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10-26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2.(2分)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 A.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C.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 D.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3.(2分)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 第34页(共34页)‎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2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分)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6.(2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包括(  )‎ ‎①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国实行正确外交政策赢得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第34页(共34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2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叙述(如表),比较两次主要矛盾的变化共同之处有(  )‎ ‎1956年中共八大 主要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共十九大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①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②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③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都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分)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1992~2002年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三步走战略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第34页(共34页)‎ ‎9.(2分)《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 A.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2分)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D.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11.(2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第34页(共34页)‎ ‎12.(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13.(2分)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中反复唱到“我和2035有个约”,这个约定是(  )‎ A.2035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B.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D.203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2分)梦想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梦想。清华大学教授林语堂说:“只希望国中有小片的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净土”。由此可知当时他的梦想是(  )‎ A.民族救亡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15.(2分)近年来有人把“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许多外国人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 ‎①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②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科技成果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第34页(共34页)‎ ‎16.(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夙愿。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民族团结】‎ ‎(1)如图为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一副对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祖国统一】‎ ‎ A   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9日,B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图一 图二 ‎(2)在图一横线A、B处补全答案。图二中人物会面于何时?图一图二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哪一方针的实施?‎ ‎【钢铁长城】‎ 第34页(共34页)‎ ‎(3)2019年的大阅兵与1949年相比,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哪些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17小题10分,18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中国式的抗疫”震撼了全世界,中国的崛起更是让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哪一年?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材料二:国内生产总值及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650.2‎ ‎133.6‎ ‎343‎ ‎1990年 ‎18774.3‎ ‎686.3‎ ‎1590‎ ‎2000年 ‎99776.3‎ ‎2253.4‎ ‎6256‎ ‎2013年 ‎595244‎ ‎8895.9‎ ‎29547‎ ‎(2)结合如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摘编自习近平“7•26”重要讲话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8.(10分)外交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国际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其国际关系的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1949年4月17日)‎ 材料二:(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第34页(共3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2月16日)‎ 材料四:‎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中的中国士兵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在这一基础上,制定了什么外交政策?‎ ‎(2)中美中日建交的前提是什么?处理中美、中日关系的准则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4)通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外交发展历程的学习,你对中国的外交关系有哪些认识呢?‎ 四、探究题(15分)‎ ‎19.(15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这些英雄、这些先锋,勾勒出时代精神的天际线,标注了价值信仰的坐标系,也支撑起我们民族的钢铁脊梁。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对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人物进行了专项整理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记忆人物﹣﹣走近时代楷模】‎ 第34页(共34页)‎ ‎(1)在下列事件或称号后的横线内填写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填序号)。‎ A.“最可爱的人”﹣﹣﹣﹣   。‎ B.“解放军好战士”﹣﹣   。‎ C.“铁人”﹣﹣   。‎ D.“杂交水稻之父”﹣﹣   。‎ 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任务二【了解人物﹣﹣体会人物精神】‎ ‎ ‎ ‎ ‎ 第34页(共34页)‎ ‎ 他是原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1964年5月,因肝癌病逝。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 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上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他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 ‎(2)上述材料分别描述的是哪一人物(填序号)?请说说我们从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人物身上可以学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任务三【解读人物﹣﹣阐释历史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是谁?他多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见贤思齐﹣﹣凝聚民族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 ‎(4)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青年•奋斗•国家”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第34页(共34页)‎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意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解答】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明我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D。‎ ‎【点评】掌握并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分)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 A.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C.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 D.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分析】‎ 第34页(共34页)‎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歌词。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解答】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保家卫国。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3.(2分)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分析】本题以表格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表格,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第34页(共34页)‎ ‎4.(2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据所学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5.(2分)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上升,这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所致。因为从1959至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中共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发布“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1961年”和相关信息可用排除法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6.(2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包括(  )‎ ‎①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国实行正确外交政策赢得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解答】据题干“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包括: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实行正确外交政策赢得亚非拉国家的支持。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霸权地位下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选:C。‎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重点识记重返联合国的内容与影响。‎ ‎7.(2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叙述(如表),比较两次主要矛盾的变化共同之处有(  )‎ ‎1956年中共八大 主要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共十九大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①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②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③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都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的共同点。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都正确确立了中国的主要矛盾。‎ ‎【解答】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大召开时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召开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共同之处都是经济发展水平与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两次主要矛盾的变化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政策、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目的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都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故D符合题意。‎ 第34页(共34页)‎ 故选:D。‎ ‎【点评】掌握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的主要内容,理解二者的共同点。‎ ‎8.(2分)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1992~2002年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三步走战略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分析】本题以“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了1992~2002年的关键词,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相关知识点识记与理解。‎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故选:B。‎ ‎【点评】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等相关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2分)《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 A.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 第34页(共34页)‎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解答】据题干:“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 ‎10.(2分)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一内地 ‎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D.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识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解答】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渐深入内地,开放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选:A。‎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11.(2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 C.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解答】从图一购物票证到图二今日商品任意买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的产物。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第34页(共34页)‎ ‎12.(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 ‎13.(2分)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中反复唱到“我和2035有个约”,这个约定是(  )‎ A.2035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B.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D.203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阶段性部署。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仔细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 ‎14.(2分)梦想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梦想。清华大学教授林语堂说:“只希望国中有小片的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净土”。由此可知当时他的梦想是(  )‎ A.民族救亡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救亡。梦想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梦想。‎ ‎【解答】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他生活在外国侵略,国家动乱,民族危亡时期。“不打仗,无苛税”说明国家动乱,“租界”是外国入侵中国的标志,因此“只希望国中有小片的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净土”可以看出,林语堂的梦想是挽救民族危亡。‎ 故选:A。‎ ‎【点评】本题以中国近代民族救亡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实能力。‎ ‎15.(2分)近年来有人把“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许多外国人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 ‎①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②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科技成果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34页(共34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 ‎【解答】近年来有人把“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许多外国人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①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②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③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化。④中国科技成果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史实不符。‎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掌握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夙愿。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民族团结】‎ ‎(1)如图为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一副对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祖国统一】‎ ‎ A 1997 ‎ 第34页(共34页)‎ 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9日,B 澳门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图一 图二 ‎(2)在图一横线A、B处补全答案。图二中人物会面于何时?图一图二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哪一方针的实施?‎ ‎【钢铁长城】‎ ‎(3)2019年的大阅兵与1949年相比,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哪些变化?国防和军队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结合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变化理解分析。‎ ‎【解答】(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第34页(共34页)‎ ‎(2)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9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3)2009年的大阅兵与1949年相比变化体现在军种增多;导弹部队从无到有,实力强大;军队科技含量提高;军事实力提高等;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故答案为:‎ ‎(1)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2)A:1997年;B:澳门;时间:2015年;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或“一国两制”。‎ ‎(3)变化:军种增多;导弹部队从无到有,实力强大;军队科技含量提高;军事实力提高等。作用: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相关史实。‎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17小题10分,18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中国式的抗疫”震撼了全世界,中国的崛起更是让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34页(共34页)‎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哪一年?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材料二:国内生产总值及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650.2‎ ‎133.6‎ ‎343‎ ‎1990年 ‎18774.3‎ ‎686.3‎ ‎1590‎ ‎2000年 ‎99776.3‎ ‎2253.4‎ ‎6256‎ ‎2013年 ‎595244‎ ‎8895.9‎ ‎29547‎ ‎(2)结合如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摘编自习近平“7•26”重要讲话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1)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统治,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因此“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分析图表可知,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3)习主席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故答案为:‎ ‎(1)时间:1949年。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3)总方略:“四个全面”;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34页(共34页)‎ ‎18.(10分)外交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通过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遣或者接受特别使团,领导人访问,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参加政府性国际会议,用谈判、通讯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其国际关系的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1949年4月17日)‎ 材料二:(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2月16日)‎ 材料四:‎ 第34页(共34页)‎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中的中国士兵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在这一基础上,制定了什么外交政策?‎ ‎(2)中美中日建交的前提是什么?处理中美、中日关系的准则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4)通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外交发展历程的学习,你对中国的外交关系有哪些认识呢?‎ ‎【分析】本题以文字和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以及得出的认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 ‎【解答】(1)由材料一“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可知,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这一基础上,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材料二“(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和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可知,中美中日建交的前提是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②断绝与台湾的官方外交关系。处理中美、中日关系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普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3)由材料四图片并结合所学知,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地区和国家间的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②‎ 第34页(共34页)‎ 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③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故答案为:‎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前提: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②断绝与台湾的官方外交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普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3)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②推动了地区和国家间的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4)①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②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③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国际合作等。(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以及得出的认识。‎ 四、探究题(15分)‎ ‎19.(15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这些英雄、这些先锋,勾勒出时代精神的天际线,标注了价值信仰的坐标系,也支撑起我们民族的钢铁脊梁。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对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人物进行了专项整理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记忆人物﹣﹣走近时代楷模】‎ 第34页(共34页)‎ ‎(1)在下列事件或称号后的横线内填写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填序号)。‎ A.“最可爱的人”﹣﹣﹣﹣ ⑤或⑦ 。‎ B.“解放军好战士”﹣﹣ ⑧ 。‎ C.“铁人”﹣﹣ ③ 。‎ D.“杂交水稻之父”﹣﹣ ④ 。‎ 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⑥ 。‎ 任务二【了解人物﹣﹣体会人物精神】‎ ‎ ‎ ‎ ‎ 第34页(共34页)‎ ‎ 他是原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1964年5月,因肝癌病逝。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 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上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所以他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 ‎(2)上述材料分别描述的是哪一人物(填序号)?请说说我们从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人物身上可以学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任务三【解读人物﹣﹣阐释历史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是谁?他多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见贤思齐﹣﹣凝聚民族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 ‎(4)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青年•奋斗•国家”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人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进喜、袁隆平、屠呦呦、焦裕禄、邓稼先的相关史实。‎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因雷锋热于助人,所以雷锋二字已在中国内地经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雷锋。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带领队友参加石油会战,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改变了我国石油要靠进口的状况,王进喜赢得了“铁人”称号。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A填⑤或⑦;B填⑧;C填③;D填④;E填⑥。‎ ‎(2)据“他是原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人物是①焦裕禄。据“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上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可知,材料描述的人物是②邓稼先。我们从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人物身上可以学到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3)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他”是邓小平。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邓小平多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原因。‎ 第34页(共34页)‎ ‎(4)此题为历史小论文。考查学生综合写作的能力。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题目可以拟为:青年•奋斗•国家。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年有为,朝气蓬勃,努力奋斗,方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英勇战斗,迫使美国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位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中国青年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在青年一代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故答案为:‎ ‎(1)A:⑤或⑦;B:⑧;C:③;D:④;E:⑥。‎ ‎(2)人物:①;②.精神品质: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材料与人物不搭配不得分,精神品质一点即可)‎ ‎(3)邓小平;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示例:青年•奋斗•国家 青年有为,朝气蓬勃,努力奋斗,方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英勇战斗,迫使美国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位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中国青年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在青年一代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结构完整、符合逻辑)‎ ‎【点评】‎ 第34页(共34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进喜、袁隆平、屠呦呦、焦裕禄、邓稼先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10 8:35:12;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4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