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浮力》
◆ 教材分析
《浮力》这一节是选自人教版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二力平衡、液体压强和控制变量法探究多变量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综合能力比较强。教材将知识点教学分为3个部分: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影响因素解决好了,对浮力的概念也起到深化的作用,使学生全面认识浮力,同时也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
2.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
2.经历推理过程,了解浮力产生原因。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浮力的存在,通过演示实验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结合实验理论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
◆ 课前准备
◆
6
1.教师演示用具:大烧杯、细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重物 ,漏斗;
2.学生用具:弹簧测力计、水槽,水、重物。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讲述“皮球掉进树洞里”的故事,然后模拟树洞实验,引出此故事中的取皮球方法用到了我们物理学的浮力。
演示实验: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中,往乒乓球上倒水,水从漏斗下流出,乒乓球沉在水底。这时再用手按住漏斗口,学生观察实验,问乒乓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悬念,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带着疑问
进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浮力
1、浮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让学生找到两幅图中的浮力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出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
得出结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使用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知识来分析物体的运动,
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
2 、演示实验:
6
被拉直的毛线与重垂线的方向都是平行的,这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分析悬线竖直向上的原因,多力平衡
3、请学生思考给出浮力科学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4课堂练习:画浮力的方向
5、将重物丢进水中,提出问题:会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重物的物重,读出示数;用手向上托重物,读示数,示数减小,请学生用所会的知识画图分析重物受到向上的托力大小?
将重物放如水中,分析示数减小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及浮力大小,找一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解说。
结论: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且可以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即,
6
6、课堂练习:例2、例3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及设计实验的
能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红蜡烛升起来;乒乓球上浮、铁块下沉等;提问:为什么它们会上浮、下沉,继续问:受到的浮力是怎样获得的?学生观察、体验、再分析。
(设计意图:演示的实验器材,都经过细心的精选,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思考,但不
教条指引。教给学生理论推导浮力产生原因。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红蜡烛在水中漂浮情况,
与学生一起对蜡烛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实验结论分析浮力产生原因)
2、结合水中的物体受力情况,结合压力与液压知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大小不同,其下表面所受压力大小大于上表面所受压力大小。
三、浮力的影响因素
1、小实验: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料罐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2、提出问题: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3、猜想与假设:可能跟……有关。
4、进行实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圆柱体、水、酒精、浓盐水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a.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b.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c. 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
5、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三)板书设计
9.1 认识浮力
一、什么是浮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浮力的影响因素
◆ 教材分析
1、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都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这也是学生的思维、想象高度活跃的表现。
2、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6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3、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 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设计中,我是先让学生实验后,再说出实验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说实验的过程,再动手实验。这样做虽然对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有所提高,但也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死,不利于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4、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2)、顺应学生,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也能展开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即顺应学生,是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6
相关文档
- 苏科版物理八下《浮力》随堂练习2021-10-266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145浮力WORD教案82021-10-264页
-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新人教2021-10-265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145浮力WORD教案92021-10-263页
-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0浮力2021-10-263页
-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0 压强和浮力2021-10-263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下145浮力WORD教案52021-10-267页
- 八年级下物理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8-2021-10-2623页
-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九章浮力第二节阿2021-10-2625页
-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2021-10-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