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44 KB
- 2021-10-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北京周口店是我国著名的考古遗址,在这里曾生活过的原始人有( )
A.北京人和蓝田人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C.元谋人和北京人 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
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判断他们是我国古人类遗址的依据是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现
3. 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
①都会饲养家畜②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上干栏式房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 小麦 B.花生 高粱 C.甘薯 玉米 D.水稻 粟
5. 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C.华人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6.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各项评述中,准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
②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起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21世纪
③原始社会即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东周 B.商朝 C.西周 D.夏朝
8. 洛阳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它见证的王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770年
9. 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厉王
④周幽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10.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11.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铸造如此巨大的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当时
A.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 B.畜牧业发达
C.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D.陶器制造业兴盛
12.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它是刻写在青铜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13. 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着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4. 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宋国
15.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社会大变革
C.学术繁荣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6.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的逐步推广
B.兴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
C.重视使用肥料,还注意选种,因地制宜和适时播种
D.纺织业有很大进步,能织出色彩鲜艳的花纹
17.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长江 D.白渠
18.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19.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20. 历史上把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二、填空题
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按要求写出下列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1)他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懂得人工取火,他是:
(2)在他生活的地方,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他是:
(3)他具有“部落首领”和“奴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4)他领导牧野之战,率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他是:
(5)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他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6)他修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他是:
(7)他认为人们要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他是:
(8)他提出仁者爱人,实行仁政,主张“有教无类”,他是:
(9)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他是:
三、综合题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看图
材料五: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
材料六: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子的制度?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2)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图示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4)从材料五中你发现西汉初期存在什么社会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
(1)材料一中“卫鞅”是谁?依据材料指出卫鞅变法的依据?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扫六合后什么时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都城在哪里?
(4)建立国家后“秦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5)材料三反映了秦朝末年怎样的政治情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山顶洞人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北京周口店曾生活过的原始人。
【解答】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因而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远古人类生活的时期,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又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因此我们主要依据考古发现判断他们是
我国古人类遗址,D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学者推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远古人类生活时期还没有文字记载,关于他们的史实记
载为后人所写,所以也不能当做是研究古人类的第一手资料,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
【答案】
B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本题以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解答】
依据所学,①都会饲养家畜、②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上干栏式房屋不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为适应南方火热、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B。
4.
【答案】
D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半坡居民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水稻和粟最早都是由
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
【答案】
B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
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B符合题意;华人
是黄皮肤的黄种人不是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华人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C不符合题
意;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不是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B。
6.
【答案】
C
【考点】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③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③的ABD项排除,故选择C.
7.
【答案】
D
【考点】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夏朝最早建
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等国家机构。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
【答案】
A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的南部、河南西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
9.
【答案】
A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王朝时期的暴君,最终导致了夏王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时期的暴君,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周厉王是西周时期的暴君;周幽王也是西周时期的暴君,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所以⑩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
10.
【答案】
B
【考点】
北京人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②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
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晚期,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③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
170万年。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他们的模样和
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均使用打制石器。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广泛使用。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是③②①④,B符合题
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1.
【答案】
C
【考点】
青铜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苦
,C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在司母戊鼎铸造之前,A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没有体现畜牧业发达、陶器制
造业兴盛,B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
【答案】
A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铭文,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BCD项内容都
是关于甲骨文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3.
【答案】
B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
战争,B符合题意;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说法与当时的史实不符,A排除;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激烈,统一趋势加强,C排除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强大,D排除。故选择B。
14.
【答案】
A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奏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
、奏。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齐国、楚国和奏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5.
【答案】
B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
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
【答案】
A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铁犁牛
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耕作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A符合题意;BCD项有利于促
进社会生产力,但不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7.
【答案】
A
【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奏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
,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
民,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天府之国“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8.
【答案】
B
【考点】
春秋争霸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
【解答】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桓公看到周天子虽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但名义上还存在,于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来号令诸侯,减少自己争霸时在政治上的阻力。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为其称霸寻求“正义”的借口,也是为了收买人心,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从而提高齐国地位。
故选B。
19.
【答案】
C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C符合题意;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发
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0.
【答案】
B
【考点】
楚汉之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争”。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二、填空题
【答案】
(1)山顶洞人
(2)河姆渡人
(3)禹
(4)周武王
(5)齐桓公
(6)李冰
(7)老子
(8)孔子
(9)韩非
【考点】
春秋争霸
百家争鸣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
火。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
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迄今发现
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就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禹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因此说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禹。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军,率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诸侯争霸状态。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
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奏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
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同时他又是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
类”。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
权专制统治。
三、综合题
【答案】
禅让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秦朝;郡县制;丞相。
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西周的分封制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尧舜禹的禅让
【解析】
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由材料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可知,代表的是原始社会;“选贤与能”指的是在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上依据是“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以民主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据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就是说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这指的是分封制度。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使西周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
依据材料四的图片:皇帝、太尉和御史大夫判断,这是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故图示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丞相。
据材料五看出,西汉初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是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据材料六“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可知,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1)商鞅;治理国家不必因循守旧
(2)商鞅变法奏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赢政;灭掉六国,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咸阳。
(4)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修灵渠。
(5)奏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罚残酷;导致人民起义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奏孝公支持下
,在奏国开始变法,因此文中的“卫鞅”是商鞅,根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卫鞅变法的依据是治理国家不必因循守旧
(2)据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指的是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
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据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奏王是赢政;“扫六合”是
灭六国,统一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奏王赢政(后称奏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奏朝,定都咸阳,它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奏统一后,奏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
隶书。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5)根据材料三“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可知,材料反映了奏的暴政,具体表现在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罚残
酷。奏的暴政最终导致奏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反对奏的暴政。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