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 MB
  • 2021-10-25 发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

  • 8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2 寓言四则 部编版 · 七年级 上册语文 学习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及相关作家、作品,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重点) 2. 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3. 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重点) 坐井观天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揠苗助长 新课导入 狮子与老鼠 狐狸和乌鸦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知道寓言的一般特点吗?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四则寓言的学习,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真理与启发。 课文朗读 阅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字词学习 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星宿( ) 中伤( ) 躇步( ) 跐蹈( ) 舍然( ) hè ● ◆生难字 zhòu bì zhān ɡài jí qǐ zhuì xiù zhònɡ chú cǐ shì ● ● ● ● ● ● ● ● ● ● ● ● 文体知识 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 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 伊索寓言 》 作家作品 《 伊索寓言 》 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 伊索寓言 》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伊索,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他善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背景链接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蚊子和狮子 》 都选自 《 伊索寓言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 伊索寓言 》 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奴隶出身,善于讲动物故事,伊索用它们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 《 伊索寓言 》 ,流传于世。 《 伊索寓言 》 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第一部分( 1 ) 第二部分( 2 ) 写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三问三答后,得到的是一文不值的结果。 用一句话点明寓意(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一文不值),耐人寻味。 再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课文解读 赫耳墨斯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交代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的缘由以及到来的方式。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耳墨斯的“笑”有何含义?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价格不高,心中十分满意,而又笑问赫拉雕像的价格,这一“笑”充分展示了他的骄傲心理。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 添头 , 白送 。” 语言描写: “ 算添头,白送”这一回答,轻轻一笔,点出了自命不凡者的实际价值,而作者的讽喻之意也暗含其中。 三次发问,由平静到笑,显示出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其 爱慕虚荣 、 自高自大 的嘴脸跃然纸上。从中可以发现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 自己的身价和荣誉 。 如何理解赫耳墨斯的三次发问?通过这三次发问你觉得赫耳墨斯到底关心的是什么?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议论:言简意赅,点明寓意,收束全文。 深入探究 概括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本文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 ,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结构梳理 三答: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添头、白送 三问: 宙斯像 赫拉像 自己的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爱慕虚荣适得其反 艺术特色 1. 构思精巧。 文章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在赫耳墨斯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短短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2. 讽刺绝妙。 赫耳墨斯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会比别人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作“添头”白送,淡淡一句,反衬出他的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讽刺绝妙。 3. 语言简洁生动。 全文以叙述为主,间或描写,增强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一个“笑”字,就真切而形象地表现了赫耳墨斯自以为是的神态和心理。 蚊子和狮子 《 伊索寓言 》 第一部分( 1 ) 第二部分( 2 ) 描述了蚊子攻击狮子的情景,以及战胜后得意忘形,最终命丧蜘蛛网的故事。 点明寓意,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得意忘形。 再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课文解读 蚊子 吹着喇叭 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 又吹起喇叭 ,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反复、神态描写:第二次写蚊子“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的骄傲自满和得意忘形。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 叹息 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照应、语言描写: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叹息”与“吹着喇叭”“唱着凯歌”相照应,突出了蚊子可悲可笑的下场,极富讽刺意味。 弱小的蚊子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却又败给蜘蛛的原因各是什么? 善于审时度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胜 败 在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自投罗网。 点明寓意,收束全文,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得意忘形。 结尾有什么作用?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深入探究 《 蚊子和狮子 》 中蚊子为什么敢于向强大的狮子挑战? 结构梳理 误撞蛛网 —— 死亡 挑战狮子 —— 胜利 蚊子和狮子 骄兵必败 艺术特色 1. 情节波澜起伏。 这则寓言情节大起大落,写出蚊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蚊子战狮子,狮子比它强大很多倍,可它却胜了;当蚊子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时,却葬身蛛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2. 运用拟人,生动形象。 文章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生动、形象。如把蚊子的叫声说成是“吹起喇叭”“唱着凯歌”,极为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其得意忘形之态。 穿井得一人 《 吕氏春秋 》 作家作品 《 吕氏春秋 》 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的。全书 26 卷, 160 篇,由 12“ 纪”、 8“ 览”、 6“ 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 8“ 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 《 吕览 》 。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 《 史记 》 创作有显著影响。 背景链接 《 穿井得一人 》 选自 《 吕氏春秋 · 慎行论 · 察传 》 (中华书局 2012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诫人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传言,一定要详察,弄懂其真义、真相,不要轻信、轻传,否则容易陷入误区。 再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层? 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结局 第一层 (1、 2 句) 第二层 ( 3 、 4 句) 第三层 ( 5 、 6 句) 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写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写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字词释义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 氏 ,家无井而出 溉汲 ,常一人居外。 及 其家 穿 井, 告 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 传 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姓。 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待,等到。 凿,打。 告诉,对 …… 说。 传播,转述。 国人 道之, 闻之于宋君 。宋君 令 人问之 于 丁氏,丁氏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 闻之 若 此, 不若 无闻也。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 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 宋君:宋国国君。 命令,派遣。 介词,当“向”讲。 听到,得到。 像。 不如。 ◆古今异义 及 其家穿井( ) 丁氏 对 曰( ) 古义:待,等到 今义:连词,和 古义:应答,回答 今义:正确 ◆一词多义 有 闻 而传之者( ) 闻 之于君( ) 得一人 之 使( ) 闻 之 于宋君( ) 求闻 之 若此( ) 听到 使 …… 听到 助词,的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定语后置标志 闻之 于 宋君( ) 非得一人 于 井中( ) 介词,被 介词,在 ◆词类活用 闻 之于宋君( ) 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言句式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 “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 课文解读 1. 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2. 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为什么? 关键一词是“人”。因为“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丁家本意是(打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话语传出后转变为“得到一人”。 3. 为什么这个谣言会传到国君耳中呢? 因为事件很蹊跷,富有神奇色彩,加之流传很广泛。 4. 这位国君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5. 请分别从丁氏的角度和传之者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从丁氏的角度来看: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深入探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结构梳理 丁氏无井 —— 出溉汲 穿井得一人 —— 国人道之 国君调查 —— 得一劳力(省一人) 穿井得一人 不轻信流言 不以讹传讹 艺术特色 语言幽默风趣,寓理于事。 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 (“ 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 ) 或把“得” ( 需要或得到 ) 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播传言。 杞人忧天 《 列子 》 作家作品 《 列子 》 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的论集,原书早已失传。现在的 《 列子 》 八篇是后人根据有关资料编著的,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 列子 》 一书虽然主要是缀拾古代典籍而成,然而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裁,却形成了独立的思想体系,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书中继承前代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在某些方面,其辩证思维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列子 》 中反映的片段的心理思想也值得重视和发挥。 背景链接 《 杞人忧天 》 选自 《 列子 · 天瑞 》 ( 《 列子集释 》 ,中华书局 2007 年版),讲述了一个杞人无事忧天坠地崩的故事,讽刺那些没有意义的担忧。 再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层? 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结局 第一部分 (1、 2 ) 第二部分 ( 3-6 ) 第三部分 ( 7 ) 写一个杞国人担忧天地崩坠,有人说天是聚积的气体,不用担心。 开导者再次劝导,日月星宿也是气体,不会坠落;大地到处是土块,不可能塌陷。 杞国人的担忧解除,皆大欢喜。 字词释义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 崩坠 ,身亡所寄, 废寝食 者。 又有 忧彼之所忧 者,因往 晓 之,曰:“天, 积气 耳,亡处亡气。若 屈伸 呼吸,终日在天中 行止 , 奈何 忧崩坠乎?” 崩塌坠落。 为他的忧虑而担心。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四肢)弯曲伸展。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 星宿 ,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只使 坠, 亦不能有所 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星宿:星辰。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宿。 纵使,即使。 伤害,受伤。 地塌怎么办?奈 …… 何,拿 …… 怎么办? 晓之者曰:“地, 积块 耳,充塞 四虚 ,亡处亡块。若 躇步 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 舍然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聚积的土块。 四方。 踩踏。 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通假字 身 亡 所寄( ) 其人 舍 然大喜( ) 通“无”,没有 通“释”,解除,消除 ◆古今异义 因往 晓 之( ) 奈何 忧崩坠乎( ) 充塞四 虚 ( )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 古义:处 今义:空虚、虚假等 若 躇步跐蹈( ) 其人 舍 然大喜( ) 亦不能有所 中伤 ( ) 古义:你 今义:如果 古义:解除、消除 今义:舍弃 古义:伤害,受伤 今义:诬陷或恶意造谣 ◆一词多义 奈何 忧崩坠乎( ) 奈 地坏 何 ( ) 为什么 拿 …… 怎么办 终日在天 中 行止( ) 不能有所 中 伤( ) 在一定的范围内 师每休 舍 ( ) 舍 然大喜( ) 打中,击中 停留;休息 解除、消除 ◆文言句式 倒装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定语后置,应为“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之人” ) 课文解读 1.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有个杞国人担心某一天天崩地陷,自己没有地方依托,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2. 开导者最初是怎样劝说的? 告诉他,天就是大气聚集在一起,人活动在天中,不用担心。 3. 杞人又产生了什么新的忧虑? 日月星宿会坠落下来。大地会塌陷下去。 4. 如何看待 《 杞人忧天 》 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好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5. 从现在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从现在来看,杞人忧天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简单地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环保观来说,还是有理由的。比如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等问题就值得我们忧虑。所以我们要“忧天”。 一个因忧虑解除而高兴,另一个因帮助他人解除了忧虑而高兴。 6. 两个人都“舍然大喜”,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深入探究 《 杞人忧天 》 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示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结构梳理 忧什么: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怎样忧:废寝食 晓人劝说:奈何忧崩、奈何忧坏 结果:大喜 杞人忧天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艺术特色 通过对话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 1 )文章充分运用了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对话,“闻其声如见其人”,情节也寓于其中, 《 杞人忧天 》 主要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形象,把杞人那种忧虑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2 )对话富有个性,简洁生动。文章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和面貌,而且巧妙地交代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层次,有波澜,是写人记事的高明手笔。 拓展迁移 古希腊神话人物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课后作业 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参考题目:(1) 嘴和眼的对话(2)树和斧子。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蚊子和狮子 》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 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 蚊子和狮子 》 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二、从 《 穿井得一人 》 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启示: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 做法:( 1 )避免盲从,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2 )重视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力辨真伪。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示例:我同意第二种理解。忧国忧民,匹夫有责。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又一次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挽救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早日步入小康社会,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义不容辞地该忧地忧天了。 听到 讲述 无,没有 伤害,受伤 为什么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 词。 1. 有闻而传之者 …… 2.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 3.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 4.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5. 奈何忧其坏 ? ● ● ● ● ● ● ● ● ● 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 五、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点拨:本题旨在训练同学们的改写和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