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7
课
温故知新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齐桓公首霸
晋文公称霸
楚庄王称霸
越王勾践称霸
学习目标
1
.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
.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
.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目
录
1
2
商鞅变法
战国七雄
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一、战国七雄
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
403
年)
田氏代齐(公元前
386
年)
1
形成
赵
燕
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在 中 间
楚
秦
韩
魏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赵国得救
战 国
列表梳理:
思考: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庞涓
孙膑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赵
魏
齐
桂陵
救命啊!
魏
齐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
354
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
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
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马陵之战
庞涓
孙膑
魏
齐
公元前
341
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
10
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
10
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
5
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
3
万人吃饭用)。 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减灶计
秦赵长平之战
秦
赵
公元前前
262
年
-
前
260
年,秦国名将
白起
率军在赵国的
长平
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决战。战争中,赵王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
赵括
代替廉颇,导致赵军惨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
40
万降兵。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东
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白起
廉颇
我离间!
赵括
战争特点:
战争的
规模
很大,参战兵力多,
交战
区域
广,持续
时间
长。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
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靴形铜钺[
yuè
]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龙凤云纹皮盾
长杆三戈铜戟[
jǐ
](湖北省随县出土)
青铜箭镞
[zú]
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
铁刀
燕国
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
铁矛
战国时期
铁兜鍪
[
móu
]
(湖北铜绿山出土)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战国武士复原图
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战争结果: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
秦国
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
韩非子
》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
1
)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
②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
2
)影响: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②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如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变
乱
战国时期的特点
乱--战争,变—变法。
郢
睢阳
临淄
咸阳
蓟
秦
楚
鲁
越
卫
韩
赵
魏
邯郸
郑
大梁
周
中山
洛邑
晋
燕
齐
宋
河
水
渭
水
汉
水
淮
水
江
水
东周都城
诸侯国国都
诸侯国疆域
秦
楚
韩
赵
魏
燕
齐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七 雄 与 战 国 时 期 的战 国 变 法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商鞅其人
商鞅(约公元前
390~
前
338
年)
法家思想
二、商鞅变法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国变法的原因: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
直接原因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背景
2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
时间、人物
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
根本原因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由国君直接派遣官吏治理
4
商鞅变法的
主要内容
1
)、改革土地制度;
——
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
2
)、奖励耕战;
——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奖励军功;
——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4
)、建立县制;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5
商鞅变法
内容的作用以及性质
商鞅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各国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6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
历史影响(作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商鞅
3
、时间:
5
、改革者: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
4
、支持者: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商鞅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
1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2
)商鞅变法得到了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
3
)商鞅采用徙木赏金的做法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
4
)商鞅变法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
5
)商鞅具有改革家的魄力和勇气,敢于同阻碍变法的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材料一:
《
史记
》
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
(
变法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什么
启发
?
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我们应该向商鞅学习,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大家来发言:
.
它是什么时候
,
由谁修建的呢
?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
修建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3
功能
4
影响
2
构成
公元前
256
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防洪、灌溉、水运等。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地点:
修建者:
作用
:
防洪灌溉工程
——
都江堰
四川 岷江中游
李冰(秦国)
防洪灌溉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
“
天府之国
”
的美称。
引导探究
美丽的都江堰
公元前
256
1
.时间:
________
年
2
.人物:秦国蜀郡太守
__________
3
.地点:成都附
近
的
__________
李冰
岷江
玉
垒
山
都江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离堆
内
江
外
江
江
岷
分水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4
、
功能:
防洪
、
灌溉
、水运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著名战役
名称
战争特点
战争结果
商鞅变法
背景
目的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都江堰
修建
构成
功能
影响
【1】
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
《
三字经
》
,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吴、魏、燕、赵、楚、秦、韩
A
【2】
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C
【3】
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
( )
A
.防洪排水
B
.防洪蓄水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C
谢谢
!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破阵子》 (12)_2021-10-2623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有理2021-10-262页
- 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3-1-2 等式2021-10-262页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2021-10-265页
-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2021-10-265页
- 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2一元一次方程2021-10-263页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2021-10-261页
- 2021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黄2021-10-2617页
- 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2021-10-26131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2单元语文测试题2021-10-2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