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 MB
  • 2021-10-26 发布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岳阳楼记 (19)_鲁教版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湖 北 黄 鹤 楼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 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 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 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 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 阳 楼 在 湖 南 岳 阳 。 与 滕 王 阁 、 黄 鹤 楼 并 称 我 国 南 方 三 大 明 楼 。 因 宋 代 范 仲 淹 的 《 岳 阳 楼 记 》 名 传 四 方 。 有 “ 洞 庭 天 下 水 , 岳 阳 天 下 楼 ” 之 誉 。 岳 阳 楼 始 建 于 唐 代 , 主 楼 三 层 , 高 十 九 点 七 二 米 。 简介作者 • 范仲淹(989-1052),字希 文,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 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 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 苦感受较深。宝元三年 (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 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 御,屡立战功。 •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还 朝,任参政知事。曾提出十条 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 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 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 集》传世。 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于宋仁宗 庆历六年(1046)作。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因提出 政治改革主张,触犯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 政知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到邓州(今河南邓县) 任地方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遭诬被贬官至岳州(今 湖南省岳阳市)。滕子京治岳州颇有政绩,于是重修岳 阳楼。并将此楼的历史沿革、周围环境、建筑特点等写 了一封信,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送给范仲 淹请他作记。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 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面申述自己的 政治抱负,一面也含有对滕子京劝慰和他共勉的意思。 复习记文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 、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 言志。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一要读得准确; 二要读得顺畅; 三要读得动听。 读准字音 谪守( ) 巴陵郡( ) 属予作文( ) 衔( ) 浩浩汤汤( )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 日星隐曜( ) 淫雨( ) 霏霏( ) 潜形( ) 樯倾( ) 楫摧( ) 波澜( ) 嗟夫( ) 薄暮冥冥( ) 皓月( ) 岸芷汀兰( ) 沉璧( ) 噫( ) 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 ) zhé jùn zhǔ xián shāng huī sāo yào yín fēi qián qiáng jí lán jiē míng hào zhǐtīng bì yí yī chǒngxié 二要读得顺畅 阴风 怒号,浊浪 排空 沙鸥 翔集,锦鳞 游泳 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予观夫 巴陵胜状 请给以下四个句子划分停顿: 二要读得顺畅 1、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 ,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 2、其余散句按意义划分,不 要读破句。要读破句。 朗读节奏的方法:(骈散结合 ) 三要读得动听 读出轻重缓急; 如: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 “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 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 三要读得动听 读出语气感情; 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豪迈壮阔 2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 悲凉失落 3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欢快愉悦 深层探究 • 1、通假字 • ①百废具兴( )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通“俱”,全,皆 通“嘱”,嘱咐 2、一词多义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 连月不开( ) 开我东阁门( ) 以 观 一 开 来 因为 看 景色 一片 全 放晴 打开 然则何时而乐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感极而悲者矣( ) 南极潇湘( )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 政通人和( ) 北通巫峡( ) 政通人和( ) 至若春和景明( ) 则 极 或 空 通 和 那么 是 就 极点 尽 有时候 或许,也许 天空 消散 顺利 通向 和乐 和煦 3、古今异义 ①越明年 古义: 今义: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义: 今义: ③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今义: ④气象万千 古义: 今义: ⑤微斯人 古义: 今义: 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写文章 文章 阳光 风光、风景 景象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没有 细少 4、词类活用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感极而悲者矣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名词用作动词,达到极点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 或异二者之为 • 百废具兴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动词用作名词, 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之前,在……之后 5、成语积累 • 气象万千: • 心旷神怡: • 政通人和: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掌握重点实词 • 谪守巴陵郡: • 浩浩汤汤: • 迁客骚人: • 淫雨: • 山岳潜形: • 薄暮冥冥: • 沙鸥翔集: • 郁郁青青: • 宠辱偕忘 宠: 偕: • 或异二者之为: 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 水波浩荡的样子。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连绵的雨。 隐没。 迫近。 鸟停息在树上。 形容草木茂盛。 荣耀 一起 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大意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 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 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 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 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 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 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 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 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 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 也潜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 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 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 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 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 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 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 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 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 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 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 就会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 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气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 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好 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 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 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 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整体感知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 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 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 深层探究 • 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 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 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 楼”。 2、作者从岳阳楼上看到了怎样的雄伟景象? 作者为何略写岳阳楼景观? •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 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 ”。 3、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 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 “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 不好。 • 这里作者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 命的动感,用“衔”、“吞”,把“远山”、 “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生动画面。如果用“连”、“接” 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位置关系,画面 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是用“然则”一词过 渡,下文写什么? •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 5、“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 作者详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 “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 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6、古仁人之心的览物之情又是怎样的?其忧 乐观又是怎样的? 7、“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 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8、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这句话? •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 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 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 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 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9、文章如何推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个警句的? • 作者十分巧妙地采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点 出警句。先用设问引出“不以物喜……则忧其 君”,表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 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 “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 自然引出“何时而乐”的设问,使文章又推进一 层。设问后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岳阳楼记 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结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写作缘由 阴、晴 悲、喜 记叙一、赞颂滕子京的政绩和交代作记缘由。 二 描 写 抒 情 先描绘岳阳楼大观,再抒发迁客骚人览物之情 景“异” 阴暗景色 ………悲 晴明景色 ……喜 情“同”以已悲 以物喜 议论 三、探求古 仁人之心表 达自己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君(忧民忧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