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00 KB
  • 2021-10-26 发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新人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学目标 ‎(一)确立依据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课标依据 ‎《法律为我们护航》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3.知识与能力 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三)重难点 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地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基于此理论,在教学“法律为我们护航”部分时,我采用了活动学习法,设计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如“多媒体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  2018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表示自己的议案包括了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应该适时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 深度思考:‎ 为什么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 ‎  学生认真听讲,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选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完成活动。‎ 8‎ 教师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有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包括监护缺失、校园欺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法律,需要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板书课题)‎ ‎  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法的关爱,并思考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起到引领整框教学的作用。‎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见教材P95)(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 父女参加创新学习活动擂台赛 学校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封存 ‎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提示: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还有:‎ ‎(1)未成年人乘车购买的车票半价;‎ ‎(2)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3)未成年人的隐私受到特殊保护;‎ ‎(4)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害;等等。‎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提示: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学生阅读所示材料,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8‎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96)‎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提示: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也应加强自身修养,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认识到儿童是的最大受害者,开始关注儿童权利。‎ ‎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在日内瓦诞生。‎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1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加入该公约。‎ 学生教材阅读相关材料,思考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相关材料,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举手回答。‎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使学生明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同时懂得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的特殊保护,并利用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为学习下一目“感受法的关爱”做好铺垫。‎ 通过“相关链接”,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和保护历程,懂得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8‎ 截至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 ‎【教师小结】1.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国家角度: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感受法的关爱 相关链接 ‎《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一款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学生认真听讲,按要求阅读教学相关材料,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选代表进行发言。‎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和关爱,并通过“相关链接”和“探究与分享”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 8‎ 新课讲授 探究新知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98)‎ ‎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提示:如:劳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刑法规定从量刑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从轻处理,且不适用死刑,等等。‎ ‎2.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提示:没有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教师小结】1.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和关爱:‎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相关链接 ‎★家庭保护 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学校保护 ‎  学生阅读所示材料,小组成员之间分享交流心得与体会。‎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积极讨论交流,并选代表在班内进行发言。‎ 学生认真听讲,按要求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阅读所示材料,小组成员之间分享交流心得与体会。‎ ‎  通过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法的关爱。‎ 8‎ 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德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社会保护 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司法保护 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利用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感悟和认识到,关心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并利用“相关链接”介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大保护”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续 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  【教师小结】1.关心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 8‎ 探究新知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99)‎ 小强7岁时父母离异,被判归父亲抚养,但他实际上一直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从来不管他,母亲也很少来看望他。小强11岁时,爷爷去世了,他只能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经常打骂他……进入初中后,他常常和一帮“哥们儿”聚在一起打牌、飙歌或去网吧打游戏,经常上课迟到或者旷课,即便勉强坐进了教室,也是心不在焉。‎ ‎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 提示:小强父母没有履行对小强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仅应受到道德谴责,还要受到法律制裁。网吧老板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 提示:小强可以向当地政府求助,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自己的义务。‎ ‎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提示:我会在学习上帮助他,给他补习功课,在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在行动上,劝阻他不要参加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 ‎【教师小结】我们在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自身要注意什么?‎ ‎1.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知识结构 ‎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  归纳、梳理知识点。‎ ‎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感悟收获 课堂总结 ‎  1.引导学生谈课堂收获。‎ ‎2.打开课堂保存的文件夹,归纳和梳理知识结构。‎ ‎3.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  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这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并拟写一份调查报告。‎ 8‎ 课后实践作业 板书设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