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10-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对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尤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虚心纳谏 B.无为而治 C.以民为本 D.知人善任
3.“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如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该文物可用来研究( )
A.唐朝的农业状况 B.唐朝的制瓷业成就
C.唐朝的文学成就 D.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B.
C.
D.
6.一持续八年的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指(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乱
7.“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材料所描绘的古代帝王( )
A.统一全国 B.建立北宋 C.定都临安 D.迁都北京
8.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观察如图两件文物“契丹货币”、“西夏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契丹人最早使用圆形方孔货币
B.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C.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D.契丹与西夏都直接受北宋管辖
9.宋代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独尊儒术 B.强干弱枝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10.七年级某研究型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业的繁荣 D.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A.人类文化的传播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作战方式的变化 D.海陆交通的畅通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七年级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时间轴,与①对应的朝代是(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元史•地理志》指出:“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 )
A.三省六部制 B.和亲制度 C.册封制度 D.行省制度
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属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有( )
①设立宣政院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达赖、班禅
④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如图是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
A.建立行省制度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设立军机处
16.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17.“15世纪初,我国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次远洋航行( )
A.给中国带来了巨额财产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
D.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
18.“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19.如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机构的变迁,其中空白处应填( )
朝代
管辖机构
汉朝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清朝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慰司 D.伊犁将军
20.如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2.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提高了办事效率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规范了法律程序 D.废除了丞相制度
23.如表为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对其变化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统治者重视农业 B.推行垦荒政策
C.城镇经济的发展 D.人民的辛苦劳动
24.《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2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西游记》和汉调 D.《红楼梦》和京剧
二、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史实正误,对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26.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判断: 改正:
27.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在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判断: 改正:
28.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错误: ;改正: 。
29.明朝李时珍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药物学巨著《农政全书》。
判断: 改正:
30.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判断: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共26分)
31.(12分)中华民族既热爱和平交往,又勇于反抗侵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
(1)读图指出,鉴真到达上图 处(填序号),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填人名)到达图①处,求取佛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材料二: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历史人物:
A.“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 。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C.“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破雅克萨城,除尔众矣”: 。
32.(14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生活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品或朝代
内容
(宋)吴自牧《梦粱录》
“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晓市即早市)
南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有何变化?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的关系。
四、活动探究题(14分)
33.(14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文学篇】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1)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李白被誉为“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制度篇】
材料二:“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2)材料二中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在该制度下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科技篇】
材料三: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而因此又引出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3)材料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的东西指什么?它的使用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以图示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因此D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
故选:D。
【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对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尤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虚心纳谏 B.无为而治 C.以民为本 D.知人善任
【分析】本题以唐太宗的话为切入点,考查贞观之治。
【解答】从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两句话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君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十分重视人民,因此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贞观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史实。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解答】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期,任用姚崇宋璟作宰相,“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反映了唐玄宗勤于政事;任用贤能的统治措施。依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粮仓丰实的景象。所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开元盛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如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该文物可用来研究( )
A.唐朝的农业状况 B.唐朝的制瓷业成就
C.唐朝的文学成就 D.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伎乐八棱金杯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手工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体现了唐代与西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故该文物可用来研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以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为依托,考查筒车。
【解答】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筒车,图C符合题意。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6.一持续八年的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指(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乱
【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这一叛乱是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影响。
7.“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材料所描绘的古代帝王( )
A.统一全国 B.建立北宋 C.定都临安 D.迁都北京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建立。“陈桥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由“陈桥驿站披旒冕”结合所学,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北宋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观察如图两件文物“契丹货币”、“西夏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契丹人最早使用圆形方孔货币
B.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C.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D.契丹与西夏都直接受北宋管辖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知道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都是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圆形方孔铜钱铸造的,这说明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宋代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独尊儒术 B.强干弱枝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分析】本题由谚语入手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宋代抑制武将的政策,故这反映宋代统治者推行的主要国策是重文轻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七年级某研究型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业的繁荣 D.社会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知道图片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答】宋代《耕获图》反映了农业的发展;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反映了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故七年级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是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1.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A.人类文化的传播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作战方式的变化 D.海陆交通的畅通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解答】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出用某种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技术是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史实。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七年级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时间轴,与①对应的朝代是(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主要考察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顺序。
【解答】时间轴“1271﹣﹣﹣1368年”可知,与①对应的朝代是元朝。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最终完成统一。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建立与灭亡,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3.《元史•地理志》指出:“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 )
A.三省六部制 B.和亲制度 C.册封制度 D.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巩固统一措施﹣行省制度。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解答】据“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可知,元朝疆域辽阔;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属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有( )
①设立宣政院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达赖、班禅
④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重点掌握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②③符合题意;①设立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措施,④设置澎湖巡检司是元朝管理台湾的措施,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5.如图是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
A.建立行省制度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设立军机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解答】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主要是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丞相制度开始于秦朝,废除于明朝;六部:工、户、礼、兵、刑、吏);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6.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分析】本题以“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为切入点,考查了科举制度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八股取士使中国的考试制度在走向标准化同时,也固定化和模式化了,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了科举制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7.“15世纪初,我国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次远洋航行( )
A.给中国带来了巨额财产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
D.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解答本题需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解答】“15世纪初,我国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此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长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防御北方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据“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及所学知识可知,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明长城。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明长城的相关史实。
19.如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机构的变迁,其中空白处应填( )
朝代
管辖机构
汉朝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清朝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慰司 D.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解题思路:由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是对新疆的管理措施,再依据所学,回答清朝管理新疆措施。
【解答】汉朝设西域都护,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清朝时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是设伊犁将军。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清朝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0.如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紫禁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是北京的核心。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据“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
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能说明紫禁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紫禁城的相关史实。
2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均田免赋”口号是李自成起义中提出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22.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提高了办事效率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规范了法律程序 D.废除了丞相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解答】“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的意思是军机大臣只能传播、转述别人的原话,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要说的话掺杂在其中,说明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3.如表为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对其变化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统治者重视农业 B.推行垦荒政策
C.城镇经济的发展 D.人民的辛苦劳动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知道城镇经济的发展不是清朝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解答】据表中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可知,清朝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有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人民的辛勤劳作。故对清朝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城镇经济的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4.《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认识。识记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解答】由材料“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清朝闭关政策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西游记》和汉调 D.《红楼梦》和京剧
【分析】
本题以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为依托,考查《红楼梦》和京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红楼梦》和京剧。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清乾隆末期(1790年),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形成京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二、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史实正误,对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26.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判断: × 改正: 唐朝改为隋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有关内容。重点识记隋朝的建立。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唐朝改为隋朝。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27.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在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判断: × 改正: 把“维吾尔族”改为“回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解答】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维吾尔族”改为“回族”。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把“维吾尔族”改为“回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
28.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错误: 司马迁 ;改正: 司马光 。
【分析】本题考查司马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故答案为:
错误:司马迁;改正:司马光。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9.明朝李时珍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药物学巨著《农政全书》。
判断: × 改正: 《农政全书》改为《本草纲目》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三部科学巨著,知道李时珍编写出药物学巨著是《本草纲目》。
【解答】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农政全书》改为《本草纲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及其作者。
30.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判断: √ 改正: √
【分析】
本题考查了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从而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故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时期对东南沿海的管辖。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共26分)
31.(12分)中华民族既热爱和平交往,又勇于反抗侵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
(1)读图指出,鉴真到达上图 ③ 处(填序号),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玄奘 (填人名)到达图①处,求取佛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材料二: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历史人物:
A.“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 戚继光 。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
C.“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破雅克萨城,除尔众矣”: 康熙帝 。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读图可知,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鉴真到达③,玄奘到达图①处,求取佛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范围广,陆路与水路兼备,和平交往,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等。
(3)据材料二“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抗击倭寇的是戚继光,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戚继光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5、1686年康熙帝指挥清军两次打败沙俄侵略军,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故答案为:
(1)②;玄奘。
(2)范围广,陆路与水路兼备,和平交往,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等。
(3)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相关史实。
32.(14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生活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品或朝代
内容
(宋)吴自牧《梦粱录》
“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晓市即早市)
南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有何变化?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1)由图表可知,宋代“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晓市即早市),可知,描述了宋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也不受时间限制。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就可以满足整个天下人们对粮食的需要”。说明苏湖成为当时我国重要的粮仓,南方成为了整个国家粮食的支撑。而苏州、湖州从地理位置上位于长江流域,就表明南方长江流域成为了我国的经济重心。
(2)依据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可以得出影响有:宋朝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如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戏的、演杂剧的、表演踢球的,等等。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市民的生活。
故答案为:
(1)宋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也不受时间限制。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宋朝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瓦子、勾栏、歌舞杂技等。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市民的生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活动探究题(14分)
33.(14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文学篇】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1)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李白被誉为“ 诗仙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诗史 ”之称。
【制度篇】
材料二:“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2)材料二中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在该制度下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科技篇】
材料三: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而因此又引出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3)材料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的东西指什么?它的使用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其影响、李白和杜甫、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2)据材料二“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可知,材料二中唐太宗通过科举制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能,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材料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的东西是指指南针,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后来经阿拉伯人指南针传入欧洲,它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结合上述材料,我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努力学习,经典诵读,坚持文化自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故答案为:
(1)诗仙;诗史。
(2)科举制;才能。
(3)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应该努力学习,经典诵读,坚持文化自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科举制的创建及其影响、李白和杜甫、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等相关史实。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2021-10-2225页
-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19-2020学年七2021-10-228页
- 人教版七上历史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2021-10-227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33课2021-10-222页
- 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2021-10-222页
- 河南省鹿邑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2021-10-228页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1-10-2222页
- 河南省许昌禹州市2019-2020学年七2021-10-2210页
- 2016-2017济南槐荫区七年级下册历2021-10-2211页
- 海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2021-10-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