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8.50 KB
  • 2021-10-26 发布

济南市长清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隋朝的评价,最全面、准确的是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 ‎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 ‎③暴政导致其灭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创建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以及开创的大运河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①说法正确;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②说法正确;隋炀帝时期生活奢靡,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最终因暴政而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故“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唐朝,故B符合题意;唐朝、宋朝、明朝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也有“居安思危、戒奢崇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用人的认识。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 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注重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CD说法错误。武则天虽然当皇帝,并没有提高妇女的地位,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图中工具最有可能用于 A. 农业 B. 制瓷业 C. 商业 D. 纺织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图片可知,这两幅图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耕地时可自主的控制入土深浅,适应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质量和效率,筒车在灌溉时使用水力,从而节省了人力,他们都应用于农业,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6.“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是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唐三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东汉已经烧出成熟的青瓷,故A不符合题意。北朝已经烧出成熟的白瓷。故B不符合题意。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故C不符合题意。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都很有名,故D符合题意。故选D。‎ ‎7.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抵御少数民族侵略,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 唐朝安史之乱,无暇顾及 B. 唐太宗不理朝政,疏于政事 C.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组的拥戴,当时西北和北方各族的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朝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洽,因此不需要修长城。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8.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故C符合题意。李白被称为“诗仙”,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认知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行走路线从长安一路向西,到达西域后一路向南,最终到达天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玄奘西行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尽磨难,经过4年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多年后玄奘携大量佛经返回长安,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10.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 使用曲辕犁耕地 B. 与曹雪芹共进午餐 C. 使用筒车灌溉 D. 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雪芹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红楼梦》一书,在盛唐是不可能见到他的,B说法错误;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作工具,A说法正确;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C说法正确;唐都长安,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那里店铺林立,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11.关于下表,填写正确的是 A. 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 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建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益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B符合题意;安史之乱是开元末年的叛乱,A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是唐朝后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不符合题意;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都是开元盛世以后的历史事件,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   )‎ A. 重文轻武 B. 冗兵冗费 C. 削弱相权 D. 积贫积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可知,这体现了北宋录取文士名额比武士多,重视文臣,轻视武将,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故A符合题意。冗兵冗费是指北宋军队数量和财政开支过多,故B不符合题意。 削弱相权是指分化宰相的权力,故C不符合题意。积贫积弱是指北宋财政和军事实力虚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下表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发展变化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由辽、北宋、西夏这些政权并立,后来辽和北宋被金灭亡,发展到金、西夏、南宋政权并立,最后元朝统一中国,由民族政权并立到最后中国统一,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4.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市舶司,B项符合题意;A是古代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设立的机构,如唐朝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C是元朝中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D是清朝负责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的机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古代中国盛行铁钱,但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马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下列货币的产生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北宋时期城市商业的繁荣,交易量增大,金属钱币携带很不方便,于是导致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为了便于商品交易,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所以本题的图片D就是最早的纸币拓片,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A. 北宋 B. 南宋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下图为我国古代“瓦舍”又称“瓦子”,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 隋唐科举制发展 B. 唐民族关系和谐 C. 宋代市民娱乐文化丰富 D. 明清的边疆巩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又称“瓦肆”,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戏的、演杂技的。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 A. 火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传入欧洲后,在学术方面、战争上、航海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 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B. 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 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D. 考中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自己随意发挥,否则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录取,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因此成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A对八股文认识不正确,BCD认识都正确,故本题选A。‎ ‎20.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 岳飞抗金 B. 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戚继光。明朝东南沿海倭寇泛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取得连连胜利,戚继光赢得人们的好评和爱戴。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1.2019年6月,屠呦呦研究团队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红楼梦》‎ D. 《本草纲目》‎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编出《本草纲目》这一药物学著作,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的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主要疗效。这部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丰富了我国古代医药学宝库,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22.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 )‎ A. 阿房宫 B. 未央宫 C. 紫禁城 D. 大明宫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阿房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与题意不符;B项汉未央宫是西汉开国所建第一座宫殿,也是整个汉长安城的第一座宫殿建筑群,与题意不符;C项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D项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与题意不符。故选C。‎ ‎23.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设立台湾府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D不属于对西藏地区实施的管辖,ABC都是对西藏地区实施的管辖,本题选D。‎ ‎24.学完清朝史实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清朝的读书人简直没法活了,稍不留神,就因为写的诗或文章触犯皇帝而被抓起来。”他评论的是清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 废除还相 B. 文字狱 C. 八股取士 D. 禁书毁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曲解,制造了大量冤狱,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也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25.下图是晚清沈蓉圃参照《京腔十三绝》,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内容反映的“国粹”艺术是 A. 元曲 B. 京剧 C. 杂剧 D. 昆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道光帝在位时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国粹”不符,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国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政绩来看,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取得了开皇治世的繁荣局面,从工作作风来看,他酷爱工作,在国家事务的舞台上,都处处留下了他勤奋的足迹,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 “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孙中山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代皮日休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和唐代诗人皮日休分别对隋朝哪一开创措施进行了评述?‎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判断此统一王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多出现于统一时期,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于经济重心多在首都。……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发展过程。‎ ‎——田余庆《古运河开发中所见一个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1)人物:隋文帝或杨坚 孙中山评述:科举制(错别字不得分)‎ 唐代皮日休评述:隋朝大运河或大运河 ‎(2)民族:蒙古族 制度:行省制度(错别字不得分)‎ ‎(3)关系:国家统一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的发展又为国家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是如何改动的?对皇权有何影响?‎ 材料二:本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变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蓬密者入直络写……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后,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2)材料二所示,雍正年间设置的中央机构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承旨诸臣”有何职责?‎ 材料三:‎ ‎(3)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1)改动: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影响:强化了皇权 ‎(2)机构:军机处(错别字不得分)‎ 职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或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3)趋势:皇帝独尊,君权强化或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或皇权的强化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讯、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2‎ ‎)图一反映了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郑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图二的漫画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材料三:‎ ‎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遇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2018年11月习近平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从宋朝到清朝对外交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一交往变化的认识?‎ ‎【答案】(1)原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2)地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政策:闭关锁国(错别字不得分)‎ ‎(3)变化:从开放交流到闭关自守;认识:开放促进繁荣,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