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24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海蜇将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
A.肛门 B.口 C.胞肛 D.细胞
2. 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3.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和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生殖器官
4. 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这主要与蚯蚓的 有关。
A.刚毛 B.肌肉 C.黏液 D.体节
5. 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 ②身体细长 ③消化管长而发达 ④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⑤消化管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6. 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7. 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体表都具有鳞片,适应于各种水域环境
D.在水中用鳃呼吸
8.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9. 下列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
A.鲤鱼和壁虎 B.乌龟和石鳖 C.青蛙和壁虎 D.娃娃鱼和石鳖
10. 课堂上,许多同学对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做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
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C.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D.羽毛有保温作用。
11. 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12. 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13.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14. 有人大笑时用力过猛,会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
A.关节软骨发生了病变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
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D.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
15. 小郭投篮动作优美,在其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
A.骨、关节 B.关节、骨骼肌 C.骨骼肌 D.骨、骨骼肌
16. 某人下肢肌肉并未受损,却出现瘫痪并逐渐萎缩的现象,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结构受到损伤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A.肌腱 B.肌腹 C.韧带 D.神经
17. 2018年5月,第5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国男女队双双获得金牌。赛场上每个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收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18. 在动物的行为中,下列哪一种行为与其它三种行为不同
A.海豚顶球 B.蚯蚓走迷宫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术
19. “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是一种学习行为
C.是一种繁殖行为
D.该行为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20. 同学们,你见过壁虎自动断尾,以逃避敌害的情况吗?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觅食行为
21. 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A.遗传物质 B.学习 C.激素 D.生活环境
22.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大批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D.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2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的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24. 某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实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这个事实说明( )
A.农药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B.青蛙对农田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
C.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D.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过程
25.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二、综合题
在通辽市西拉木伦公园可以找到下列动物,请据图作答:
(1)按照生物分类的方法,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________动物。
(2)图B为青蛙,体外受精,发育方式为________。
(3)D的体表有保护身体内部结构的________,又能____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4)在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________(填字母)。
(5)________的特征保证了A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1)写出图乙中各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骨、关节和________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3)在关节的结构中,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的结构是________。
(4)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__绕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5)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肽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据报道,北京孔庙内有101棵古柏和3棵古槐已有700多年树龄,饱经风霜的树干随处可见被虫害侵蚀的痕迹。据调查,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他们之间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请分析后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古树是生产者,而红蜘蛛、蚜虫、草蛉等动物是生志系统中的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蚜虫、草蛉的数量就会________,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3)除此以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帮助植物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________。
(3)如果改用蚯蚓做此实验,蚯蚓学会直接向左转所需的天数要比小鼠________,则可说明动物越高等________。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行为_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之消退。
三、资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CCTV﹣4新闻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如一家。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搬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资料三: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迎难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喷射的乙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他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猫喂狗崽”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第二种行为的优势在于________。
(3)“蚂蚁集体灭火”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蚂蚁之间会通过________来交流信息。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
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
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故选:B。
2.
【答案】
C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
,有口无肛,腔肠动物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没有细胞结构。
【解答】
腔肠动物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的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
官特别发达,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
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有口有肛门。可见猪肉绦虫和蛔虫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是生殖器官发达。故
选D.
4.
【答案】
A
【考点】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
;②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③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据此答题。
【解答】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
后部的刚毛钉入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
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
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
故选A。
5.
【答案】
D
【考点】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
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
①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正确。②身体细长与寄生生活无关,错误。③蛔虫的消化道
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错误。④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正确
。⑤蛔虫的消化道简单,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正确,可见D符合题意。
6.
【答案】
A
【考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
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解答】
A、蚯蚓的刚毛有辅助运动的作用,没有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符合题意;
BCD、蛇的鳞片、蝗虫的外骨骼、蜥蜴的细鳞,都是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不符合题意。
因此不具有这种功能的是蚯蚓的刚毛。
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鱼的特征;生活在水中,大多具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
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A正确。
鱼用鳍游泳,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B正确。
不是所有的鱼都被有鳞片,如泥鳅,C错误。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正确。
8.
【答案】
D
【考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D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故选D。
[学科网考点定位]熟知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B
【考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环境相适应,大部分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
、兔的肺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鲤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壁虎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乌龟和石鳌都属于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B符合题意。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和湿润的皮肤呼吸,壁虎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
D、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和湿润的皮肤呼吸,石鳖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答案】
A
【考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植物的分类
【解析】
鸟类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解答】
鸟类的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就强,能释放较多的能量,满足
鸟类飞行的需要,同时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其次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有助于维持
体温的恒定。另外鸟类还有较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如气囊的散热作用以及羽毛的保温作用等,都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不变
。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不是体温恒定的原因。故A错误。
故选A.
11.
【答案】
B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
【解析】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解答】
白天,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氧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得足够的氧,不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会出现浮头现象;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
量的氧气,到了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小;这时,鱼为了呼吸,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以便从空气中吸取氧气
;因此鱼出现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缺氧,这种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鱼群大量死亡,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2.
【答案】
D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
,胚胎生活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
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
式。
【解答】
A、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A正确。
B、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B正确。
C、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C正确。
D、胎生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而不是产仔率,D错误。
故选:D.
13.
【答案】
C
【考点】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解析】
试题分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推门的过程中,状态是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C
【考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析】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B
【考点】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解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
两端是白色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
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
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
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
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B.
16.
【答案】
D
【考点】
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
【解析】
人体内的骨骼肌接受的是神经传来的兴奋,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则肌肉会瘫痪,萎缩。
【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
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产生各种动作。某人下肢肌肉并未受损,却出现瘫痪并逐渐萎缩的现象是因为神经受损伤。
故选D。
17.
【答案】
C
【考点】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解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于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
18.
【答案】
C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
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海豚顶球、小狗算术、蚯蚓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蜘蛛结
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C.
19.
【答案】
B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题目中“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在产卵,属于昆虫的繁殖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A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
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在紧急
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目的是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繁殖行
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
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取食行为是指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行为。因此,壁虎自动断尾,以逃避敌害
,壁虎的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选A.
21.
【答案】
A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
为。另一类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
【解答】
蚕“作茧自缚”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22.
【答案】
C
【考点】
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解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
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
大批的青娃在雨后鸣叫求偶、成群的麻雀向麦田觅食麦穗、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
,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A、B、D不符合题意;
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C符合题意。
23.
【答案】
D
【考点】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解析】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
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
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昆虫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向异性交流,A不符合题意;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向同伴进行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动
物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
24.
【答案】
C
【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
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解答】
某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的实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这个事实说
明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故选C.
25.
【答案】
B
【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
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错误。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
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
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
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
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C错误。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
【答案】
无脊椎
变态发育
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G
胎生哺乳
【考点】
动物的分类
【解析】
图中A猴子属于哺乳动物,B去蛙属于两栖动物,C蛇属于爬行动物,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E蚯蚓属于环节动物,F鲤鱼属于鱼类,G鸟属于鸟类。
【解答】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无脊椎动物;
图B为青蛙,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蜜蜂的体表外骨骼,有保护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B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G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胎生哺乳的特征保证了A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答案】
(1)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
(2)肌肉
(3)关节囊
(4)骨,关节
(5)收缩,舒张
【考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解析】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的。乙图中的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③关节腔,②关节囊。
【解答】
(1)乙图中的①是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是关节窝,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2)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的。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骨骼肌受到神
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收缩产生动力,牵动骨绕着关节产生活动,于是躯体产生了运动。
(3)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
地联系在一起。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4)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收缩产生动力,牵动骨绕
着关节产生活动,于是躯体产生了运动。
(5)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甲图屈肘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答案】
(1)消费者 大大增多 生态平衡 物质 传粉 传播种子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中古树属于植物,为生产者,红蜘蛛、蚜虫、草蛉等为动物属于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例如:在该生态系统中,麻雀和花喜鹊以红蜘蛛、草蛉和蚜虫为食,如果大量地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草蛉和蚜虫为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增加,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3)除此以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传粉。
【答案】
(1)学习
(2)减少
(3)多,越强
(4)会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动物具有学习的本领,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鼠为了获得奖励,会慢慢学会怎样左转或右转才能完成走迷宫,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小鼠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
(2)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
(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强。所以蚯蚓学会直接向左转所需的天数要比小鼠多。
(4)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三、资料分析题
【答案】
先天性,学习
遗传物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社会,气味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解答】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猫喂狗崽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其他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猫喂狗崽”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第二种行为的优势在于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集体灭火”的行为属于 社会行为。蚂蚁之间会通过气味进行交流。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19.22021-10-2722页
- 2020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2021-10-2779页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第32021-10-2713页
-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021-10-275页
- 甘肃省敦煌市郭家堡中学2013-20142021-10-276页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1-10-27106页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清5检测内2021-10-275页
- 2020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2021-10-2711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2021-10-2725页
-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第22021-10-27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