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0 KB
  • 2021-10-26 发布

人教语文七上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反思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学会感悟人生。  ②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生命。 二、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对生与死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 ‎ 二、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 精心导入:先板书课题,书写作者名字。 谁能解释什么叫“生命”? [明确] 生:生命就是一个人的寿命。   生:生命就是一切活着的生物。   师:这样的解释都不够精确,请大家查词典,看谁查得最快?   生: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生物体所具备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师:可见刚才同学说的只是指人类,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一切具备活动能力的生物。那么,有生命的生物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死而不能复生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师:生命在于运动,有活力的生命体是美的。让我们来看看五彩缤纷的鲜花。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 ‎ 出示课件画面:              A         B         C                 D             E   师:谁知道“E”是什么花? 生:是昙花。[教师可以提示:完成成语填空“_______”一现]顺便可以掌握该成语。 师:花儿是美的,它充满了活力。下面我们来看看活泼可爱的小孩[出示课件]            师:活泼可爱的小孩是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人生本身就是在轮回,是一个循环。从孩童成长为青年,再结婚生育,小孩再成长为大人,便进入了循环。这个过程充满了爱,所以老师给它起名为“爱在延续着……”可是生 命短暂,生老病死往往令人无法捉摸。请看下面画面,请大家猜猜这位女子的遭遇。   [出示课件]   师:这位女子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她的脸才回才会如此恐怖?猜猜上面写的英文是什么? 生:她可能是被烧伤的;她可能是去救火被烧的;可能是被人用硫酸泼的;也可能是练了**功用汽油自焚烧的……             师:其实这是一个公益广告,是关于酒后开车的。这名女子开着车,被一位喝醉酒的司机撞了,汽车起火,结果左下角这样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却成了上面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老师请班级的所有女同学假想一下:如果图中的这位女子是你的话,烧成这样,你会选择生,还是会选择死? 生:我会选择死,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像以前那样亲近我,他们会在背后对我议论纷纷,我的同事可能会不愿意和我一起工作,我会孤独、寂寞而死的…… 生:我会选择死,因为我会失去工作,不能自己挣钱养活我自己。这样活着,对家人来说,也是一个负担。我不想拖累他们…… ‎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有这么一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后是不可能起死回生的。 生:我可能会死,如果没有人劝我,安慰我,关心我,我只好去死;但如果还有我的亲人、朋友关心我,仍旧爱我。我会坚强地活着…… 生:我想我会选择活着,因为我还年轻,还有好多事情我还没有尝试过,好多地方我没去过。再说,我死了,我的爸爸、妈妈老了以后,谁来照顾他们?我还没有尽过孝呢!   师:[当即表扬]刚才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谈的。正如歌手井岗山的一首歌《我的眼里只有你》,我看大家的眼里只有你自己!希望大家能学习周亮同学,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其实两种不同的选择也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观,悲观、绝望的人会选择死,而乐观的人会好好活着……可见,这位女子毅力非常强,能勇敢地面对镜头,面对人生!   师:好,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画。看看,并思考,如果只有一个活的机会,要让你假想,你会把生的希望给谁呢? 生:天底下的母亲都很伟大,我觉得只要有爱心的母亲是情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生存的机会。 师:你觉得看她的眼睛,它似乎在向你诉说什么? ‎ 生:似乎在喊:“救救我,救救我的孩子”。妈妈的乳房里已挤不出任何一滴奶了。这哪是哺乳呀!这个孩子看上去也严重营养不足,瘦得皮包骨头。妈妈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与渴望。 [出示课件]     师:同样是母亲和孩子,我想大家的生活条件跟她比有天壤之别。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你会怎样呢? 生:我也会像这位母亲那样,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      感知内容 作者由三件小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第一、第二课都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因此学习、理解一些问题,首先应当从整体上感悟。先请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 ‎ ①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带领大家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必须亲身去体验一下,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课文。  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  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这样,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地领会,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①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  ②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说明理由,并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内涵。  ‎ ‎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明确]  ①一共写了飞蛾在险境中挣扎求生、香瓜子在墙角砖缝里长出小苗、我借来听诊器倾听自己的心跳这三件事。  ②  生:我喜欢第一个事例,因为我从文中“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我要弄死一只飞蛾简直易如反掌,可是它却敢做拼命的反抗!勇气可嘉!     生:它不像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斗不过对手,就干脆束手待毙!我觉得他还不如文章中的小飞蛾那般勇敢!至少搏一搏,小飞蛾却获得了生的希望。 生:我喜欢第二个事例,因为香瓜子居然在没有阳光、泥土的墙角砖缝中长出了小瓜苗。 它不怕恶劣的环境,生命力非常旺盛,它冲破了坚硬的外壳,没有水、阳光和土壤的情况下,它创造了一个奇迹!活了几天!所以,我是被它的擎天撼地的生命力而肃然起敬! 师:老师能否删去“它仅仅活了几天”这句?为什么? ‎ 生:我觉得生存条件如此恶劣,它不可能会活着,“它仅仅活了几天”这样写,反而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被杏林子骗了! 师: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见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的大道理是很能启人心智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①教会学生自读和自学的方法,进行语言的品味,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②学会体验反思,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③学会与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进行比较阅读。 ④学会写诸如“人生的启迪——读《生命生命》有感”这类的读后感。 二、教学过程: 体验反思 [1]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质疑交流: ‎ ‎   ①在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的语句,并说明理由,体会其作用。 ②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 ? 去掉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 ③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 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 ④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 ?   学生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作答: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    [明确]生:我认为“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这两句话写得都好,因为“我”要弄死一只飞蛾简直易如反掌,可是它却敢做拼命的反抗!勇气可嘉!      ‎ 生:我觉得“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写得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力却依然非常旺盛,它冲破了坚硬的外壳,没有水、阳光和土壤的情况下,它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仅仅只活了几天,但它也是进行了顽强的抗争,给我许多有益的启发。所以,我也被它的擎天撼地的生命力而肃然起敬!   生:我喜欢“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可见一个人的命运是靠自己来改变的。它让我想起雷锋的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我想起了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么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 所以不管是谁,都也应该让你的生命光彩有力。 师:[及时表扬]这位同学的语言积累很丰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希望大家今后多多向他学习。请大家思考在中国历史上,你记得有谁,他的生命很短暂但是却活得轰轰烈烈、光彩有力? 生:雷锋[毛主席也写过“向雷锋同志学习”];焦裕禄;刘胡兰[毛主席也写过“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赖宁;董存瑞……他们虽然死了,但是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 师:[表扬]人的活法主要有三种,一种像书上提到的“庸碌一生”,一种是“流芳百世”,还有一种是“遗臭万年”。老师希望大家也要努力使你的人生光彩有力,为社会、为国家出力,向世人证明你曾经在这个世上活过!   生:我喜欢“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因为这个句子采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们对待自己生命的做法。我受到启发,我也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好好使用它,绝不能糟蹋它。 师:[及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那么,大家也思考一下,平时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白白糟蹋它,任它荒废的行为,进行自我解剖。 生:我在这里,由于空调的关系,我晚上很迟才睡,第二天就没有精神。上课只想打瞌睡,作业不按时做。先玩了再写,结果等晚自习下课了,才发现自己作业还没写完。 生:我以前花在学习上面的时间太少了,只知道玩乐,家长老师提醒我,我却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小学的成绩一落千丈。 ……   教师小结: 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看待生命,怎样好好享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峰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学生也可以就我们应如何生活,对生命是否有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出示幻灯片:   以上句子都是关于生命的思考,老师愿与同学一起共勉。   ②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 ? 去掉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 [明确]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 ‎③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 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 [明确]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侧重于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侧重于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侧重于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 ‎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课文总结 出示幻灯1、2、3:     通过齐读来感悟。 每一种生命,只要它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就美的!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愿每一位同学都学会爱,学会热爱生命,好好珍惜时间,让它人生光彩有力,为社会、为国家出力,向世人证明你曾经在这个世上活过!‎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赵庄小学  曹红福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      ‎ 在教本组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去阅读《同步阅读》的相关文章,学生学习了本组课文中的《触摸春天》和《永世的眼睛》两篇文章后,已经有了对生命的一些认识。在上《生命生命》这一文前,我让学生了解了“足球女孩”身残志坚的事例,了解张海迪坚强的生命意识;让学生阅读张晓风的《敬畏生命》除了让学生弄懂中心外,还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从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在学习中我发挥学生的读悟能力,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悟中升华。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此外,我还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无论是自读自悟,还是小组合作,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导演,主要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整节课下来学生对生命这一内涵深刻的主题,感悟也较深,同时也被作者严肃的生命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有关生命的名人名言也相继成为了学生的左右铭(学生把相关的名人名言做成了美丽的书签)。虽然,这节课上学生朗读的效果还没达到我的预期效果,但是,看到学生的进步,学生的投入,学生眼里流露出来的劲头,我深感环境氛围的重要性,知识的感染力是那么的强大的。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文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