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1-10-26 发布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梵天寺木塔》练习 苏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梵天寺木塔》同步练习 ◆ 基础达标练习 ‎ ‎ ‎1.《梵天寺木塔》选自,作者,代科学家、政治家。  ‎ ‎2.解释带点的词。   ‎ ‎(1)患其塔动( ) (2)未布瓦( ) ‎ ‎(3)贻以金钗( )     (4)盖钉板上下弥束( ) ‎ ‎(5)人皆伏其精练( ) (6)方两三级( ) ‎ ‎(7)乃以瓦布之( ) (8)问塔动之因( ) ‎ ‎(9)匠师如其言( )  (10)但逐层布板讫( ) ‎ ‎(11)六幕相持( ) (12)钱氏据两浙时( ) ‎ ‎(1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14)但逐层布板讫( )‎ ‎(15)而动如初( ) (16)故如此( ) ‎ ‎(17)上下弥束( )    (18)于杭州梵天寺( ) ‎ ‎(19)乃以瓦布之( ) (20)贻以金钗( )  ‎ ‎(21)问塔动之因 ( )   ‎ ‎3.给加点的字注音。  ‎ ‎(1)钱氏据两浙时( ) (2)方两三级( ) ‎ ‎(3)但逐层布板讫( ) (4)人履其板( )  ‎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 ‎(1)钱帅登之 (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 6‎ ‎ (3)匠师如其言( ) (4)此易耳 ( )  ‎ ‎5.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C.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D.人/皆伏其精练  ‎ 6. ‎《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用“( )”、“( )”来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  ‎ 7. ‎1.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 答: 。  ‎ ‎2.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 答: 。  ‎ ‎3.“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 答: 。  ‎ ‎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 6‎ 答: 。  ‎ ‎5.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答:   ‎ ‎ 。  ‎ ‎6.本课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详略得当,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略写,你能说说这样处理详略的好处吗?  ‎ 答: 。  ‎ ‎7.文言文用词精当,往往一个字便能传达很多内容。如文段中“密使其妻”的“密”字、“皓笑曰”的“笑”字都极省俭却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特殊心理,试分别简析一下。  ‎ 答: 。  ‎ ‎8.《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 答: 。  ‎ ‎9.《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 答: 。  ‎ ‎10.翻译下列句子。  ‎ ‎(1)六幕相联如胠箧。 ‎ 译: 。  ‎ (2) 人皆伏其精练。‎ 译: 。  ‎ ‎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 译: 。  ‎ 6‎ ‎(4)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 译: 。  ‎ ‎(5)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 译: 。  ‎ ‎    ‎ 6‎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 ‎2.(1)担心(2)铺排(3)赠给(4)因为(5)同“服”,佩服(6) 才(7) 于是,便(8) 原因(9) 遵照(10) 只(11) 支撑(12) 统治(13) 派(14) 终了,完(15) 当初、原来(16) 所以  ‎ ‎(18)在(19)用(20)拿(21)的  ‎ ‎3.①jù ②fāng ③qì ④lǚ   ‎ ‎4.①塔 ②匠师 ③喻皓 ④指固塔这件事   ‎ ‎5.D  ‎ ‎6.喻皓、布板、实钉  ‎ 课后能力提升:‎ ‎1.未布瓦,上轻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 ‎2.匠师能虚心好学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面子,不敢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  ‎ ‎3.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 ‎4.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 ‎5.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  ‎ 6‎ ‎6.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这样便于体现喻皓技艺的高超,交代清楚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一笔带过,略写。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 ‎7.“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8.如何解决塔动问题是说明的重点,所以应详写,这样就突出了说明的中心;而实施过程不是重点,所以就略写。  ‎ ‎9.以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喻皓技术之高。又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如工匠费尽心机了解如何才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又如篇末说:人皆伏其精练。  ‎ ‎10.(1)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 ‎(2)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 ‎(3)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 ‎(4)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塔就不会晃动了。  ‎ ‎(5)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