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30 KB
  • 2021-10-26 发布

第4单元部编语文七上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yì)   解放(jiě)  微不足道(wēi)‎ B. 殉职(xùn)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 C. 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 D. 热忱(ché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隘”读音应为“ài”。B项“拈”读音应为“niān”。C项“薄”读音应为“bó”。‎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 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精益求精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 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答案】D ‎【解析】D项使用有误,“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 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 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 “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树立”;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项,“防止”有否定的意思,“不”也是否定,两个一起用,语义相反了。把“不”去掉。故选D。‎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③①④②⑤ D. ③①⑤②④‎ ‎【答案】B ‎【解析】②句是总说,提出了“死”的意义不同引出话题;⑤提出有什么不同;紧接着④和①解释怎么样“死是重”,怎么样“死是轻”;最后③说出为什么“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的”。本段的逻辑顺序是:引出话题,提出话题,解释,得出看法。故选B。‎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__,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__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______ 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医生。‎ ‎【答案】 (1). B (2). C (3). C (4). A ‎【解析】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人们则称之为“白求恩医生”;从其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白求恩同志”,突出他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和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所以答案为:BCCA。‎ ‎6.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答案】A ‎【解析】。A项分析错误,这个句子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二者的区别是:“设问”是有问有答,而“反问”是问后没有回答,但文中后面就带有答案了。‎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 请简要概括选段文字的内容。‎ ‎8. 说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的“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9. 请根据选文第一、二段的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 对工作 的态度 对同志、人 民的态度 对工作 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①____‎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少的人 ‎②________‎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③_____‎ ‎10. 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病逝。‎ ‎[示例]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火海救人英雄——王锋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11. 学习课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要求:中心明确;200字左右。‎ ‎【答案】7. (示例)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对白求恩同志的悼念,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 ‎8. “只”字强调了作者与白求恩见面的次数之少,突出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为下文作者的感悟作了铺垫。 ‎ ‎9. (1). 极端的热忱 (2).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3).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 ‎10. (示例)一个异乡人,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来到这个与他毫无关系的国度,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地奉献着他的一切,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枪林弹雨中,他抢救伤员,虽未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他是共产主义一面不倒的旗帜! ‎ ‎11.‎ ‎ (示例)洪灾暴发,肆意的洪水翻滚着、怒吼着,冲向无尽的田野。在那发疯般的洪流中,一位女子紧抱着一棵摇摇欲坠的小树,眼看着要被洪水带走了。就在这时,一位身穿军装,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小伙子游了过来,他是那么年轻,年轻得让人为正当青春的生命喝彩;他是那样朝气,朝气得让人不禁想到正值中午的太阳。他微笑着递过救生衣,铿锵有力地说:“穿上吧!”“可是你呢,你也需要它!”女子含泪喊道。“我是游泳冠军,我不怕水!”说完,他松开手,被裹进了洪水中,再也没有浮出水面……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取舍,他从容地作出了大义的选择……他的选择,惊心动魄,催人奋进!我仰慕这位光辉英雄!‎ ‎【解析】‎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本文题要结合第一段开头、结尾语句分析即可。‎ ‎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基本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是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这里的关键词是“只”;二是要联系原文,找到语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来分析。可知,“只”是仅仅的意思,说明和白求恩医生见面次数之少,对他的逝世感到悲痛,据此回答即可。‎ ‎9.本题考查筛选信息。①抓住语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分析作答;②抓住语句“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分析作答;③抓住语句“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分析作答。‎ ‎10.本题考查颁奖词的写作。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颁奖词写作的基本要求,用简洁的语句描述人物事迹,并赞美其突出的精神品质。要注意情感与内容的融合,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例: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您不远万里,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您 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您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您用您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含义。您的死重于泰山,您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11.‎ 本题考查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作文片段的能力。“夹叙夹议”中的“叙”,实际上就是事例的叙述。它不同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的“叙”,记叙文中的“叙”要求完整地记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人物活动,须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写清楚。“夹叙夹议”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它要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一般具有概括性,简明扼要。但是,这并不等干说“夹叙夹议”中的“叙”就是千篇一律的平铺直叙。根据内容的需要,它也可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呈现出多样性。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例如:逆流而上,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突然,仰天长叹:“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谬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ì)    热腾腾(ténɡ)‎ B. 废墟(xū) 流淌(tǎnɡ) 浇灌(ɡuàn) 刨根问底(páo)‎ C. 呼啸(xiào) 干涸(gù) 湿润(rùn) 沉默寡言(ɡuǎ)‎ D. 微薄(bó) 薄荷(bò) 挑拣(jiǎn) 一丝不苟(ɡǒu)‎ ‎【答案】C ‎【解析】改为,干涸(hé)。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帐蓬  琢磨  硬朗  爆发 B. 张扬 呼啸 流倘 添置 C. 滚烫 干躁 酬劳 地毯 D. 荒地 废弃 飘荡 水渠 ‎【答案】D ‎【解析】A帐篷。B流淌。C干燥。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天到了,普罗旺斯地区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B. 林伟光这个“沙漠地上的创业青年”在庙庙湖这片沙漠地上一待就是四年,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 C. 贵州一个4岁的男孩被父母丢在幼儿园6天,他的冷血父母竟然刨根问底,相互推脱责任。‎ D.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政和县,身为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带头扑下身子,工作在一线。‎ ‎【答案】C ‎【解析】A项,生机勃勃: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句中形容春天的普罗旺斯富有生命力,使用正确。B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句中形容原来的沙漠地带不长庄稼,使用正确。C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不符合语境,此处可用“不闻不问”。D项,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使用正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答案】B ‎【解析】A项,将狂风比作野兽,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将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将以前猛烈而干燥的风和现在飘着香气的微风对比,运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 ①⑤③②④ B. ⑤④③①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答案】B ‎【解析】通读语段,由第⑤句的“那是”可知此句是领起句,总领下文的回忆,应放在第一位。第④句点明旅行的地点,应放在第二位。第③句的“光秃秃的山上”与第④句相接,应放在第三位。第②句的“倒塌的房屋”与第①句的“废弃的村庄”相接,第②句应放在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排序为⑤④③①②。故选B。‎ ‎6.参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答案】(示例一)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失意的懊恼和成功的欢欣。(示例二)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离别的悲苦和团圆的喜悦。‎ ‎【解析】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分析例句,可知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人生”比作是“一首歌”。仿写时也要运用比喻的修辞,可将“人生”比作是“一首诗”或“一台戏”,结合这两个喻体的特点来仿写即可。‎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7. 根据以上语段描述的内容,简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8. 请从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9.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牧羊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10. 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开头,介绍一个自己熟识或者崇拜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丝不苟的。‎ ‎【答案】7. 从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的回答与态度可知,他是一个单纯而勤劳的人。而他在遭遇失子丧妻的不幸后,独自一人从山下的农场中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牧羊植树,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始终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 ‎ ‎8. (1)运用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牧羊人种橡子时的仔细认真,表达了“我”对他的赞美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出白桦树茁壮生长的状态,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 ‎9. 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启示人们,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拥有美丽富饶的家园。只要愿意,敢于实践、坚持不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创造奇迹。 ‎ ‎10. (示例)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能触动她内心深处那根弦。从她读书看戏时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状态可知,她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从她常常一个人沉默寡言、无语凝噎的情况可知,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她常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他人一句无关轻重的话语、一个黯淡无光的眼神,都能刺痛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她永远都是眉峰紧蹙,正应了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解析】‎ ‎7.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可知他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从“独自一人创造了这片森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虽然失去了妻子和孩子,但是却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 ‎8.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种类,然后结合句子去分析作用。(1)从“收拾,洗,上过,煮、刮过、缝”等动词,可见这是对牧羊人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牧羊人整洁、干净的房间及衣着,说明他是一个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人。(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牧羊人的敬佩和赞美。‎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9.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能力。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回答时观点一定要明确,不可模棱两可。根据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围绕“积极行动起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来回答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注意介绍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介绍,结合具体的事件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做到语言流畅即可。‎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灼人(zhuó) 滑稽(jī) 模糊(mó) 参差(cī)‎ B. 恍惚(huǎng) 突兀(wù) 臭椿树(chūn) 严禁(jìn)‎ C. 目眩(xuàn) 挪动(nuó) 耸立(sǒng) 附和(hé)‎ D. 凌乱(líng) 抽噎(yē) 哭泣(qì) 弹珠(dàn)‎ ‎【答案】C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C加点字注音有误。“和”应读“hè”。‎ ‎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或两个错别字,请在括号内改正。‎ ‎(1)幕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_____)‎ ‎(2)当我感到惊慌失错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_____)‎ ‎(3)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矫傲。(_____)‎ ‎(4)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呯呯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_____)‎ ‎【答案】 (1). (1)幕—暮  (2). (2)错—措  (3). (3)矫—骄 (4). (4)呯呯—怦怦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幕”与“暮”、“错”与“措”、“矫”与“骄”、“呯”与“怦”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B. 莫顿·亨特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丧气,要想办法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步一步去战胜它。‎ C. 从电视上看到叙利亚无辜平民惨遭轰炸的情形,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 D. 超暖心的松鼠妈妈,小心翼翼地叼着睡梦中的小松鼠搬家。‎ ‎【答案】A ‎【解析】A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头晕目眩”指头脑发晕,两眼昏花。用在此处明显不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史发展中,“国”“家”“天下”的内涵及外在表现都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迁。‎ B.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门。‎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已全面启动。‎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国”“家”“天下”改为: “家”“国”“天下”;B.成分残缺,句末加“话题”;C.有歧义,在“连胜三局”前加“阿尔法狗”;D.正确。故选D。‎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⑥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 A. ⑥①④⑤③② B. ④⑤③①②⑥‎ C. ④①②⑥③⑤ D. ①④③⑤⑥②‎ ‎【答案】C ‎【解析】仔细阅读,中心议题是:严于律己的精神。故“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应是首句,①句中“深谙此理”承接“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然后举例论证。结合历史事实的先后顺序“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早于“王右军临池练字”。故②⑥,然后总结“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结论“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⑥③⑤。故选C。‎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中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种生活的哲理。‎ B.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和意图是以事传理,即借“我”爬悬崖遇险,最后脱险的事,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困难的道理。‎ C. 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营救,是因为怕惊吓到孩子,由此可见父亲的细心。‎ D. 本文是作者对自己童年一件重要往事的回忆。全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由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过程。‎ ‎【答案】C ‎【解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应为: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营救,是因为父亲想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磨炼,以增长勇气和经验。‎ 二、阅读理解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7. 在父亲的鼓励下,“我”面对困难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结合原文回答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8. 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9.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做法,请结合当时的情况谈谈你的理解。‎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突出天气的闷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 文中父亲看见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没有去救他,是因为怕惊吓到孩子。由此看出,父亲当时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C. 文中对“我”主要进行了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D. 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结尾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案】7. 从“啜泣”,害怕到“我顿时有了信心”,再到“我信心大增”,最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 ‎8. 面对困难,不要想着困难有多大,要走好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 ‎9. 示例:我赞成父亲的做法,儿子体弱多病,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在父亲的指导下独自走下岩石架可以磨练儿子,事实也证明父亲的做法对儿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10. B ‎【解析】‎ ‎7.‎ 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作答时可结合“我大哭着说”“我怒吼着”“这看起来我能做到”“再一次,我做到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等内容概括作答。‎ ‎8.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意思是“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其深刻含意中:人在面对困境时,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就能战胜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据此理解作答。‎ ‎9.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谈论主观感受为主,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本题可以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分析,因为父亲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增强孩子的信心,体现的是父亲教育的智慧。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项理解与文章实际不符,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据此,答案为B。‎ ‎《诫子书》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淡泊(bó) 险躁(zào) B. 致远(zhì) 枯落(kū)‎ C. 淫慢(yíng) 穷庐(lú) D. 励精(lì) 治性(zhì)‎ ‎【答案】C ‎【解析】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C项的注音有误,“淫”应读“yí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非淡薄无以明志 B. 非宁静无以至远 C. 淫慢则不能厉精 D. 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薄-泊;B.至-致; C.厉-励。故选D。‎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 ‎(5)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___‎ ‎(6)悲守穷庐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 ‎(8)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品德高尚的人。 (2). (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3). (3)放纵懈怠。 (4). (4)修养。 (5). (5)疾行,指迅速逝去。 (6). (6)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7). (7)增长才干。 (8). (8)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淫慢”的意思是“放纵懈怠”;“非学无以广才”的意思是“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学”的意思是“增长才干”。‎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非学/无以广才 B. 非淡泊/无以明志 C. 夫学/须静也 D. 淫慢/则不能励精 ‎【答案】C ‎【解析】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C项的停顿有误,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夫/学/须静也。‎ ‎5. 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2)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地集中精神学习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3)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4)放纵懈怠便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便不能修养性情。‎ ‎【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静”“俭”“致远”“淫慢”“险躁” 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 ‎”“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6.填空。‎ ‎(1)《诫子书》的作者是____,字____,被称为“___”,___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_____。‎ ‎(2)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____,___”来劝勉他们。‎ ‎【答案】 (1)诸葛亮 孔明 卧龙 三国  忠武侯 (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解析】(1)“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诫子书》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这两句话符合题干的要求,作答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韩婴《周公诫子》)‎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守穷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无以鲁国骄士________________‎ ‎(4)又相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9.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_____;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 ‎10. 甲文中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结合原句表述,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11. 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答案】7. (1). 增长。 (2). 陋室。 (3). 因为。 (4). 辅佐。 ‎ ‎8. (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 ‎9. (1). 要立德、修身  (2).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10.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感悟示例:要内心宁静,俭朴节约,立志高远,珍惜时间去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 ‎11. 示例: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 ‎7.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注意“博闻”“广”“庐”“慎”的意思,注意积累。‎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中要注意“驰”“去”“接”“庐”“及”“谦德”等的含意。‎ 同时,注意第一句中的被动句和第二句的判断句的翻译。‎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中心。甲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明诸葛亮要儿子立德、修身;乙文中“夫此六者,皆谦德也。”表明周公希望儿子伯禽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失去谦德,就怠慢轻视人才。‎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中的相关句子。结合文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等句子可知,诸葛亮认为一个人的成材,必须内心平静,不仅要有志向,爱学习,还要珍惜时间。在谈自己的感悟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强调立志和惜时的重要性。‎ ‎1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积累,在平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有很多,任选两句作答即可。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