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4 K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雪
鲁 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学法指导:《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笑( ) 褪尽( ) 朔方( ) 凛冽( )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
凛冽: 。
天宇: 。
精魂: 。
消释: 。
升腾: 。
3.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基人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风筝》、《雪》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2)背景介绍。(见学法指导)
4、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2) 文中写到的这些地方的雪整体上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3) 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 一 种雪景, 为什么?
合作交流
在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1、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2、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3、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探究质疑
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2、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精读品析
1、理解重点语句含义: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2、文章写法。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 及 ,由 到 ,逐渐展开。②强烈的 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3、课堂小结: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 ,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 ”,因为“朔方的雪 ”、“ ”、“ ”、“ ”。体现了一种 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拓展学习
北方冬天的魂魄
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
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乎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里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
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其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它们的生命也照样需要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桠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生命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源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
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望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
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选自《阅读新视野》)
1.文章首段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北方冬天的图景?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二段中“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贫雪”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贫血”,请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说“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5.读完全文后,你知道“北方冬天的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认为,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一课一得
相关文档
- (山西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2021-10-2637页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导学2021-10-262页
-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1节 2021-10-263页
-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二2021-10-2627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第3课时 2021-10-263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周亚夫2021-10-2620页
-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牛顿第一定2021-10-264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2021-10-2624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苏州园2021-10-268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回延安》 人2021-10-26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