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 M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6-课外古诗词背诵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注释: 笼:笼罩。 寒水:寒冷的河水。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商女:歌女。 江:指秦淮河。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在夜 里,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 后庭花》。 译文: 这首诗情景交融,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 代特征,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 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对现实的忧思。 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 明环境,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后两句以议论作结, 针砭时弊,抒发心中不满。另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 故,很值得我们学习。 1.诗中的两个“笼”字有何妙处? 答案: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 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地勾画出 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2.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 句诗? 答案: 诗人在船上听到岸上的酒楼中,歌女在演唱“亡国之 音”,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忧愤。从字面上看是在批评 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 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注释: 访:咨询,征求意见。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伦:无人能比。 可怜:可惜。 虚:徒然。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更是无 人能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贾谊,可惜他 不垂询治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却问无关轻重的鬼神 之事。 译文: 诗的前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 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第三句承、转 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 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 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而“转”,也 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 —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一方面是 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 悲”“可叹”更耐人寻味。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通过“问”与“不问” 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得出应有的结论。词锋极犀利,讽 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包含抑扬吞吐之妙。 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 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 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 逐步显示出来。 1.“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可怜”是可惜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诗人通过该 词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 不遇的感慨。 2.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 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 “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 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明显。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注释: 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经常让那些 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 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译文: 第一句“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 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字幽默 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 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 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 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面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 悬念进行解释。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 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而行人的种种 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 一“放”一“拦”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 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 如夷。 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 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答案: 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 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① 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形容处处都在 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青蛙(的叫声)。 注释: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那长满青草的 池塘里,到处是青蛙(的叫声)。约好的客人说来却还 没有来,时间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棋盘, (等着客人,) 看到落下的灯花。 译文: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 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 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 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 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客人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只是一阵 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 “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 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敲棋声 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 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 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 也写出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 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C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 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 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 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 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B 点拨: “闲敲棋子”的细节表现了诗人焦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