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67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距今约170万年
――公元前2070年)
氏 族 公 社
时间:距今 万年至 万年;(发现者: )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特征:群居生活,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知道保存火种;
地位:周口店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时间:距今约 万年
地点:云南省 县
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原始人群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 年;地点: 流域( 省 市)
生活: 生活,住着 式房屋,饲养
生产:世界上最早种植 ;已经使用 石器,用耒耜耕地;能制作简单的陶器和原始的乐器。
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 年; 地点: 流域( 省 市)
生活:定居生活,住着 式房屋,饲养 、 动物
生产:世界上最早种植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色彩鲜丽的 ,还会纺线、织布、 。
半坡原始居民
原始农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 的国家。 、 的出现以及 、 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是因为长江流域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
可以 ;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是因为黄河流域寒冷
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 。
1、华夏族形成:黄帝和炎帝在 大战后结成联盟,炎黄部落在 战败蚩尤,形成了日后的 族,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 ”;
2、尧舜禹的禅让: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有 、 、 ,这一时期通过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 制”。
远古的传说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特点是:民主推举、首领无特权。尧舜禹等首领最主要的品质是:大公无私。
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约前2070—前221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约前2070—前221年)
夏朝:前2070年,禹建立,都城建在 ;禹死后, 继承王位, 制代替 制
“公天下”变成“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商朝:前1600年,商汤灭夏 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 ,国力强盛。(河南安阳殷墟)
西周:前1046年,武王伐 ,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政治上实行 制,贵族分为 、 、 、 等级,成为强盛的国家;国人暴动赶走暴君 ;前771年, “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
东周
夏朝:前2070年,禹建立,都城建在 ;禹死后, 继承王位, ( 制代替 制“公天下”变成“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政 治
商朝:前1600年,商汤灭夏 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 ,国力强盛。(河南安阳殷墟)
西周:前1046年,武王伐 ,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政治上实行 制,贵族分为 、 、 、 等级,成为强盛的国家;国人暴动赶走暴君 ;前771年, “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
东周
1、春秋: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著名霸主有 、 、 、 等。
2、战国: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七雄并立:齐、楚、 、 、 、 、 。(东南西北到中间,P32地图)战争频繁:中期:桂陵之战、 ;
后期: 之战。
变革:各国通过 逐步确立起封建制度。其中秦国的 效果最显著。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重大事件
夏
第一个王朝;标志早期国家的产生。
商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酒池肉林、倒戈相向)
西周
分封制;国人暴动(周厉王,道路以目)
东周
分封制:
1、目的:稳定政局、巩固统治;
2、内容:把土地、平民、奴隶等封给宗亲、功臣;
3、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弊端:容易形成地方王权超过中央皇权,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商鞅变法:
1、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不断提高,
势力增强;
2、目的: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 ,支持者 ;
4、内容
政治:
(1)确立 ,由 治理;
(2)废除 ;
(3)改革 ,加强 ;
(4)严明 ,禁止 ;
经济:
(1) 废除 ,允许 ;
(2) 奖励 ,生产 可免除徭役 ;
(3) 统一 ;
军事:
奖励 ,对有军功者 ;
5、影响(意义、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 ,提高了 ,一跃成为 ,为以后 。
(思考:如何理解“商君虽死,秦法未废”?)
灿烂的青铜文明: 后期,出现了铜器, 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加,功能由 等发展到 ,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 鼎、 尊。
社会经济: 和 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水利工程: 由秦蜀郡太守 修筑。
经 济
文字的演变: → 金文(铭文)→ 大篆 → 竹帛书。甲骨文是 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清朝人 首次发现,使用 、 、 、
等多种造字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思想: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著书立说,形成“ ”的学术繁荣局面
文化
代表
人物
生活时期
著 作
思 想
其 他
儒家
孔子
仁 、 为政以德 、因材施教
孟子
仁政、轻徭薄赋
墨家
墨子
兼爱 、 非攻、
道家
老子
顺其自然 、 无为而治
庄子
对立面、互相转化
法家
韩非
改革 、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一方面,战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和灾难;另一方面,战争形成的局部统一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 年,秦王 灭掉六国,建立 朝,定都 。
(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意义重大,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统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前221---220年)
两汉
秦朝灭亡
秦朝
政 治
春秋: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著名霸主有 、 、 、 等。
战国: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七雄并立:齐、楚、 、 、 、 、 。(东南西北到中间,P32地图)战争频繁:中期:桂陵之战、 ;后期: 之战。
变革:各国通过 逐步确立起封建制度。其中秦国的 效果最显著
根本原因:秦的 (繁重的 、沉重的 、严峻的 )
、 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项羽、刘邦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公元前 年。
西汉建立:公元前 年,刘邦,定都
东汉建立:公元25年, 称帝,定都 。(“光武中兴”)
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 篡权建立新朝;
东汉灭亡:东汉中期后, 和 交替专权,使东汉走向衰亡,184年, 领导的 农民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瓦解。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
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 、 、 等三公,分别掌管 、 、 等事务;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2、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统一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书同文”:由李斯等人制作 ,作为通用文字。)
3、经济上:统一 ,把 作为标准货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 ,便利经济的发展;“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驰道、开灵渠,便利了交通运输;
4、军事上:北击 ,修筑 。(秦长城西起 ,东至 )
文景之治的表现:政治 ,经济 ,人民生活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提倡 ,继续实行 政策,减轻徭役和赋税;
2、思想上:重视 ,废除严刑苛法;
3、经济上:提倡 ,并以身作则。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 ,加强中央集权;建立 制度,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思想上:接受 建议,“ , ”(在长安兴办 ,把儒家的 、 、 、 、 作为教材);
3、经济上:重视农业,将地方 权和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钱;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 年,访问西域。
丝绸之路:长安 → → 今 地区 →中亚、 西亚 →
西域都护设立: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设立 管理西域,今 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公元73年,东汉明帝派 出使西域
汉通
西域
汉通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 年,访问西域。
丝绸之路:长安 → → 今 地区 →中亚、 西亚 →
西域都护设立: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设立 管理西域,今 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公元73年,东汉明帝派 出使西域
西域
张骞的功绩:开辟了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
与 ;
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极大地促
进了东西方 和 的交流。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纸的发明: 时期已经懂得了造纸方法;东汉 改进了造纸术,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医学成就:东汉名医 ,制成“ ”,编了一套医学体操“ ”
东汉医圣 ,写成《 》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史学:生活在 时期的 ,写了〈〈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
佛教:起源于 , 末年传入我国。(洛阳白马寺)
道教: 末年在我国民间兴起, 创立太平道, 创立五斗米道。(青城山)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0—589年)
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200年, 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 奠定基础
2、赤壁之战:208年, 联军用 的办法大败曹操,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3、三国鼎立:220年, 称帝建立魏国,定都 ,东汉结束;
221年, 称帝建立 国,定都 ;
222年, 称王建立 国,定都 。
4、其它知识: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 到达 ,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的兴亡:266年, 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316年,被 人所灭
五胡内迁:东汉末年以来, 、 、羯、氐、羌迁入中原地区
汉通
西域
2、淝水之战
(1)交战双方: 东晋(317年,司马睿,建康)
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
(2)时间:383年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南朝:420年起南方先后经历了宋、 、 、 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4、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P111)
(1)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 ,也带来了先进的 和 ;
(2)社会比较 ;
(3)江南地区 ;
(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5、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
北方民族大融合
1、 背景: 族建立北魏后,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形成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
2、 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推向高潮)
迁都:平城 →
内容:说 ;穿 ;改 ;与汉联姻;用汉制律令;以礼、 治国。
结果: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
3、北朝:北魏和之后北方先后出现的四个王朝合称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领域
数学
农学
地理学
书法
绘画
石窟
人物
贾思勰
顾恺之
时期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晋
成就
《 》
《 》
《 》“天下 ”
《 》
《 》
第一部农学专著
地理专著
“书圣”
重要问题及人物评价
(一)、评价曹操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秦孝公
内容:1、政治上: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经济上: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
1、政治: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大权;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文化: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统一货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隶书)
3、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其余的统统烧掉。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些书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4、军事上: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把匈奴赶到大青山以北,夺取河套地区,把内地的民众移居到边疆垦田戍边,同时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为解决向岭南输粮运兵问题,命史禄在广西兴修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完工当年设立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开发那里的经济)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但是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所以说秦始皇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经济上: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诗》、《书》、《礼》、《易》和《春秋》五经为主要教材。
4、军事上:多派卫青、霍去病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
5、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
结果: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皇帝,雄才大略,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汉武帝治国安邦的措施表现如下: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减诸侯国;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造钱,下令治理黄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出击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外交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根据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2、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3、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5、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六)、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
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的礼法,崇尚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以后南北朝统一创造了条件。
评价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面对当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他顺应这种发展趋势进行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他的改革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在改革过程中,排除阻力,态度坚决果断(迁都洛阳),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
相关文档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2021-10-262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2021-10-263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2021-10-262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2021-10-265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19课 期2021-10-264页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 第5课 2021-10-2623页
-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2021-10-2617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7-2018学年2021-10-263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开放与2021-10-261页
-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17课 期2021-10-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