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3.00 KB
  • 2021-10-27 发布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 ‎(2)温度计的使用:‎ ‎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 ‎③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 ‎2.(2分)(2014秋•定兴县期末)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   (“会”“不会”)熔化。将﹣5℃的冰放入装有0℃的水的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的体积将   (“增加”“不变”“减少”)‎ ‎3.(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与上述四个现象分别对应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   、   、   。‎ ‎4.(3分)(2014•长春模拟)将食物和水放在高压锅中加热时,由于水   从而在锅内形成高于1标准大气压的环境,因此,锅内水的沸点会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其锅盖上还有一个保险装置,其中的金属片是用熔点较   的合金制成的。‎ ‎5.(4分)(2015•广州校级二模)每当春季发生大面积旱情的时间,本溪抗旱指挥部就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   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滴并降落到地面。‎ ‎6.(6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水的密度是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是   g/cm3.水结成冰后质量   ,密度   ,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3分)(2011•河源)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   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 ‎8.(1分)(2012•西宁)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9.(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酒精装在   试管中,硫酸装在   试管中。(ρ酒精<ρ水<ρ硫酸)‎ ‎10.(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性质优良的新材料制造。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   材料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11.(2分)(2017秋•宁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 B.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液体 ‎ C.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可能是气体 ‎ D.以上都有可能 ‎12.(2分)(2014秋•秀屿区校级期末)“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13.(2分)(2012秋•太原期中)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冰 B.玻璃 C.松香 D.沥青 ‎14.(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一定变小 ‎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15.(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16.(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质量大约是50 kg ‎ B.他的身高大约是160 cm ‎ C.他的体积大约为50dm3 ‎ D.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8℃‎ ‎17.(2分)(2010•大兴区一模)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 C.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 ‎ D.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18.(2分)(2009•河南)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19.(2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 ‎20.(2分)(2017秋•辉县市期末)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 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三、简答题(共4分)‎ ‎21.(4分)(2018秋•惠山区校级期中)住在热带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英国学生发明了无电“冰箱”,它的内桶用金属制成,外桶用木头、塑料等常见材料制成,两层之间的空隙可以填充沙子。外桶上有数个圆孔,用水浸湿沙子后,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潮湿。这样能使金属桶内部空间温度维持在6℃左右,从而使食物保鲜。根据上文,请回答:‎ ‎(1)该无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2)把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潮湿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26分)‎ ‎22.(8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体积是50cm3‎ 的铁球,测得其质量为234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铁=7.8×103千克/米3)‎ ‎23.(8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装石油的油罐车的容积为30m3,取出200cm3的石油,称得其质量为160g.求:‎ ‎(1)石油的密度是多少?‎ ‎(2)油罐车装满该石油,则所装石油的质量为多少?‎ ‎24.(10分)(2017秋•呼和浩特期中)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中水的体积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 五、实验题(共19分)‎ ‎25.(5分)(2015•阜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组。‎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   (前/时)出现的情景。‎ ‎(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以判断实验室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97 ‎ ‎ 98‎ ‎ 98‎ ‎ 98‎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的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26.(4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填“会”或“不会”)沸腾。‎ ‎27.(10分)(2017秋•古塔区校级期中)小强想测量标有净含量是“250mL”的舒化奶的密度,请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动到   。横梁静止时,指引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小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舒化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为   g。‎ ‎(3)小强把包装盒打开,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丙所示),称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1.4g,则他测得的盒中奶的质量是   g,利用舒化奶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   g/cm3.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他测得的密度值偏   。‎ ‎(4)小强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测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测出图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总质量m1;‎ ‎②用记号笔在塑料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测出塑料杯的质量为m2;‎ ‎③   ,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为m3;‎ ‎④舒化奶密度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书时视线与刻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水在0~4℃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特点。‎ 人体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测量范围不需要太大;‎ 确定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根据图示读数。‎ ‎【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始端在2.00cm处,末端在3.47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7cm﹣2.00cm=1.47cm;‎ ‎(2)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②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 ‎③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是1℃,液柱下面的数值的绝对值大,温度是零下,液柱对着10以下第2条刻度,温度计示数是﹣12℃。‎ 故答案为:(1)1.47;(2)①液体的热胀冷缩;②35~42;③﹣12℃。‎ ‎2.【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晶体熔化时温度要达到熔点,同时要继续吸热。凝固时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同时继续放热。‎ ‎【解答】解:‎ ‎(1)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 ‎,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 ‎(2)将﹣5℃的冰放入装有0℃的水的杯中,冰会升温吸收热量,导致水放热而凝固,所以冰的总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不会;增加。‎ ‎3.【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物态变化都是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冰变为水是熔化;水变为冰是凝固;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水蒸气变为水是液化;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水蒸气直接变为冰是凝华。‎ ‎【解答】解:(1)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发生的凝华现象;‎ ‎(2)冰棒上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3)茶杯外壁“出汗”,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4)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4.【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提高锅内气压,来时水的沸点升高的;‎ ‎(2)高压锅上锅盖上有一个易熔片,易熔片的安装是为了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作用的,它是用熔点较低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 ‎【解答】解:(1)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就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时才沸腾,这样高压锅内部就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容易很快做熟了。‎ ‎(2)高压锅内的压力不会没有限制,要不就成了炸弹,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压强过大,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易熔片喷出,使锅内压强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金属片的熔点必须较低。‎ 故答案为:汽化成水蒸气;高于;低。‎ ‎5.【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凝华;熔化。‎ ‎6.【分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3)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小,根据公式ρ=可得密度变化。‎ ‎【解答】解:(1)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00k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是1.0g/cm3;‎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一杯水结成冰,所含物质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当m一定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冰的变大。‎ 故答案为:1.0×103;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00kg;1.0;不变;变小;变大。‎ ‎7.【分析】(1)质量单位的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 ‎(2)利用密度的单位填写。‎ ‎【解答】解:(1)∵1t=1000kg ‎∴120t=120000kg;‎ ‎(2)∵1kg=1000g ‎∴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0kg=6×104g;‎ ‎(3)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kg/m3;‎ 故答案是:120000,g,kg/m3。‎ ‎8.【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将调和油的体积和密度代入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得,‎ m=ρV=0.92×103kg/m3×5×10﹣3m3=4.6kg。‎ 故答案为:4.6。‎ ‎9.【分析】用公式V=‎ 算出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水的体积大小,根据试管相同判断出甲、乙、丙各装的什么液体。‎ ‎【解答】解:由ρ=可得V=,‎ 已知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 因为ρ酒精<ρ水<ρ硫酸,所以V酒精>V水>V硫酸;‎ 所以乙装的是硫酸,甲装的是水,丙装的是酒精。‎ 故答案为:丙、乙。‎ ‎10.【分析】①体积一定的物体,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②物质在纳米尺度时,原有的物理属性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 ‎【解答】解:为了减小飞船的质量,在不改变飞船及其它部件的形状时(即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V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密度小的材料,也就减小了飞船的质量;‎ 纳米尺度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领带不沾水也不沾油,有很强的自洁性能,是因为该领带是利用纳米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小;纳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11.【分析】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其中:‎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解答】解:‎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具体的形状。所以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此选项正确;‎ B、C、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可能是液体,有可能是固体,但不可能是气体。两选项均错误。‎ D、B、C选项不可能。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2.【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解答】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3.【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答】解: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 故选:A。‎ ‎14.【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是千克;物体质量的性质是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A错误;‎ B、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故B正确;‎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故C正确;‎ D、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BCD。‎ ‎15.【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②物质的密度与温度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解答】解:‎ 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正确;‎ D、由于一般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会影响物质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16.【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符合实际; ‎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50dm3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BC。‎ ‎17.【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解答】解:A、酒精灯及时加盖,即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减慢了液体蒸发,故不符合题意;‎ B、剪除枝叶使树木的蒸发面积减小,是减慢蒸发,故不符合题意;‎ 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放入冰箱中,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降低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不符合题意;‎ D、将湿衣服展开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促进了液体的蒸发,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8.【分析】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根据此判断“白气”的状态;‎ B、根据露珠和水的形成时间就可以知道两者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C、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D、冻豆腐有很多的小孔,是由豆腐中的水分凝固后又熔化形成的。‎ ‎【解答】解:A、洗澡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可以看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水蒸气;‎ 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不是蒸发;‎ D、豆腐中有很多的水分,放在冰箱中,水会变为小冰晶,是凝固现象;从冰箱中取出来,小冰晶变为水,是熔化现象。‎ 故选:D。‎ ‎19.【分析】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然后对选项中给出的能源进行分析,找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即为绿色能源。‎ ‎【解答】解:‎ A、铅蓄电池需充电,不能彻底摆脱化石燃料的使用,且废旧电池处理不好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符合题意;‎ B、氢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暂时不能广泛使用,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新能源,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a、b、c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 则a、b、c的密度分别为:‎ ρa===0.5×103kg/m3,‎ ρb===1×103kg/m3=1g/cm3,故B正确;‎ ρc===2×103kg/m3,‎ 所以ρa<ρb<ρ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c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故A不正确,C不正确;‎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所以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 三、简答题(共4分)‎ ‎21.【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都要吸收热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以及空气流动。‎ ‎【解答】解:(1)无电“冰箱”,是利用沙子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使内桶中食物的温度不致太高。所以其基本原理是蒸发吸热;‎ ‎(2)液体上方空气越干燥,流动速度越大,蒸发越快,致冷效果越好。所以将无电“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沙子湿润,使其持续蒸发。‎ 故答案为:(1)水蒸发吸热;(2)加快蒸发。‎ 四、计算题(26分)‎ ‎22.【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1)由ρ=可知,234g铁的体积V铁===30cm3;‎ 因为V铁<V,所以此球为空心;‎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铁=50cm3﹣30cm3=20cm3。‎ 答: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 ‎23.【分析】(1)已知石油样品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ρ=得到石油的密度;‎ ‎(2)已知石油的总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ρV得到石油的总质量。‎ ‎【解答】解:(1)石油的密度:‎ ρ===0.8g/cm3;‎ ‎(2)由ρ=可得,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 m总=ρV总=0.8×103kg/m3×30m3=2.4×104kg=24t。‎ 答:(1)石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2)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为24t。‎ ‎24.【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可求水的体积;‎ ‎(2)25块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0.2kg水的体积,‎ ‎(3)已知一块石子的质量和石子的数量可以求出石块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求石子的密度。‎ ‎【解答】解:‎ ‎(1)0.2kg水的体积:‎ V水===2×10﹣4m3;‎ ‎(2)石子总体积:‎ V石=V瓶﹣V水=3×10﹣4m3﹣2×10﹣4m3=1×10﹣4m3;‎ ‎(3)石块的质量:‎ m石=0.01kg×25=0.25kg;‎ 石块密度:‎ ρ石===2.5×103kg/m3;‎ 答:(1)石块的质量为0.25kg;‎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为1×10﹣4m3;‎ ‎(3)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五、实验题(共19分)‎ ‎25.【分析】(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2)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3)沸点越低,区域越低,沸点越高,气压越高;‎ ‎(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5)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 ‎【解答】解:(1)图乙中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该实验操作错误;‎ ‎(2)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3)表格中数据所示水在98℃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 ‎(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5)如丁图,三、四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两个小组水初温相同,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 ‎(1)二;(2)前;(3)98;低于;(4)不变;(5)质量。‎ ‎26.【分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图象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 ‎【解答】解:(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2)由乙图知,从第3分钟到7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熔点是0℃;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6分钟,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 ‎(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使冰受热均匀;(2)晶体;固液共存;(3)不会。‎ ‎27.【分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当横梁静止时,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 ‎(2)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由此得到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 ‎(3)由m奶=m总+m盒计算盒中的奶的质量;由密度公式计算舒化奶的密度;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会有一部分奶残留在盒中,由此分析所测密度大小;‎ ‎(4)根据舒化奶与水的体积相等,测出它们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计算舒化奶的密度。‎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当横梁静止时,在天平的调平过程中,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哪端的盘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调节。根据题图可以知道,指针左偏,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2)由图甲可知,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m总=100g+100g+50g+20g+1.4g=271.4g;‎ ‎(3)由m总=m奶+m盒,得,盒中的奶的质量:m奶=m总﹣m盒=271.4g﹣11.4g=260g,‎ 由题舒化奶的体积:V奶=250mL=250cm3,‎ 所以舒化奶的密度:‎ ρ===1.04g/cm3;‎ 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即牛奶的体积准确,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会有一部分奶残留在盒中,所以所测舒化奶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他测得的密度值偏小;‎ ‎(4))③将塑料杯中倒入水到记号处,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3;‎ 舒化奶的质量:m=m1﹣m2,‎ 水的质量:m水=m3﹣m2,‎ 舒化奶的体积:V=V水==,‎ 舒化奶密度:ρ===。‎ 故答案为:(1)左侧零刻度线;右;(2)271.4;(3)260;1.04; 小;(4)把水倒入杯中标志处;塑料杯和水;。‎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3分)(2017•东营)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2.(3分)(2017•泰安)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中捞月 B.坐井观天 C.一叶障目 D.海市蜃楼 ‎3.(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B. C. D.‎ ‎4.(3分)(2018•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 C. D.‎ ‎5.(3分)(2017•高密市二模)2016年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 D.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6.(3分)(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7.(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 ‎ B.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不一样 ‎ D.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 ‎8.(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 C.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 D.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9.(3分)(2017•贵港)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10.(3分)(2017•通辽)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范围 ‎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11.(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中学生运动会在百米赛跑比赛中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2.5m/s B.3.3m/s C.7.0m/s D.11.1m/s ‎12.(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13.(3分)(2017•益阳)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4.(3分)(2017•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15.(3分)(2017•广州)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二、填空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6.(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律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高;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   ‎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不同。(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17.(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冬天的早晨,小晴发现家里的玻璃窗很模糊,用手指划一下,随手写了一个“A”(如图所示)。玻璃窗模糊是因为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1)图甲中物块的长度为   cm;‎ ‎(2)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3)图丙中停表的示数是   s。‎ ‎19.(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小明某天早上把手机放在口袋中出去散步,如图是散步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平均步长是0.5m,那么他本次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m/s;如果小明坚持每天走10000步以上,以这样的速度他每天至少要走的时间是   s,约为   h。‎ ‎20.(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虚”或“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 ‎21.(3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2.(3分)(2017•东营)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3分)(2017•随州)如图,人眼在E处通过碗的边缘D点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A点。 现在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C处时,人眼仍在E处,但能通过D点看到硬币的右边缘B点。用一条光线示意以上光学现象(并画出水面、法线)。‎ 三、解析题(10分)‎ ‎24.(10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小明家离学校2km,他平时步行上学,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最近,他使用共享单车上学,请问:‎ ‎(1)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 ‎(2)小明使用共享单车上学可以节约多少时间?(单车速度约为5m/s)‎ 四、实验探究题(第25题8分,第26题6分,第27题7分,共21分)‎ ‎25.(8分)(2017秋•黄埔区期末)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他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在探究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   ,像的大小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他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6.(6分)(2017•枣庄)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27.(7分)(2018•晋江市校级模拟)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如图1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2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A.5m B.0.5m C.0.05m D.0.005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分析】根据扩音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图示为电子扩音器,其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 故选:B。‎ ‎2.【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水中捞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C、一叶障目,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分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符合这个特点的透镜是D。‎ 故选:D。‎ ‎4.【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 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解答】解:‎ 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D正确。‎ 故选:D。‎ ‎6.【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2)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 CD、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分析】(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相同的物体,导热程度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温度不同。‎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分析答题。‎ ‎【解答】解:A、秋天早晨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冬天在户外的木块和铁块处于相同环境,所以温度相同,故B错误。‎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看见冰棍旁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8.【分析】(1)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处于熔点温度,可能为固态,可能为液体,可能为固液共存状态;‎ ‎(3)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4)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解答】解:A、读图甲可知,在﹣117℃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固体酒精属于晶体,故A错误;‎ B、在﹣117℃时,酒精处于熔点温度,可能为固态,可能为液体,可能为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9.【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这两个过程是相反的。‎ ‎【解答】解:‎ 将海水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其中汽化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 故选:C。‎ ‎10.【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所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11.【分析】结合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估算中学生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男子百米世界纪录在10m/s略快一点,一般中学生的速度应该更小一些,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和3.3m/s太慢,7.0m/s符合题意。‎ 故选:C。‎ ‎12.【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 ‎(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 ‎(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 ‎(4)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选项正确;‎ 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选项正确;‎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选项不正确;‎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因特点可知,尺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像与尺子关于镜面对称,故BD错误;‎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C错误。‎ 故选:A。‎ ‎14.【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选:B。‎ ‎15.【分析】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由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20cm>2f,所以f<10cm,故C正确、D错误;‎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f<10cm,所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凸透镜右侧的“20cm”处,故A错误;‎ 凸透镜所成虚像是正立的,已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是实像,故B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6.【分析】(1)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大。‎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即D调“1”的频率比C调“1”的频率高,所以D调“1”的音调高;‎ 我们敲击琴键的不同键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声源的振动幅度不同,则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音调;响度。‎ ‎17.【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解答】解:由图知这是窗玻璃上的形成的冰花,“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窗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故答案为:室内;凝华;放出。‎ ‎18.【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3)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1)甲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左侧示数3.00cm,右侧示数为5.25cm,物体长度为5.25cm﹣3.00cm=2.25cm;‎ ‎(2)乙图所示的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7℃+0.6℃=37.6℃;‎ ‎(3)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0”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2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0s,即停表的读数为20s。‎ 故答案为:(1)2.25;(2)37.6;(3)20。‎ ‎19.【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小明行走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他步行的速度;‎ ‎(2)求出小明走10000步的路程,再利用t=求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 ‎(1)由题知,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 v===1m/s;‎ ‎(2)小明走10000步的路程:‎ s′=10000×0.5m=5000m,‎ 需要的时间:‎ t′===5000s=5000×h≈1.4h。‎ 故答案为:1;5000;1.4。‎ ‎20.【分析】(1)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成的,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这时需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故答案为:缩小;实;减小。‎ ‎21.【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 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22.【分析】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连接PO,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然后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90°+3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 ‎23.【分析】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 光的折射规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解答】解:碗里无水时,人眼在E处通过碗的边缘D点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A点;‎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当水面到达C处时,能通过D点看到硬币的右边缘B点,说明由B点射向水面的光线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 所以,作图方法为:过C点作水平直线(即水面),与AE交于O点(O为入射点),再过O点作法线,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则OD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三、解析题(10分)‎ ‎24.【分析】(1)由题知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和步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 ‎(2)利用v=求使用共享单车上学的时间,进而求出可以节约时间。‎ ‎【解答】解:‎ ‎(1)由题知,s=2km=2000m,t1=0.5h=1800s,‎ 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 v1==≈1.1 m/s;‎ ‎(2)由v=可得使用共享单车上学的时间:‎ t2===400s,‎ 可以节约时间:‎ ‎△t=t1﹣t2=1800s﹣400s=1400s。‎ 答:(1)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是1.1m/s;‎ ‎(2)小明使用共享单车上学可以节约1400s。‎ 四、实验探究题(第25题8分,第26题6分,第27题7分,共21分)‎ ‎25.【分析】(1)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物像等大;‎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5)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 ‎【解答】解:‎ ‎(1)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距可知,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30cm,那么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30cm,所以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60cm;‎ 由物像等距可知: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与平面镜距离变大;‎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受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开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像是虚像;‎ ‎(5)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且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故答案为:(1)相同;(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60;变大;不变;(4)虚;(5)玻璃的两个表面都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 ‎26.【分析】(1)若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使用量程为﹣2℃~102℃‎ 的温度计就不能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0~36%,凝固点从0℃降低然后上升到0℃可得出结论;‎ ‎(3)根据盐冰的熔点低于0℃分析;‎ ‎(4)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会降低。‎ ‎【解答】解:(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3)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低于0℃,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盐水冰块;‎ ‎(4)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故答案为:(1)﹣20℃~102℃;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2)先降低后升高;(3)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4)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27.【分析】(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像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 ‎(3)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解答】解:‎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0m时,像距v保持在0.5cm=0.005m左右,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选D。‎ ‎(3)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需要“调焦”。‎ 故答案为:(1)实;大;远离;(2)D;(3)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