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4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划线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炽痛(chì) 招徕(lái) 蹑手蹑脚(niè)
B.娴熟(xián) 解剖(pōu) 长吁短叹(yū)
C.殷红(yān) 绮丽(qǐ) 引颈受戮(lù)
D.谀词(yú) 剽悍(piāo) 恃才放旷(shì)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B.“长吁短叹(yū)”读作“xū”。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 归咎 顾名思异
B.缭亮 诓骗 尽态极妍
C.自诩 镶嵌 大相径廷
D.矜持 峰峦 毛骨悚然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A.“顾名思异”写作“顾名思义”;B.“缭亮”写作“嘹亮”;C.“大相径廷”写作“大相径庭”。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个体心灵、_____民族精神、_____民众心智,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首先通读句子,读懂句意,然后分析所给四个词语,发现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最好,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选项为A。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答案:A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A.语序不当,改为“讨论、推举和表决”;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否”;D.成分残缺,缺宾语,句末加“的活动”。
答案:C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国房,皆可置之。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C项,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答案:C
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
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D项,有问有答是设问,本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
答案:D
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白、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通读五个句子,讲述的是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⑤是总起句放第一位,排除AC;①为总结性的句子,点明了怎样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故应放在最后,排除D。
答案:B
9.下面情景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将于5月5日在操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班主任王老师让班长把这件事转达给本班其他同学,并动员大家尽可能参加此次活动。班长回到班上,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
A.同学们,我校将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大家积极参加。
B.王老师让我告诉大家,我校将于5月5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C.同学们,我校将于5月5日在操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大家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展示出自己的青春风采,一起参加吧!
D.王老师说,我校将于5月5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请全班同学一起参加,所以不能当“逃兵”,一个不许少!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A.“积极参加”一词是机构对参加者的希望,不符合“我”这一对象。B.“王老师让我告诉大家”,太直白,不符合“邀请别人来参加”这一语境。D.“不能当逃兵,一个不许少”,含有强迫的意味,不恰当。
答案:C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B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答案:B
(二)填空题(10分)
11.综合性学习(6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2分)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活动。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忆点滴关爱 集孝亲名言
(2)【国】强盛的国
无海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2分)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
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答案: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座右铭是用来警戒自己和激励自己的话语。语言精炼,语意深刻,能起到警戒和激励自己的作用即可,一般比较简短。
答案:复兴中华,我的责任!
名著阅读(4分)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考查了对名著艺术特色的把握。
答案:①海底两万里
②儒勒·凡尔纳
④格列佛游记
③想象奇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4分)
13.古诗文积累(7分)
按要求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子夏曰:“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孟子》)
(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识记与积累,别写错别字。
答案:(1)人迹板桥霜
(2)月如钩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博学而笃志
(5)舍生而取义者也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
14.古诗词赏析(4分)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的感情。(2分)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诗人情感的考查。做此题时,理解尾联的含义以及手法,特殊的抒情的方式和角度。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这样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开家乡,对家乡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描绘。结合诗句,用流利、连贯的语言表述,注意“比喻”修辞的运用。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答案: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3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如有所语
③两股战战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答案:①靠近 ②说话 ③大腿
16.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A.表顺承/俄而:不久;一会儿;B.极/消逝;C.表判断,是;D.大约/可以;
答案:C
17.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答案:①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②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8.【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运用_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2分)
解析:该题考查的说明的顺序和描写的方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完成即可。
答案:空间侧面(间接)
19.【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8分)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已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着,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
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20.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答案: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21.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①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赏析角度的选择,一般来说可从修辞、描写、词语的运用等角度入手。
答案:①(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②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
22.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答案: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2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答案: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
24.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3分)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①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国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金周不再“黄金”。
②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孩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孩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自主掌握的时间。”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心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③许多家长常告诫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转向尊重规律。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和智慧。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④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心劳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而赢家只有一个,那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⑤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外国人就是外教;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中国教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知识均陷入了误区。懂“科学”的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面子、指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⑥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多游戏,多感受世界。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语绘本开始;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⑦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珠规律,那么家庭教育就该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2017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筛选与概括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
答案:家庭教育没有科学导航。
26.第①段有何作用?(4分)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①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论题。②充当证明中心论点的(反面)论据。
27.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答案:举例论证、比喻论证。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一位家长的话,证明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期补课,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
B.一个合格的家长在于,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C.不懂“科学”的家长会陷入知识的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D.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第二段内容“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可以看出,A项有误。
答案:A
29.现实中,超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中、高考竟争,已发展到从早教识字背诗,再到双语幼儿园、“小升初”选拔学生。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观点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答案:许多家长把早期教育当作教育孩子,提高其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对孩子进行各种知识培训,3岁学算数,4岁学写字,5岁学英语……这些做法违反孩子心理、生理发展规律,不仅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会导致孩子厌学。
四、写作(60分)
30.请以“你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这应是一篇写人或者记事的文章,在写文章时,不能围绕着美丽空发议论,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写。能“让我如此美丽”者,五花八门,可以是友情的得而复失,可以是自小习得的某种技能,还可以是挫折之后的奋起……
答案:
你让我如此美丽
岁月如同指缝间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恰似你给予我那恍若隔世的温柔,宛若宋代佚名画中廊外的花儿,在时光中慢慢湮开。是你陪伴着我一路走过童年,少年,走过人生中的青葱岁月,是你,亲爱的妈妈,是你让我如此美丽!
目光中的草鞋
曾忆得儿时,我缠着你想要一双草鞋。你笑着应允了。几天后的晚上,你给了我一双金黄的草鞋。我当时惊喜地叫着,笑着,穿上草鞋出门找朋友们玩耍。你便在我身后,默默地望着我,我跳跃的身影在你的瞳孔中清晰,真切。我在目光中跑着,满地都是细细的月光,似是一条盈盈的涓涓细流,在我的鞋底安静地流淌着。我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鞋,一会看着地上的月光,渐渐地分不清那地上金黄的,哪儿是月光,哪儿是我的草鞋了。我似乎幻化成了一尾小鱼,自在地游动在月光水流之中。伙伴们见了,无不叫道:“你今晚真美!”我喜滋滋地笑了,你见了我的笑,也笑了。可我不曾想过,你是如何辛劳,在几乎见不着草鞋的时代,为满足我内心小小的愿望而努力。那夜,我记得真切。亲爱的妈妈,是你,让我如此美丽。
阳光下的花儿
进了初中,我时常因不适应新生活而烦恼。你便带我到阳台,让我看阳光下点点吐翠落芳的花儿。你教我浇花。你哼着歌,提了一壶水,将那壶儿一斜,清澈的水流直往花盆中去了。你的眼里满映着清水闪闪的光和盈盈笑意。阳光斜斜地打在你身上,花儿也皆有了情意。一瞬间,我明白你要教给我的,不是浇花,而是淡然面对生活,豁达的心态。从那之后,我笑对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周边的人都夸:“你似乎美丽了不少!”而我知道,那都是因为你,亲爱的妈妈,是你让我如此美丽。
哦,亲爱的妈妈,那些你给予我的,我都记得,一路上,你让我如此美丽,却又不求回报。如今,你已渐渐无力,你新生的华发,扯得我的心生疼。妈妈,你让我如此美丽,竭尽了你毕生的心血,现在,我们换一换吧,我将用我的力量保护你,伴随你走过中年,老年,我要你同我一样,同我一样美丽!
相关文档
-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2021-10-262页
- 部编七上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2021-10-2618页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测2021-10-267页
- 江苏省金坛市薛埠中学2012-2013学2021-10-266页
-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2021-10-266页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2021-10-2635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4单元语文测试题2021-10-2610页
-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小2021-10-261页
-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检测题2021-10-266页
-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2021-10-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