你认为该如何设计?
A.盆中装无机盐和水 B.盆中只装水
C.盆中只装无机盐 D.盆中只装水 答〔 〕
五、反馈检测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2.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3.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6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5.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6.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鲫鱼的生态因素……………………………………………( )
A.河中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的鱼 D.河岸上吃草的羊
7..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生命现象 非生物因素
①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 A.阳光
②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 B.水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温度
④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D.空气
⑤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
⑥蛾在夜晚出来活动
8.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__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的对照。
(6)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