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8.31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产生的细胞能够使根长长的部位是( )
A.[1] B.[2] C.[3] D.[4]
2. 实验课上,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发现视野变暗。为调整视野亮度,他可以(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反光镜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移动玻片标本
3. 科学研究中,基于多次观察和实验而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
A.问题 B.假设 C.结果 D.理论
4.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的不错,但我知道,任何一个果实都曾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变成果实”。下列有关花和果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完成传粉后就能结出果实
B.能结出果实的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C.花和果实都属于器官
D.果实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5. 早春时节,迎春花刚开放时叶片还没长出。推测迎春花花瓣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 )
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上一年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
D.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6. 由于某种原因,一种龟被分置到两个岛屿上,若干年后调查发现它们的龟壳、体形等差异较大,如图所示。它们的这些差异展示了( )
A.可遗传变异 B.遗传 C.不可遗传变异 D.过度繁殖
7.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及时处理可使危害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说明自己的病史
B.对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要双手叠加
C.每次人工呼吸都要看到病人胸廓有起伏
D.大静脉出血要先近心端止血再拨打“120”求救
8. 植物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茫茫的戈壁滩上,漫漫的海岸线边,高高的山峰上,深深的峡谷里……这些精灵们一天到晚忙碌着,成全了世界的五彩缤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全部“奉献”给了其他生物
B.植物的生活需要消耗二氧化碳,不需要消耗氧气
C.植物制造的氧气多于自身需要时,其余氧气会释放到大气中
D.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不能进行
9.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下列关于鱼和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鱼的体表都有鳞片
B.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C.鸟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大
D.鸟的体温恒定利于其扩大分布范围
10. 有的种子“精气神”很足,成熟后很快就能萌发生长有的种子成熟后 需要“睡一觉”,过一段时间才能发芽;有的种子几年后就不能萌发了 而有的种子却在沉睡千年之后还能开花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的胚是新植株的发育起点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自身条件
C.种子的休眠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D.种子寿命的长短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11. 下列对应用实例的解释,有误的是(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选项
应用实例
解释
A
制作豆腐乳
发酵技术的应用
B
真空包装火腿
隔绝好氧菌
C
用马铃薯块茎繁殖后代
利用扦插技术
D
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
抗生素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A.A B.B C.C D.D
12. 某同学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发现叶片的见光部分 滴碘变蓝色,遮光部分滴碘后无变化,该实验结果证实( )
A.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和氧气
B.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C.叶片是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会对实验现象造成影响
13. 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该生物( )
A.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B.寄生在细菌和真菌细胞内
C.可引发人类和动物传染病 D.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14. 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 )
A.牙齿的咀嚼 B.胃的搅磨 C.胆汁的乳化 D.肠腺分泌肠液
15. 人体皮肤有调节体温的功能,皮肤调节体温是( )
A.通过排汗实现 B.通过角质层实现
C.通过分泌皮脂实现 D.通过合成维生素D实现
16.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下列有关蜥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头部后面有颈 B.体表有角质鳞片和甲
C.完全用肺呼吸 D.有脊柱支撑身体
17. 人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 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白细胞参与其中的( )
A.第二道防线 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
18. 在不知不觉中,肺在进行着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偏左下方
B.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D.胸围差反映了整个胸廓的大小变化
19. 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血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两种管道的管壁都很薄
B.经过A处后,血液中葡萄糖量减少
C.经过A处后,血液颜色发生变化
D.与②中液体相比,③中液体尿素浓度较高
20. 下列关于鸡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由卵白提供
B.鸡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卵黄中
C.未受精的鸡卵不能产出体外
D.卵壳的保护提高了胚胎的成活率
21. 红绸鱼有奇怪的性逆转现象,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绸鱼的性逆转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B.红绸鱼的性逆转与激素调节有关
C.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
D.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完全改变
22. 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下列关于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
C.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D.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3. 如图显示了一个处于分裂状态的洋葱体细胞形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已完成DNA的复制 B.①是该细胞的遗传物质
C.该细胞中,①成对存在 D.①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24. 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其子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25. 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育种人员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落,经过选择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下列育种过程与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的是( )
A.将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移至普通棉花受精卵中,培育出抗虫棉
B.将普通甜椒种子送入太空,选择培育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太空椒
C.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
D.将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择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尽管陆地生活对许多生物来说是有利的,但陆生生物也面临着水生生物无须应对的各种挑战。长期以来,陆生植物通过不断进化逐渐适应了在缺水及其他不利环境因素下生存繁衍。陆生植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请回答:
(1)具有角质层:大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最外层细胞外表面都有一层角质层。推测角质层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炎热夏季蒸腾作用能________,避免叶片被灼伤。在夏季炎热晴朗的中午,大多数气孔关闭,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让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________;地球上最先出现的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
(4)其他特征:除角质层、气孔、输导组织外,请列举一项陆生植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特征:________。
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表所示,请回答:
休息
进食
与其它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55%吃种子
15%追逐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45%吃种子
25%被物种甲追逐
10%
物种丙
75%
15%吃物种甲
10%
物种丁
75%
20%吃物种丙
10%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________,它们参与构成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 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进入该生态系统;能量最初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方式是( )。
A.通过降水 B.通过植物吸收无机盐
C.通过植物的生长 D.通过死亡的动物腐烂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近几十年来,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下降,研究人员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索。如图一为两种雄性树蛙叫声频率与温度的关系,雌蛙能通过叫声频率较容易地识别出这种叫声;图二为两栖动物的胚胎存活率与胚胎发育场所水深的关系。请回答:
(1)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后,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蝌蚪,最终变成成蛙,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发育。
(2)某些有毒树蛙具有艳丽的警戒色,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图一中,相同温度下,树蛙A与树蛙B叫声频率不同的意义是________,猜测两种树蛙中________的繁殖更容易受温度影响。
(3)由图二可知,胚胎成活率与胚胎发育场所水深的关系为________。近些年,全球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请作出一个两栖动物数量与降雨量减少有关的假设:________。
(4)目前两栖动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减慢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请给出一条建议:________
我们几乎不停地被各种声音、气味、景象、味道等刺激所“轰炸”,神经系统使这些刺激对人体产生意义,并使人体对这些刺激产生反应,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一展示了人脑的主要分区。请回答:
(1)除脑外,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还包括________;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并使人体产生反应是通过________活动完成的。
(2)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图中显示的是大脑________半球。如果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
(3)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人员为确定头的大小、教育水平与患痴呆风险的关系,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图二显示了研究的总体结果。
①头围大小与患痴呆风险的关系是________。
②患痴呆概率最大的是________的人。在头围的人群中,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患痴呆风险的影响较显著。
说起细菌,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偶尔进人体内 的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让人产生呕吐、腹泻、发烧等病症,但大多数肠 道内的“常驻民”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我们把这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叫作益生菌。请回答:
(1)在生物分类学上,细菌被归类于原核生物,理由是________。
(2)有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即益生菌能增强机体的________免疫功能。人体内的益生菌多分布于肠道,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3)大肠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之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人体消化道内的大肠杆菌无毒株产生的维生素K可以被人体吸 收并用于凝固血液,由此推断,大肠杆菌无毒株和人之间是________关系。
(4)科学家发现,人体消化道内的某种细菌可能与肥胖有关,他们将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基本相同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进行如表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推测乙组的结果是________。
甲组
乙组
丙组
喂食该细菌
不喂食该细菌
不需喂食该细菌
普通食物
普通食物
高脂肪食物
出现肥胖症状
?
无肥胖症状
以色列科研人员4月13日宣布,他们从病人体内提取出脂肪组 织,从中分离出脂肪细胞,借助基因改造技术将其转变成干细胞,利用这些干细胞获得心肌细胞和促血管生成的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其他生物材料加工成的水凝胶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心脏,这颗心脏虽然拥有正常心脏的结构却无法执行心脏功能,请回答:
(1)研究人员采用的基因改造技术属于________技术;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促血管生成细胞的过程属于________。
(2)“生物墨水”中的细胞成分是心脏打印成功的关键材料,理由是________3D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________。
(3)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人体心脏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用文字与箭头表示),它具有________功能,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正常心脏的右心房收缩时,其左心房的收缩舒张状况是________,此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________。
(4)这颗3D心脏结构完整却不能执行正常心脏功能,这是因为心脏是________ 的统一体,研究人员还需要研究如何对人造心脏进行“信息输入”,以“教会”它像真正的心脏一样“工作”。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答案】
B
【考点】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1根冠、2分生区、3伸长区和4成熟区,解答即可。
【解答】
A、1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2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符合题意;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C不符合题意;
D、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不符合题意。
2.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解答即可。
【解答】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实验课上,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发现视野变暗。为调整视野亮度,他转动反光镜,用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3.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作出假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实施计划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
表达和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
【解答】
A、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实验或多次观察得出的结果能对自然现象做出解释,C符合题意;
D、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D不符合题意。
4.
【答案】
C
【考点】
花的结构和分类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解析】
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解答】
A、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就能结出果实,A错误;
B、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有雌蕊,B错误;
C、花和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C正确;
D、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D错误。
5.
【答案】
C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解析】
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输送。
【解答】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A错误。
B、树皮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C正确。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D、花瓣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6.
【答案】
A
【考点】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解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
一种龟被分置到两个岛屿上,若干年后调查发现它们的龟壳、体形等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7.
【答案】
C
【考点】
常见的急救方法
【解析】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解答】
A、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讲清病人的年龄、性别伤情等,A错误;
B、对成年人胸外心脏按压时,需叠加双手用掌根按压其胸骨下端,对儿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要适当,B错误;
C、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吹气而起伏,并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排出,证明人工呼吸有效。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液,所以大静脉出血要先远心端止血,再拨打“120”求救,D错误。
8.
【答案】
C
【考点】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据此解答。
【解答】
A、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和氧气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提供氧气和能量来源。AB均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量,促进了水循环。D错误。
9.
【答案】
A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解析】
根据鱼和鸟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
A、大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也有一些鱼的体表没有鳞片,像泥鳅、鲨鱼等,称为无鳞鱼;A错误;
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B正确;
C、鸟类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大,心跳快,可供给鸟类充足的氧气,可以为其飞行中提供充足的能量,与飞行生活相适应,C正确;
D、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D正确。
10.
【答案】
A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
A、受精卵是新植物发育的起点,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其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茎和叶的连接部分,胚发育成一个植物体。错误;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正确;
C、种子的休眠期是为了躲避恶劣环境,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正确;
D、种子寿命的长短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正确。
11.
【答案】
D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解析】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答】
A、制作豆腐乳运用了传统的发酵技术,A正确;
B、用真空包装储藏食物,能贮存较长时间,因为真空包装前杀灭了其中的微生物,隔绝了与外界微生物的联系,让喜氧菌无法存活,B正确;
C、马铃薯是茎,扦插马铃薯块繁殖,属于营养繁殖,C正确;
D、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病毒无效,D错误。
12.
【答案】
B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3.
【答案】
A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解析】
图示为病毒结构图。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解答】
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A正确;
B.病毒可寄生在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细胞内,B错误;
C.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引发人类和动物传染病,C错误;
D.病毒的生殖方式为自我复制,D错误。
故选:A。
14.
【答案】
D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解析】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
【解答】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牙齿的咀嚼、胃的搅磨、胆汁的乳化,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肠腺分泌肠液属于化学性消化过程。
15.
【答案】
A
【考点】
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解析】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皮肤附属物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其中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来滋润皮肤和毛发,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
【解答】
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因此皮肤调节体温是通过排汗实现的。
16.
【答案】
B
【考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
A、蜥蜴头部后面有颈属于爬行动物的特征,A正确;
B、蜥蜴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但没有甲,B错误;
C、蜥蜴完全用肺呼吸,C正确;
D、蜥蜴属于脊椎动物,有脊柱支撑身体,D正确。
17.
【答案】
D
【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答】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白细胞属于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淋巴细胞也是白细胞的一种。故白细胞可以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
18.
【答案】
C
【考点】
呼气和吸气
【解析】
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据此解答。
【解答】
A、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错误。
B、人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廊的容积就缩小,肺内压随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错误。
C、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可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正确。
D、胸围差是指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末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末的胸围长度。胸围差为两个所测长度的差值。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因此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D错误。
19.
【答案】
B
【考点】
尿液的形成
【解析】
此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图中①肾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收集管,识图分析作答。
【解答】
A、A处两种管道肾小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适于重吸收作用,A正确
B、经过A处后,肾小管将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血液中葡萄糖量增加,B错误
C、经过A处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发生变化,C正确
D、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含尿素量减少”,③收集管中尿素浓度较高,D正确
20.
【答案】
D
【考点】
鸟卵的结构及其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特点
【解析】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
A、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由卵黄提供,A错误;
B、鸡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存在于胚盘中,B错误;
C、未受精的鸡卵不能发育成雏鸡,但能产出体外,C错误;
D、卵壳的保护提高了胚胎的成活率,D正确。
21.
【答案】
D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解析】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红鲷鱼一般由几十条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条雄鱼。雄鱼比雌鱼个体大,勇猛。它也是这个群体中的首领,所有的雌鱼都跟着它行动。在游动和觅食中,雄鱼总是在前面开路,保护着后面的雌鱼。一旦这条雄鱼不幸死亡,或被捉走,群体中最强壮的一条雌鱼就会变态──先是鱼鳍变大、体态变得粗壮,随之卵巢消失、长出精囊,最后变成一条地地道道的雄鱼。原来,在雌性红鲷鱼的体内也存在着雄性基因。通常,这些雄性基因的开关被雌性激素封闭着,不能打开,因此雌鱼不会变成雄鱼。可是,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雌鱼看不到雄鱼,也接受不到雄性激素的信息刺激,那么,雌鱼的视觉就会发出信号,将原来封闭着雄性基因的开关打开,从而分泌出一系列的雄性激素,使雌鱼变成雄鱼。
【解答】
A、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续种族,A正确;
B、红绸鱼的性逆转受性激素的调节,B正确;
C、红鲷鱼一般由几十条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一条雄鱼。当群体中唯一的成年雄鱼死亡,身体最强 壮的雌鱼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最终变成一条雄鱼。可见环境因素影响红绸鱼的性状表现,C正确;
D、原来,在雌性红鲷鱼的体内也存在着雄性基因。通常,这些雄性基因的开关被雌性激素封闭着,不能打开,因此雌鱼不会变成雄鱼。可是,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雌鱼看不到雄鱼,也接受不到雄性激素的信息刺激,那么,雌鱼的视觉就会发出信号,将原来封闭着雄性基因的开关打开,从而分泌出一系列的雄性激素,使雌鱼变成雄鱼。可见红绸鱼发生性逆转后,基因未改变,D错误;
22.
【答案】
C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C错误,符合题意。
23.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裂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
图中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图,染色体的加倍时期,有8条染色体,原来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
【解答】
图中①一条是染色体,下边正对是和它一样的染色体,成对存在,说明复制后分开过程,已经完成复制。染色体有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有基因即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24.
【答案】
B
【考点】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
【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解答】
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携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如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基因不同,A错误;
B、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相同,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B正确;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不一定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如Aa,其子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
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D错误。
25.
【答案】
B
【考点】
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解析】
青霉素普通菌株经过诱导因子(通常是物理射线)处理,发生基因突变(青霉菌为真菌,繁殖快,而繁殖时DNA解旋,此时最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就会有少部分菌株具有高产青霉素的形状。所以青霉素高产菌株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解答】
由分析可知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A、“科学家将苏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的基因中,培育出的棉花品质与普通棉花无异,但具有抗虫性状,使其产量上升,减少环境污染”,这种现象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A不符合题意
B、将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送入太空选育出的太空椒属于基因突变技术。B符合题意
C、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经过多代选择、繁育,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属于选择育种。C不符合题意
D、将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择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属于杂交技术。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答案】
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减弱,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蕨类植物
能够产生种子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它主要由叶片进行,气孔的张开、闭合控制着蒸腾作用,气孔的开闭又受环境的影响。蒸腾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有重大意义;对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重大作用;
(2)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解答即可。
【解答】
具有角质层:大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最外层细胞外表面都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炎热夏季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叶片被灼伤。在夏季炎热晴朗的中午,大多数气孔关闭,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原因是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
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让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地球上最先出现的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适于陆地生活,从物质运输来看,这使植物既有远距离运输物质的功能,又有支持功能;
其他特征:陆生植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特征:除角质层、气孔、输导组织外,还能够产生种子等。
【答案】
消费者,2,丁
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1 )消费者2丁(1)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2)二氧化碳C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即可。
【解答】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2条食物链,即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丁;
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 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该生态系统;能量最初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方式是通过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1 )消费者;2;丁;(1)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2)二氧化碳;C。
【答案】
水,变态
遗传物质,利于雌蛙识别,提高抱对的成功率,树蛙A
正相关,降雨量减少导致两栖动物的数量下降
保护水域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不人为地大量捕捉青蛙等
【考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所需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据此答题。
【解答】
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毒树蛙具有艳丽的警戒色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在相同温度下,树蛙A与树蛙B叫声频率不同,能够利于雌蛙识别,提高抱对的成功率。从图一可以看出树蛙A的叫声频率受温度影响较大。
由图二可知,胚胎成活率随胚胎发育场所水深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其关系为正相关。两栖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如果降雨量减少会导致两栖动物的数量下降。
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水域面积缩减是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两栖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因此为减慢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应保护水域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不人为地大量捕捉青蛙等。
【答案】
脊髓及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反射
左,③,小脑
负相关,头围小、教育程度低中、小
【考点】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
图一中①大脑,②脑干,③小脑。
【解答】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叫反射。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如图示左侧大脑的内侧面:
大脑是脑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图中显示的是大脑左半球。②脑干,③小脑。其中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所以某人头部受伤,蒙上眼睛后,他的左手食指不能准确触及自己的右手食指,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③小脑。
①据图二曲线图可见:头围小、中患痴呆的风险系数大,头围大患痴呆的风险系数小,可见头围大小与患痴呆风险的关系是负相关。②据图二曲线图可见: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患痴呆风险的影响较显著。头围小、教育程度低中、小的人,患患痴呆概率最大。
【答案】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非特异性,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
基因,共生
细菌、食物,无肥胖症状
【考点】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解析】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细菌的生长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益生菌多分布于肠道,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免疫。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大肠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就是细菌与人类共生的例子。
表中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乙与丙形成以食物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预测实验结果:乙组无肥胖症状,可见:人体消化道内的某种细菌可能与肥胖有关。
【答案】
组织培养,细胞分化
心肌细胞和促血管生成的细胞是构成心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左心室、右心室
细胞→组织→器官,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收缩,由心房流向心室
结构和功能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解析】
(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3)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植物甚至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解答即可。
【解答】
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生物体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研究人员采用的基因改造技术属于组织培养技术;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促血管生成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
“生物墨水”中的细胞成分是心脏打印成功的关键材料,理由是心肌细胞和促血管生成的细胞是构成心脏的基本结构单位;3D心脏的心腔中,心房连接静脉,心室连接动脉,所以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左心室和右心室;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人体心脏属于器官,即心脏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它具有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功能,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正常心脏的右心房收缩时,其左心房的收缩舒张状况是收缩,此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由心房流向心室;
这颗3D心脏结构完整却不能执行正常心脏功能,这是因为心脏是结构和功能 的统一体,研究人员还需要研究如何对人造心脏进行“信息输入”,以“教会”它像真正的心脏一样“工作”。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相关文档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0-2654页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2021-10-2616页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学2021-10-264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18.12021-10-2629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20.12021-10-2629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2021-10-2627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2021-10-2625页
- 18届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礼记》2021-10-2627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10-2619页
- 初中8年级语文教案:第5讲 议论文之2021-10-2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