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九 名著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4.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的记者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
(2)同学们,《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读本,你应该读得差不多了吧,书中最能打动你的人物是谁呢?试以人物的事例简单分析打动你的原因。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名著阅读
(1)阅读名著文段,完成题目。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1922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①文中的“我”是谁?
②在斯诺看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没有雅座”“古庙临时改建的露天剧场”,这就是红军的宣传武器— ,斯诺认为,没有比它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长征》,作者是______,这座山是中央军事转移以来遇到的第一座真正的高山______。
一条狭窄的小路在陡峭的山崖上呈“之”字形盘旋而上,队伍的一侧就是万丈悬崖。卫生队的一名担架员掉下去了,官兵们把火把聚拢来寻他……
(3)下面这段文字描写______卫星发射纪实,在火箭升空前发生了意外——液氧可能发生渗漏,关键时刻副指挥长冷静处理,从中表现他______;同步卫星的故乡是______。
两种方案在副指挥长的脑海里飞快转着。但他很快发现,第三级火箭的增压是正常的,这说明液氢贮存箱没有问题;而且,往外喷发的白烟在逐渐减弱。显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于是,凭着一种科学的推断,凭着几十年的发射经验,凭着一种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他的目光与几位老总的目光经短暂的对视后,他一拍大腿,果断地发出了命令:“点火!”
7.名著阅读。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两本书,完成小题。
(辨人物)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曾作为学生领袖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后在英、法、德各国学习,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
“他”指的是 ______(填人名)。
(析个性)
彭德怀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
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彭德怀如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
这两件事情可见当时任第一军团司令员的彭德怀除了拥有将相之才外,还有朴素及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讲故事)
斯诺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
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忆事件)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
(明地点)
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个会议在______(地点)召开。
8.名著阅读
① A 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② B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以上两段内容均选自________(国籍)的记者___________写的纪实作品《____________》,①段中A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②段中B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名有“西方平安”的意思,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做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然后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陕西两省的分界线。
①文中的“我”指的是 ,他是 人(国籍)。
②文中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1)上述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国籍)的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人名)
(2)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并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1).以上语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又名_________,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请将答案用楷书写在田字格中)
(2).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请写出任意两本?
12.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 材料中的“他”是谁?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13.名著阅读
(A)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
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还是“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B)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
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1).根据原著说说作者斯诺想要去“红色中国”采访的原因。
(2).原著还有很多类似选文(B)中红军战士顽强勇敢的事例,请列举两例。
(3).《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时过境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14.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①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②“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③“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名著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4.美国。 埃德加·斯诺。 示范:打动我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在一师范读书期间和好友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似的团体、他们常常故意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中去游泳、在雨中光着脊背、于黑夜在狂风暴雨中跑完岳麓山并说是为了要体验 “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的感觉,他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为自己的理想储备着力量。
【解析】
(1)《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明确思路:人物+理由,理由要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人物的优秀之处。示范:打动我的是朱德。朱德于云南讲武堂毕业,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他放弃荣华富贵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在长征中尤其是当张国焘决定南下的时候,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率部抵达陕北立下了永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抛弃个人富贵,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打动了我。
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国纪年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故选B。
6.(1)①毛泽东
②精明,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天才军事家,政治家和战略家,生活俭朴,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色,是苏区人民拥护的领导。
③红军剧社
(2)王树增 老山界
(3)“亚洲一号” 镇定沉着 西昌
【解析】
(1)①本个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结合“那年(1922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可知这里的人物是毛泽东。②生活简朴:身为最高领导人,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刻苦努力,精明博学:在校常年成绩第一;离开学校时,非常指长自修;勇于反抗.勇敢无畏:组织并创办的新民学会专门反抗湖南督军张敬尧;质朴纯真,真诚老实,平易近人: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说话真诚老实,斯诺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③红军剧社,主要讲述了斯诺观看红军剧社巡回演出的见闻感受和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情况。
(2)《长征》是军旅作家王树增的纪实小说。结合“一条狭窄的小路在陡峭的山崖上呈“之”字形盘旋而上”可知这是老山界。
(3)这一段文字选自李鸣生《飞向太空港》中的《 “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纪实》,结合“他一拍大腿,果断地发出了命令”等句子看出他是一个镇定沉着的人,同步卫星的故乡是西昌。
7.(1)周恩来 (2)率真 (3)不唯一 (4)强渡大渡河 (5)遵义
【解析】
(1)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它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26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结合“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彭德怀如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看出彭德怀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平时言行举止都非常的率真。
(3)思路:一个“红小鬼”的故事梗概,能够表现他们的朝气。示范:有一个“小鬼”,他的名字容易被念成不好的词,他专门去找斯诺,解释他的名字,并把他的名字认真地写下来,他担心如果斯诺把他名字写错了,外国同志会对红军有坏印象的。满脑子想的都是红军,为红军着想,以集体、大局为重,心中时刻想着红军。
(4)“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七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5)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美国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彭德怀
【解析】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彭德怀:他是个乐观爱笑,率直爽朗,富有才智,善于驰聘,吃苦耐劳,活泼且精力旺盛,顽强不屈,强抗反抗精神,性格刚烈,是位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勇士,还是军杰出的军事家。
9.①斯诺;美国。
②那些地区已经被红军所控制。
【解析】
1)从“红色中国”“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等句子看出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从“已经全部染红了”可知这部分区域是“红色中国”, 那些地区已经被红军所控制。
10.(1)美国,埃德加•斯诺,贺龙
(2)贺龙控制鸦片运送要道时,严禁士兵抽大烟,军纪严明。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具有反抗精神,关心穷苦百姓。有一次他又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了回来。爱马。
【解析】
(1)《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贺龙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湖南人都传说他年轻时的许多英勇故事。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贺龙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贺龙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2)明确思路: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贺龙的性格形象。示范:“南昌起义后贺龙怎样了?”“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山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内地,但是贺龙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湖南。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是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看出贺龙的英勇无畏。
11.(1)《西行漫记》其中书写错误不得分,不加书名号适当扣分。
(2)《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写出任意两篇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结合原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可知,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12.(1)埃德加·斯诺 (2)《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1)由“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可知“他”是作者埃德加·斯诺。(2)《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
13.(1)①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解答;②想要亲自深入苏区了解红军和苏维埃的真相。
(2) (1)红军坚持作战,组织了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战役(或红军历时两年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2)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飞夺泸定桥。
(3) (1)《红星照耀中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2)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行文既严谨又活泼。
14.(1)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周恩来
(2)①1936年 张学良, 杨虎城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③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在平时就要对名著知识做好积累,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本题解答应依据自己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了解和识记的常识知识。(1)此题是对《红星照耀中国》的整体感知。《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2)此题考察对《红星照耀中国》“西安事变”的了解和评价。选文节选自“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斯诺在本书中对“西安事变”做出了真实的记录和正确的评价。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敬业与乐业》 (2021-10-2722页
-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教案《1.诗歌二2021-10-2712页
- 2019秋学期初级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2021-10-2711页
- (新人教版)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上2021-10-2718页
- 2019-2020学年初二上学期语文月考2021-10-2710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2021-10-2722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满江红》 (3)_2021-10-2714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2021-10-2723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劳2021-10-2712页
- (新人教版)广东省廉江市八年级语文下2021-10-2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