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0 KB
  • 2021-10-25 发布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测试卷(解析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在某小池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 ‎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落叶.‎ A.①②⑥⑧ B.①③④⑦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⑧‎ ‎2.下列各项中,表现出生物现象的是(  )‎ ‎①潮起潮落 ②铁钉生锈 ③养鱼缸内的水变绿了 ④桔子皮上长青霉 ‎⑤阳台上的盆花向外弯曲生长 ⑥山石水土 ⑦萝卜空心 A.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⑥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 A.变形虫逃避高浓度盐溶液 B.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 C.秋天植物落叶 D.人吃饭 ‎4.生物的种族不会因为生命个体的死亡而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生殖现象 C.衰老现象 D.死亡现象 ‎5.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作用(  )‎ A.植物的种子萌发 B.甘薯长出新叶子 ‎ C.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 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长到2.5千克 ‎6.狗热了,会伸长舌头“哈气”,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7.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会合拢,这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A.飞蛾扑火 B.父母与子女长相的不同 ‎ C.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 D.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8.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 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 ‎9.我们在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应重点观察的是(  )‎ ‎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②植物的病虫害③植物的生活环境④植物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人口普查 B.水污染抽样调查 ‎ C.森林资源调查 D.仔细观察蝌蚪的形态及生长情况,以得到该生物的资料 ‎11.在生物圈中,不同的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和生产者 ‎ C.消费者 D.分解者 ‎12.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①范围 ②目的 ③方案 ④样本 ⑤对象 ⑥方法.‎ A.①② B.③⑥ C.①④ D.②⑤‎ ‎13.教育均衡发展使我区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的植被多了,有的学校还建起了植物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调查一下校园植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关于调查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校园中的不认识的杂草不需要统计记录 ‎ B.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 ‎ C.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 D.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 ‎14.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B.生存在沙漠中的骆驼形成的尿液很少 ‎ C.鲫鱼生活在水中 D.地衣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 ‎15.下列各种生物生存现象属于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蚯蚓使土壤疏松 B.沙地上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 C.森林上空空气湿度较大 D.仙人掌的叶变态为叶刺 ‎16.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道理(  )‎ A.螳螂捕蝉 B.蚁穴溃堤 C.风声鹤唳 D.草木皆兵 ‎17.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筷子 ‎ 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使用无磷洗衣粉 ‎18.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结果是阴暗处鼠妇多,明亮处鼠妇少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湿度 ‎20.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 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 A.①﹣b ②﹣c ③﹣a ④﹣d B.①﹣a ②﹣b ③﹣c ④﹣d ‎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b ②﹣a ③﹣c ④﹣d ‎21.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 A.水稻与杂草 B.斑羚飞渡 ‎ C.蜜蜂采蜜 D.蜜蜂跳“八”字舞 ‎22.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大河 B.一群绵羊 C.一座城市 D.一片森林 ‎23.下列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太阳→青草→昆虫→蛙→蛇 B.青草→鼠→蛇→鹰 ‎ C.青草→昆虫→蛙→蛇→真菌 D.昆虫→蛙→蛇 ‎24.如图是一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Y、Z都是植食性动物 B.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 ‎ C.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 D.图示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 ‎25.在“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绿色植物被有毒物质污染,那么受害最严重的是(  )‎ A.绿色植物 B.猫头鹰 C.鼠 D.蛇 ‎2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很难排出的污染物的污染,检测它们体内污染物的含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乙、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 B.丁、丙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下降 ‎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 D.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27.下列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2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B.生物圈内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 C.生物圈是有机成分构成的特殊圈层 ‎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0.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类活动是(  )‎ A.日本人到南极海域捕杀鲸鱼 B.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 ‎ C.非洲人大规模开垦热带草原 D.以色列人大力发展滴灌农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   。该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之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   。‎ ‎(3)图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两条与麻雀有关的食物链:①   ;②   。图中的田鼠处于第   营养级。‎ ‎(4)为了杀灭蝗虫,向草地大量喷洒杀虫剂,你认为这会对该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若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有DDT,那么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5)我国内蒙古草原出现了沙漠化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写出一条即可)。‎ ‎(6)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维持,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32.(10分)明媚的秋日,一群南飞的大雁在湖边水草丰美的地方休憩,它们有的悠闲地取食植物的嫩茎叶,有的在水面上梳理着羽毛,哨兵雁警惕地守卫着雁群的安全.不远处草丛后,狼那绿荧荧的眼睛在闪烁着.‎ 大雁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因为盲目猎杀数量曾经大大减少,这几年因为滥捕乱杀现象的减少,在这里休整的雁群数量已经达到千余只.‎ 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鸟类象征着自由,从生活范围看水鸟尤其是这样,以大雁为例,它们的生活可以涉及到生物圈的三大层   、   、   .‎ ‎(2)对雁群中的一只雁来说,它的生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哨兵雁、狼以及   是影响它生活的   因素,它与哨兵雁之间表现出的是   关系,与狼之间表现出的是   关系.它的生活还受到非生物因素比如   、   、   、   等的影响.从上文可见,影响大雁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33.(10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一天中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1)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一时段内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空气湿度最小的是   。这种差异的说明了   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3)比较草地和灌丛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   。‎ ‎(4)如把表格中的数据用曲线的形式表示,则坐标中A曲线表示哪一处的湿度变化:   ‎ ‎。从曲线中可以了解到中午时段空气湿度最   ,还可以了解相同时段内,不同   的空气湿度的差异。‎ ‎(5)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各用三个干湿计测量,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34.(10分)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农业行动,某小型养猪场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以净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生态系统含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   部分。‎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废水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水生植物利用无机物通过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   制造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水生植物又为浮游动物和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实现了“变废为宝”。‎ ‎(3)调查发现,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面是在某小池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  )‎ ‎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落叶.‎ A.①②⑥⑧ B.①③④⑦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⑧‎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答】解: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⑦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①水、②泥沙、⑥石块、⑧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下列各项中,表现出生物现象的是(  )‎ ‎①潮起潮落 ②铁钉生锈 ③养鱼缸内的水变绿了 ④桔子皮上长青霉 ‎⑤阳台上的盆花向外弯曲生长 ⑥山石水土 ⑦萝卜空心 A.②③④⑦ B.①③⑤⑥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①潮起潮落、②铁钉生锈、⑥山石水土都属于自然现象,③养鱼缸内的水变绿了、④桔子皮上长青霉说明生物能够生长,⑤阳台上的盆花向外弯曲生长说明生物能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⑦萝卜空心说明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2分)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 A.变形虫逃避高浓度盐溶液 ‎ B.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 C.秋天植物落叶 ‎ D.人吃饭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 A、变形虫逃避高浓度盐溶液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应激性。不符合题意。‎ B、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是生长繁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植物落叶是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不符合题意。‎ D、人吃饭,是人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程,其实质与光合作用的生理功能相同,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其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即可解答本题。‎ ‎4.(2分)生物的种族不会因为生命个体的死亡而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生殖现象 C.衰老现象 D.死亡现象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答】解:生物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因此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2分)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作用(  )‎ A.植物的种子萌发 ‎ B.甘薯长出新叶子 ‎ C.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 ‎ 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长到2.5千克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都能生长,植物、甘薯、家中的鸭都属于生物,植物的种子萌发、甘薯长出新叶子、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长到2.5千克都表示生长作用,而糖水不属于生物,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不表示生长作用。‎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2分)狗热了,会伸长舌头“哈气”,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分析】生物的主要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狗没有汗腺靠舌头散热的 跟呼吸没关系。呼吸还是靠呼吸道还有肺。狗热了,会伸长舌头“哈气”,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7.(2分)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会合拢,这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A.飞蛾扑火 ‎ B.父母与子女长相的不同 ‎ C.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 ‎ D.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具有应激性,应激性是指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解答】解: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受到碰撞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飞蛾扑火,是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8.(2分)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 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正确。‎ 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正确;‎ C、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运动不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错误;‎ 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如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植物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的背地生长等,都说明植物具有应激性。正确。‎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9.(2分)我们在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应重点观察的是(  )‎ ‎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②植物的病虫害③植物的生活环境④植物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解答】解:我们在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应重点观察的是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③植物的生活环境。植物的病虫害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不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故选:A。‎ ‎【点评】掌握调查法的内容和要求,不同的题目要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 ‎10.(2分)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人口普查 ‎ B.水污染抽样调查 ‎ C.森林资源调查 ‎ D.仔细观察蝌蚪的形态及生长情况,以得到该生物的资料 ‎【分析】根据调查方法的分类以及调查的分类即可作出解答,都是需要熟记的内容.‎ ‎【解答】解: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有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调查又分为民意调查、实地调查和抽样调查等。选项中人口普查、森林资源调查、水资源抽样调查都属于调查,而仔细观察蝌蚪的形态及生长情况,以得到该生物的资料属于观察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调查的方法以及分类,需要熟记.‎ ‎11.(2分)在生物圈中,不同的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类也是其中的一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和生产者 ‎ C.消费者 D.分解者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对消费者的理解,难度不大。‎ ‎12.(2分)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①范围 ②目的 ③方案 ④样本 ⑤对象 ⑥方法.‎ A.①② B.③⑥ C.①④ D.②⑤‎ ‎【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 ‎【解答】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②调查目的和⑤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故选:D。‎ ‎【点评】掌握调查法的内容和要求,不同的题目要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 ‎13.(2分)教育均衡发展使我区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的植被多了,有的学校还建起了植物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调查一下校园植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关于调查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校园中的不认识的杂草不需要统计记录 ‎ B.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 ‎ C.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 D.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 ‎【分析】此题考查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解答】解: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生物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对于所看到的生物,你不管是否喜欢它,是否认识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其生活环境;注意安全,集体行动。‎ 根据以上所述,对不认识的杂草需要如实统计记录,因此A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14.(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 B.生存在沙漠中的骆驼形成的尿液很少 ‎ C.鲫鱼生活在水中 ‎ D.地衣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A、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仙人掌叶变为刺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A错误;‎ B、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B错误;‎ C、鱼必须生活在淡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长期的进化形成的,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C错误;‎ D、地衣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是生物影响了环境,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5.(2分)下列各种生物生存现象属于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蚯蚓使土壤疏松 ‎ B.沙地上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 C.森林上空空气湿度较大 ‎ D.仙人掌的叶变态为叶刺 ‎【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A、蚯蚓使土壤疏松,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沙地上的植物根茎往往可以插入沙地很深,网状的根系就像是一张钢筋混凝土大网,将土壤牢牢绑定,故而起到固沙的作用,表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 C、森林上空空气湿度较大,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 D、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受非生物因素水分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6.(2分)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道理(  )‎ A.螳螂捕蝉 B.蚁穴溃堤 C.风声鹤唳 D.草木皆兵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解:A、螳螂捕蝉,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蚁穴溃堤,是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C、风声鹤唳,也不是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草木皆兵,也不是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17.(2分)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筷子 ‎ 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使用无磷洗衣粉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解: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符合环保理念。‎ B、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符合环保理念。‎ 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符合环保理念。‎ D、使用无磷洗衣粉,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8.(2分)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 B.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 D.实验结果是阴暗处鼠妇多,明亮处鼠妇少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阴暗和明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 ‎【解答】解:A、该实验设置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进行对照,因此该实验属于对照试验,而不是模拟实验;‎ B、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结果是阴暗处鼠妇多,明亮处鼠妇少。‎ ‎ 所以,分析不正确的是“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和对照试验的特点.‎ ‎19.(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湿度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0.(2分)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 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 A.①﹣b ②﹣c ③﹣a ④﹣d B.①﹣a ②﹣b ③﹣c ④﹣d ‎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b ②﹣a ③﹣c ④﹣d ‎【分析】1、①表示互利共生,对应于b图;②表示竞争,对应于c图;③表示捕食,对应于a图;④表示寄生,对应于d图。‎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解:图一中a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后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b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c曲线图中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d曲线图中一种生物增多,另一种也随着减少,但没有消亡的情况,表示寄生关系。图二中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生物寄居于B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表示寄生关系。所以对应的关系为:①﹣b;②﹣c;③﹣a;④﹣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种间关系,属于中档题。‎ ‎21.(2分)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 A.水稻与杂草 B.斑羚飞渡 ‎ C.蜜蜂采蜜 D.蜜蜂跳“八”字舞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解: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蜜蜂跳“8”字舞是它们之间交流的“语言”,斑羚飞渡体现出羚羊的团结,蜜蜂采蜜,需要许多蜜蜂,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都属于合作关系。‎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分)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大河 B.一群绵羊 C.一座城市 D.一片森林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一条大河,即包括了大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一条大河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 B、一群绵羊,只有了消费者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一群绵羊不属于生态系统,B不正确;‎ C、一座城市,即包括了城市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一座城市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 D、一片森林,即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3.(2分)下列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太阳→青草→昆虫→蛙→蛇 B.青草→鼠→蛇→鹰 ‎ C.青草→昆虫→蛙→蛇→真菌 D.昆虫→蛙→蛇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太阳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C、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D、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 所以,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青草→鼠→蛇→鹰。‎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4.(2分)如图是一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Y、Z都是植食性动物 ‎ B.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 ‎ C.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 ‎ D.图示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A、X直接吃草是植食性动物、Y既可以以草为食,又可以以蝗虫为食,是杂食性动物、Z吃蝗虫是肉食性动物,错误;‎ B、图中草是生产者,其它为消费者,正确;‎ C、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X和蝗虫只是竞争关系,单独从数量上分析,Y和Z的数量均小于蝗虫的数量,但是三者之和与蝗虫数量关系无法判定,C错误;‎ D、图中食物链有草→X、草→Y、草→蝗虫→Y、草→蝗虫→Z,因此图示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而不是3条食物链组成,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25.(2分)在“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绿色植物被有毒物质污染,那么受害最严重的是(  )‎ A.绿色植物 B.猫头鹰 C.鼠 D.蛇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有毒物质DDT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猫头鹰。‎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毒物质DDT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 ‎26.(2分)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很难排出的污染物的污染,检测它们体内污染物的含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乙、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 B.丁、丙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下降 ‎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 D.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在一段时间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乙的数量会减少,丁和丙的数量会增加。‎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27.(2分)下列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越低。‎ ‎【解答】解: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中“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为抵抗力稳定性,“遭受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是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二者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成正比关系,即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而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又与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及营养结构复杂化成正比,因此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大,而抵抗力稳定性越大,一般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小。故图示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8.(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9.(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B.生物圈内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 C.生物圈是有机成分构成的特殊圈层 ‎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正确;‎ B、生物圈内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正确;‎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30.(2分)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类活动是(  )‎ A.日本人到南极海域捕杀鲸鱼 ‎ B.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 ‎ C.非洲人大规模开垦热带草原 ‎ D.以色列人大力发展滴灌农业 ‎【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解答】‎ 解:日本人到南极海域捕杀鲸鱼、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非洲人大规模开垦热带草原等行为都损害了地球上的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用排除法解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 生产者 。该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之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温度 ;“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3)图中有 5 条食物链。写出两条与麻雀有关的食物链:① 草→蝗虫→麻雀→鹰 ;② 灌木→麻雀→鹰 。图中的田鼠处于第 二 营养级。‎ ‎(4)为了杀灭蝗虫,向草地大量喷洒杀虫剂,你认为这会对该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蝗虫会减少,以蝗虫为食的其他生物也会减少,留在草上的杀虫剂还会毒杀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若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有DDT,那么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鹰 。‎ ‎(5)我国内蒙古草原出现了沙漠化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提倡合理放牧 (写出一条即可)。‎ ‎(6)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维持,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的能力 是有限的。‎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1)在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草和灌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太阳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生产者。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该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之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枯草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图中食物链有:草→田鼠→鹰、草→兔→鹰、草→蝗虫→麻雀→鹰、灌木→麻雀→鹰,灌木→兔→鹰,因此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两条与麻雀有关的食物链:①草→蝗虫→麻雀→鹰;②灌木→麻雀→鹰。图中的田鼠处于第二营养级。‎ ‎(4)蝗虫会减少,以蝗虫为食的其他生物也会减少,留在草上的杀虫剂还会毒杀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上面的这些食物链中,鹰的级别最高,根据生物富集现象,其体内重金属的含量最高。‎ ‎(5)我国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要保护草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提倡合理放牧,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等。‎ ‎(6)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维持,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生产者;分解者;‎ ‎(2)温度;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3;草→蝗虫→麻雀→鹰;灌木→麻雀→鹰;二;‎ ‎(4)蝗虫会减少,以蝗虫为食的其他生物也会减少,留在草上的杀虫剂还会毒杀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鹰;‎ ‎(5)提倡合理放牧;‎ ‎(6)自动调节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2.(10分)明媚的秋日,一群南飞的大雁在湖边水草丰美的地方休憩,它们有的悠闲地取食植物的嫩茎叶,有的在水面上梳理着羽毛,哨兵雁警惕地守卫着雁群的安全.不远处草丛后,狼那绿荧荧的眼睛在闪烁着.‎ 大雁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因为盲目猎杀数量曾经大大减少,这几年因为滥捕乱杀现象的减少,在这里休整的雁群数量已经达到千余只.‎ 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鸟类象征着自由,从生活范围看水鸟尤其是这样,以大雁为例,它们的生活可以涉及到生物圈的三大层 大气圈底部 、 岩石圈表面 、 水圈大部 .‎ ‎(2)对雁群中的一只雁来说,它的生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哨兵雁、狼以及 人(或植物) 是影响它生活的 生物 因素,它与哨兵雁之间表现出的是 合作 关系,与狼之间表现出的是 捕食 关系.它的生活还受到非生物因素比如 水 、 阳光 、 空气 、 温度 等的影响.从上文可见,影响大雁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人 .‎ ‎【分析】(1)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1)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资料中影响雁生活的生物因素有哨兵雁、狼以及草;影响雁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据资料可见:导致大雁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捕杀.‎ 故答案为:(1)大气圈底部、岩石圈表面、水圈大部;(2)人(或植物);生物;合作;捕食;水;阳光;空气;温度;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圈,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 ‎33.(10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一天中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1)起对照作用的是 裸地 组。‎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同一时段内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灌丛 ,空气湿度最小的是 裸地 。这种差异的说明了 植物 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 ‎(3)比较草地和灌丛两组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 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 。‎ ‎(4)如把表格中的数据用曲线的形式表示,则坐标中A曲线表示哪一处的湿度变化: 灌丛 。从曲线中可以了解到中午时段空气湿度最 最小 ,还可以了解相同时段内,不同 植被 的空气湿度的差异。‎ ‎(5)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各用三个干湿计测量,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分析】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湿度(裸地)═(45.6+29.5+35.2)÷3≈‎ ‎36.8,湿度(草地)═(60.7+49.6+55.9)÷3═55.4,湿度(灌丛)═(78.9+61.3+73.5)÷3≈71.2‎ ‎【解答】解:(1)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裸地。‎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这种差异说明了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3)草地组,植物较少,空气湿度是60.7%,灌木丛组,植物较多,空气湿度78.9%.比较草地组和灌木丛组两组数据,变量是植物的多少,植物多的灌木丛组空气湿度较大,植物少草地组空气湿度较小。因此,比较草地组和灌木丛组两组数据能说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 ‎(4)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就是因为生物能影响环境。因此坐标中A曲线湿度最大,表示灌丛的湿度变化,还可以了解相同时段内,不同植被的空气湿度的差异。‎ ‎(5)甲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乙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说明测量的先决条件合格,而且又是早、中、晚三次,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结果可信;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时间不同,早中晚的湿度当然不一样啦;丁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应放在树杈上,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1)裸地 ‎(2)灌丛;裸地;植物 ‎(3)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 ‎(4)灌丛;最小;植被 ‎(5)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34.(10分)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建设生态农业行动,某小型养猪场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以净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生态系统含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以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 非生物 部分。‎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废水中的 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水生植物利用无机物通过细胞的 叶绿体  (填结构名称)进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同时水生植物又为浮游动物和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实现了“变废为宝”。‎ ‎(3)调查发现,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水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 ‎(2)图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分解者。水生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做光合作用。‎ ‎(3)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鱼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废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鱼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故答案为:(1)非生物;(2)有机物;叶绿体;光合作用;(3)食物链。‎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