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MB
  • 2021-10-25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背影 (7)_鲁教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背影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 苏扬州人,(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 在扬州毕业,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 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 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 他的散文以文笔洗练、语言秀丽箸称,散 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其作品题材可分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 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 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 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 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 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 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 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 《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 表佳作。 写作背景 n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 在清华大学任教。 n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 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 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n 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 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 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 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一、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二、所谓“背影”,是谁见到谁的背影? 三、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我”和父亲。 “我”见到父亲的背影。 课文通过对车站送别时父亲背影的描述, 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 思念父亲的父子深情。 内容检查: 朗读悟情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印象 最深或者最感人的的句子和场面,用自 己的话描述出来。 1. 课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的离别 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要写与 此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 写父亲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物质与精神负担, 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 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课文探究 问题讨论 2. 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 么情况下?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 (1)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2)车站买橘,刻画背影 (3)车站离别,惜别背影 (4)读信泪涌,再现背影 3. 在“车站买橘,刻画背影”这次描写中, 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动作:(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 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 力的样子…… “探”表明父亲体胖 动作不灵便,下铁 道小心翼翼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 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 台的吃力 “缩”写出两脚无 处攀爬的艰难 4. 在送别过程中,父亲说了哪几句话?这几句 话分别有什么含义?体现父亲什么情感? u“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u“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u“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u“进去吧,里边没人。” 在百忙之中,仍抽时间去亲自送儿上车,是对儿子的宽 慰,体现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怕儿子在车上饥渴,体现父亲的细心和不辞辛劳。 惦记儿子一路上是否安全,来信方可放心。 不让儿子送他,提醒儿子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5. 文章除了写父亲的肖像、语言、动作等 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什么细 节体现自己情感的? 泪 睹家思祖—— 望父买橘—— 父子离别—— 再现背影—— 悲哀之 感激之 不舍之 伤心之 ( 体 贴 思 念 父 亲 ) 6.作者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写,好在哪里? 从内容上说,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写是最佳 的,这样写既符合父子相别的实情,又最能表 现骨肉离别时肝肠寸断的感情,使文章弥漫着 悲酸惆怅的情调。 从结构上说,“背影”贯穿了全文,是文章描 写的焦点。作者正是通过一次次描写“背影”, 一步步表现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主 题。(以“背影”开篇,以“背影”收束,首尾呼应, 中间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父子间 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 梳理层次 请根据前面讨论的问题理清 文章的结构。 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背 影 [一]、难忘“背影”(1)开门见山,点出背影。 [二]、回忆“背影”(2~6)中间叙事,车站送别。 [三]、思念“背影”(7)呼应前文,再现背影。 (虚写) (实写) 家境: 送别前: 送别时: 祸不单行(2~3)= 细心关照(4~5)= 买橘 离去 抒发情感 渲染气氛 铺垫背影 (详写背影) (略写背影) 本文作为各种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为一代又一代人们 所传诵,文章的精彩之处是多方面的,请你从某一方面说说 本文写作的精彩或者给你的写作启示。 1.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 2.结构精妙。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布局详略相宜,虚实相济。 3.语言朴实而简洁。 4.抒情深沉而自然。 总结全篇,体会写法 启示:如1.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 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2.写人,并不 一定要写人物的全貌,完全可以抓住人物身上一部分,比如 人物的手、眼睛等等最能体现人物特色的部分来细致刻画。  20世纪80年代 初,这幅画一经 发表,就感动了 很多人。欣赏这 幅画,结合课文 内容和你自己的 体验,说说他的 感人之处。 《父亲》罗中立 感受父亲 一个山里的孩子这样写道: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 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 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 养育你的亲人。 感恩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