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50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 第6课 最后一课
都德(1840—1897),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和1个剧本。都德因为描写了普罗旺斯乡间明媚的阳光,而被尊为“法国南方文学的鼻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月曜故事集》,长篇小说《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小东西》等。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著。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一)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6
【段析】本段写韩麦尔先生的特点和“我”的特点,与下文“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和“我”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1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2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解析】1. 连用两个“那么”,强调天气的晴好,同时也与后面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2. 这里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也是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段析】这段写小弗郎士目睹的自然景象和社会景象,是作者交代的小说的背景。
(二)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3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4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5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6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解析】3. 韩麦尔先生的服饰不同往日,表现了这一节课的不寻常,营造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6
4. “柔和”是韩麦尔先生压抑着内心的痛苦面的孩子们的声音;“严肃”是他对孩子们将不能再学法语的遗憾和正视。
5. 这句话说明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韩麦尔先生的教学生涯将要被迫终止,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无比沉痛以及对敌人无比愤恨的心情。
6.这句话深沉而含蓄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之情,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的感情。
【段析】这段写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最后一节法语课。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段析】这段写“我”听了老师的话后的感受。从“万分难过”可以看出“我”对祖国的爱,对侵略者的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段析】一句话单独成段,段尾叹号,表达“我”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浓浓深情。既热爱,又悔恨,既留恋,又无奈。
(三)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7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解析】7.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民族语言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能使人民不忘记祖国,团结起来与侵略者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段析】这段写的是老师给“我们”上语法课,老师认真教,“我们”认真学,笼罩着浓浓的爱国气氛。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8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6
,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9”
【解析】8. 把“字帖”比喻成“小国旗”,说明了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尔萨斯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中。这烘托出浓厚的爱国气氛。
9. 表现了对入侵者的仇恨与讽刺。
【段析】写韩麦尔先生给“我们”上习字课。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段析】从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小弗郎士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他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心境的理解和同情让人感到,他经过“最后一课”,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四)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10——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解析】10.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代替法语。这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11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解析】这句话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它集中地体现出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抒发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
【段析】以上几段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节课结束后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表现了他极高的爱国热情和将要离开课堂的极大痛苦,将全文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6
1.巧妙的叙述视角
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线索人物,通过他那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2.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作者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选择了一个足以表现巨大事件本质的生活片断——最后一堂法语课,暗示了普法战争的悲剧性后果。
3.生动细致的描写
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法) 都德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卑斯山里去已经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格月,夜间便睡在露天低下高齐腰际的草里;随后,当秋天最初战栗的时候,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重在被迷迭香的花薰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过着单调的牧羊生活……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的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
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着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面,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后面,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津再汗里,舌头伸到地上地狗;走在最后面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门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
6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涌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娟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家畜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谈着要顽一整夜……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活跃气氛似的。
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四周。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面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舔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个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毛地黄……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