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4.46 KB
  • 2021-10-27 发布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5分)‎ ‎ ‎ ‎1. 下列对酵母菌生命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能获取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完成反射活动 D.能生长繁殖 ‎ ‎ ‎ ‎2.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常用工具。下列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是( ) ‎ A.叶片的蒸腾作用 B.草履虫形成食物泡 C.水蚤心脏的跳动 D.小鱼尾鳍毛细血管 ‎ ‎ ‎ ‎3. 在下列实验中会用到碘液,其中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碘液目的相同的是( ) ‎ A.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验证玉米的胚乳储存淀粉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 ‎ ‎4. 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对于其中神经系统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细胞层次 B.②是组织层次,②就是指神经组织 C.大脑有①不具备的功能 D.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依赖其它系统 ‎ ‎ ‎5. 牡丹种子9月播种后翌年春天才能萌发。剥取并浸泡牡丹种子的种皮,浸泡后的溶液能抑制正常白菜种子的萌发。下列对牡丹种子的推测的不合理是( ) ‎ A.种子有休眠期 B.种子内未贮存营养物质 C.种皮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D.去掉种皮可能提前发芽 ‎ ‎ ‎ ‎6. 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的开闭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状态数量多,不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①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 ‎ ‎7. “肉丁炸酱面一碗儿,豆芽青菜七八样儿。”这说的是老北京炸酱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面条中的淀粉是在口腔中开始消化的 B.炸酱中的脂肪在肝脏被胆汁初步消化 C.炸酱面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D.配菜种类多样,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 ‎ ‎ ‎8. 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 ‎ ‎9. 强健的体魄依赖强大的心肺功能,如心跳快慢、肺活量大小等,均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 B.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 C.心率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 D.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 ‎10. 当你全神贯注思考问题时,突然有人从后面拍打你的肩膀,你会快速回头,并出现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反应。这时你的身体开启到“战斗或逃跑”的应急状态。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被拍打后回头观望,属于反射 B.肾上腺属于一个反射弧的效应器 C.此反应过程仅受神经系统调节 D.“战斗或逃跑”有利于适应环境 ‎ ‎ ‎11. 研究人员已成功在实验室中将发育初期的人类卵细胞培育为成熟的卵细胞。成熟的卵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作用。这为生育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从子宫中提取发育初期的卵细胞 B.成熟的卵细胞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C.成熟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 D.成熟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 ‎ ‎12. 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以下是它们两者的进化过程图(箭头表示进化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B.甲虫为了取食马铃薯产生耐受毒素的变异 C.无毒素马铃薯和不耐受毒素的甲虫被淘汰 D.马铃薯使甲虫卵块脱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13. 被称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建在珠江口伶仃洋上。这里是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的重要活动区域。大桥建设者做到了施工中白海豚“零伤亡”,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白海豚用鳃呼吸有助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 B.白海豚数量减少,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C.白海豚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 D.“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 ‎ ‎14.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 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 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 ‎ ‎ ‎15. “若作酒醴(lǐ),尔惟曲蘖(niè)”见于《尚书》,是关于酿酒最早的记载。“曲”,也叫“酒曲”,含多种微生物。“蘖”,指发芽的谷物。下列关于酿酒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有误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加入足量的“蘖”‎ 提供有机物 B 将谷物碾碎 增大谷物和菌种的接触面积 C 按比例掺入“曲”‎ 接入发酵的菌种 D 适宜温度下密封培养 促进全部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 ‎ 近百年来,海螺沟冰川慢慢消融,逐渐露出裸地,形成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狭长冰川退缩带(见图1)。退缩带上依次覆盖了从草本、灌木到森林等不同类型的植被。为研究最早形成的裸地是如何演变成森林的,研究者选择了七个样地,统计记录其植物种类、土壤状况等相关指标(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 样地编号 ‎0‎ ‎1‎ ‎2‎ ‎3‎ ‎4‎ ‎5‎ ‎6‎ 距裸地形成年龄(年)‎ ‎0‎ ‎17‎ ‎35‎ ‎49‎ ‎57‎ ‎85‎ ‎125‎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主要树种组成 裸地 川滇柳;沙棘;冬瓜杨幼树 川滇柳;沙棘;冬瓜杨小树;云冷杉幼苗 川滇柳;沙棘;冬瓜杨中树;云冷杉小树 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小树、中树 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大树 云冷杉大树 土壤含氮量(g/kg)‎ ‎﹣﹣‎ ‎0.66‎ ‎18.29‎ ‎27.10‎ ‎26.21‎ ‎25.63‎ ‎23.8‎ 土壤有机质含量(g/kg)‎ ‎﹣﹣‎ ‎24.3‎ ‎361.5‎ ‎342.1‎ ‎507.34‎ ‎454.0‎ ‎411.9‎ ‎ ‎ ‎(1)该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法。‎ ‎ ‎ ‎(2)冰川退缩后的裸地养分状况较差,逐渐长出黄芪等草本植物,而后出现了高3~5米的灌木和小乔木沙棘、川滇柳。研究发现,这些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这是造成土壤中________的直接原因,也为后续大型木本植物的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该统计结果说明生物与环境相互________,这是植被类型更替的动力之一。‎ ‎ ‎ ‎(3)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样地上几种植物占乔木层有机物质总量的比例(如图2)。冬瓜杨是可高达30米的阔叶乔木,川滇柳与沙棘占比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________条件,生长受到影响所致。随后冬瓜杨被更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可以推测,冬瓜杨和其他三类植物之间均存在________关系。这也是推动植被类型更替的重要力量。‎ ‎ ‎ ‎(4)植物为动物的生活提供________,可以推测,在植被类型更替的过程中,该地区动物类群也随之发生变化。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 ‎ 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期,股骨是人体内最长的骨,其长度与身高有直接关系。结合图1所示骨的生长发育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 ‎(1)股骨雏型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主要由软骨细胞组成。从A~D,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和________,直至股骨发育成熟。随着骨的生长,________长入其中,为内部不断增加的细胞提供营养支持。‎ ‎ ‎ ‎(2)青春期股骨生长发育需要更多营养,其中含________和磷的无机盐可增加骨硬度。此阶段,适度运动也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 ‎ ‎(3)青春期时_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量增加,作用于软骨层,促进股骨快速生长。图2为人体24小时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由图可知,适当________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否则,将错过长高的最佳时期。因为青春期以后,骨发育到图1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时期,生长激素不再起作用,骨停止纵向生长。‎ ‎ ‎ ‎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通过杂交可以增加产量。然而油菜花是两性花,如图1所示。杂交过程中人工去除雄蕊的操作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选育出雄性不育类型M,如图2(雌蕊正常,雄蕊退化无花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油菜开花后,图1中________(填序号)产生的花粉,会落到________(填序号)上,完成传粉、受精作用。‎ ‎ ‎ ‎(2)选用M作为母本,这样既能保证油菜通过________传粉,获得杂交后代,又避免了人工去雄的繁琐。‎ ‎ ‎ ‎(3)研究发现,M的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用纯种父本与M杂交,从M上收获的种子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用字母D、d表示)。那么,如何保证年年都有雄性不育的油菜用于杂交,这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 ‎ ‎(4)进一步研究发现,M具有这样的特性:在3~10℃、日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在11~23℃、日照大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M的育性这一性状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保留部分M在________条件下种植,即可收获具有雄性不育性状的后代。‎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 ‎ ‎ 布氏田鼠有聚群行为。为研究布氏田鼠聚群行为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布氏田鼠从食物中获取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胞的________作用,将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用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对抵御寒冷、维持________的体温有重要的作用。‎ ‎ ‎ ‎(2)将布氏田鼠平均分成四组,在常温和低温下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三周后,四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摄食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比较________组可知,在低温条件下,小鼠需要增加摄食量以抵御寒冷。 ②与1组小鼠相比,2组小鼠________,可见聚群小鼠不需要大量增加进食即可抵御寒冷。‎ ‎ ‎ ‎(3)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可影响肠道中某种脂肪酸(食物消化产物)的含量,该脂肪酸含量越高,能量需求越低,即对食物的摄入量会减少。为研究聚群行为是否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行如图2实验。 ①实验最初用抗生素处理小鼠肠道的目的是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检测到第2组小鼠肠道内________,则说明聚群行为小鼠的摄食量改变可能是由肠道菌群引起的。‎ ‎ ‎ ‎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 人们发现乌鸦很聪明,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它们需要的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乌鸦的聪明才智使其适应多样的环境。 城市化改变了许多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对乌鸦来说可能是福音。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是乌鸦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垃圾绝大多数被运到郊区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所又大多是开放的,对乌鸦来说,这里拥有无限大餐。 既然郊区有这么多“食堂”,而且从市中心到垃圾处理场,一天需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那么,乌鸦为什么还要回到城里来?与郊区相比,城市有更高密度的建筑、交通和人口,更高效率的冬季供热系统。这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也就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是大城市的市中心,热岛效应越明显,而且夜间会更强一些。比如北京,冬季夜间的城区可以比郊区气温高3﹣4℃左右。 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这样鸦群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比如接近树木的猫或者黄鼬),还能充分满足集群社交欲望﹣﹣它们在睡前特别喜欢吵嚷一番。 乌鸦在城市聚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住在乌鸦夜宿地附近的居民会觉得吵;而且大量的乌鸦意味着无数的鸟粪,对街道和车辆都会造成较大的清洁负担;过多的乌鸦在市中心聚集,还会有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潜在问题。不过,对乌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从获得途径看,乌鸦制作“铁钩”取食属于________行为。‎ ‎ ‎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乌鸦食腐的习性,使其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 ‎ ‎(3)以下结构特点与乌鸦食腐习性无关的是( )。‎ A.消化液中有较多溶菌酶 B.较强的胃酸 C.血清中有针对肉毒素的抗体 D.有喙无齿 ‎ ‎ ‎ ‎(4)因为城市热岛效应,乌鸦夜宿城市。这体现了某种生态因素对其生活的影响,以下各项与之不同的是( )。‎ 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5)乌鸦消化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致病菌,这属于_______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 ‎ ‎(6)以下对乌鸦成为“上班族”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乌鸦可以在郊区找到食物 B.“城市热岛”效应对乌鸦有利 C.高大乔木为乌鸦提供栖息地 D.城市卫生条件好乌鸦不会患病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答案】‎ C ‎【考点】‎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自由运动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 ‎【解答】‎ ABD、酵母菌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能获取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生长繁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ABD正确; C、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错误。‎ ‎2.‎ ‎【答案】‎ A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解答】‎ A、叶片的蒸腾作用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可以通过观察装置内水分散失的多少或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来探究,不需要显微镜直接观察,A符合题意; B、草履虫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功能的结构的是食物泡,观察草履虫形成食物泡需要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中,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C不符合题意; D、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3.‎ ‎【答案】‎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1、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都有染色,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可检测是否有淀粉存在。‎ ‎【解答】‎ 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滴加碘液目的便于观察,A符合题意;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需要滴加碘液,因为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从而验证见光叶片是否有淀粉生产,B不符合题意; C、在玉米纵剖面滴加碘液,验证玉米的胚乳储存淀粉,C不符合题意; D、碘液遇淀粉变蓝,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碘液是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D不符合题意。‎ ‎4.‎ ‎【答案】‎ B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即可。‎ ‎【解答】‎ A、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是细胞层次,A正确; B、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人体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四大组织,大脑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B错误; C、①是细胞,大脑属于器官,所以大脑有①不具备的功能,C正确; D、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依赖其它系统,D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1、种子休眠是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2、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 ‎【解答】‎ A、种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胚或种壳的因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牡丹种子9月播种后翌年春天才能萌发,说明种子有休眠期,合理; B、每粒种子都是一个营养库,种子内贮存营养物质,供胚发育,不合理; C、剥取并浸泡牡丹种子的种皮,浸泡后的溶液能抑制正常白菜种子的萌发,可能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影响到了种子的萌发,合理; D、剥取并浸泡牡丹种子的种皮,浸泡后的溶液能抑制正常白菜种子的萌发,种皮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去掉种皮可能提前发芽,合理。‎ ‎6.‎ ‎【答案】‎ B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考点】‎ 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解析】‎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①气孔张开、②气孔关闭 ‎【解答】‎ A、①状态数量多,气孔张开,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错误 B、①状态数量多,气孔张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C、②状态数量多,气孔关闭,不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错误; D、②状态数量多,气孔关闭,不利于蒸腾作用的进行,因此不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错误;‎ ‎7.‎ ‎【答案】‎ B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解析】‎ 人体的消化腺有五种: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胰腺可以分泌胰液,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据此解答 ‎【解答】‎ A、淀粉最最先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A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只对脂肪有脂化作用,B不正确; C、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是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C正确; D、配菜种类多样,有利于做到合理营养,D正确。‎ ‎8.‎ ‎【答案】‎ D ‎【考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解答】‎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 B、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B正确; C、图中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C正确; D、血液流经膜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扩散出去,所以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D错误。‎ ‎9.‎ ‎【答案】‎ C ‎【考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脉搏 ‎【解析】‎ 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即使尽力呼气也不能把肺内的所有气体呼出来,肺活量是衡量肺的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据此解答。‎ ‎【解答】‎ A、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因此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反应的是一个人肺的通气能力,是衡量肺的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肺活量大,有利于获得更多氧气,A正确; B、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发达,心脏的收缩能力强,B正确; C、每搏输出量越高泵血越多,有益于健康,而不是心率,心率高会导致心脏劳累,C错误; D、适量体育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使肺活量和每搏输出量增大,D正确。‎ ‎10.‎ ‎【答案】‎ C ‎【考点】‎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解析】‎ ‎(1)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2)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解答】‎ A、被拍打后回头观望,属于反射,正确; B、肾上腺属于一个反射弧的效应器,正确; C、此反应过程除了受神经系统调节,还受激素调节,错误; D、“战斗或逃跑”有利于适应环境,正确;‎ ‎11.‎ ‎【答案】‎ D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解答】‎ A、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应从卵巢中提取发育初期的卵细胞,A错误; B、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B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成熟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条,C错误; D、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女性产生的成熟卵细胞中,只有一种决定性别的X性染色体,D正确。‎ ‎12.‎ ‎【答案】‎ B ‎【考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的历程 ‎【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解答】‎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A正确; B、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马铃薯甲虫的耐药性变异在使用农药之间就已经产生,农药只是对马铃薯甲虫的耐药性进行了选择,B错误; C、无毒素马铃薯和不耐受毒素的甲虫被淘汰,C正确; D、马铃薯使甲虫卵块脱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13.‎ ‎【答案】‎ A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解析】‎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 ‎【解答】‎ A、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错误; 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白海豚数量减少,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正确; C、白海豚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人类的影响,正确; D、“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正确。‎ ‎14.‎ ‎【答案】‎ C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 B、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 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 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15.‎ ‎【答案】‎ D ‎【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解析】‎ ‎“著作酒醴(甜酒),是酿酒过程,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酵母菌,属于酶是反应的催化剂。‎ ‎【解答】‎ A、加入足量的“蘖”,目的是提供充足的有机物,A正确 B、将谷物碾碎,目的是增大谷物和菌种的接触面积,能够充分分解有机物。B正确 C、按比例掺入“曲”,目的是接入发酵的菌种﹣﹣酵母菌。C正确 D、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温度下,密封培养是为了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答案】‎ 调查 含氮量增加,影响 光照,竞争 物质和能量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土壤的成分和作用 土壤的类型 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 ‎【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响结果判断。‎ ‎【解答】‎ 研究者选择了七个样地,统计记录其植物种类、土壤状况等相关指标,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调查法。‎ 灌木和小乔木沙棘、川滇柳等植物的根部生有可以固氮的根瘤菌,造成土壤中含氮量增加,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改良。不同的地区生长的植被类型有所不同,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同时每一地区的植被都能减少该地区的水土流失,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冬瓜杨是可高达30米的阔叶乔木,川滇柳与沙棘占比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条件,生长受到影响所致。随后冬瓜杨被更为高大的云冷杉取代。 可以推测,冬瓜杨和其他三类植物之间为争夺阳光,因此均存在竞争关系。这也是推动植被类型更替的重要力量。‎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够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 分化,血管 钙 垂体,适当早睡、保证睡眠时间充足,D ‎【考点】‎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解析】‎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解答】‎ 股骨雏型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主要由软骨细胞组成。从A~D,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直至股骨发育成熟。随着骨的生长,血管长入其中,为内部不断增加的细胞提供营养支持。‎ 青春期股骨生长发育需要更多营养,其中含 钙和磷的无机盐可增加骨硬度。此阶段适度运动也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时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量增加,作用于软骨层,促进股骨快速生长。图2为人体24小时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由图可知,适当早睡、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否则,将错过长高的最佳时期。因为青春期以后,骨发育到图1中的D时期,生长激素不再起作用,骨停止纵向生长。‎ ‎【答案】‎ ‎③,①‎ 异花 Dd 基因和环境,11~23℃、日照大于12小时 ‎【考点】‎ 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 传粉和受精 ‎【解析】‎ 图1中:①柱头、②花柱、③花药、④花丝; 图2示:退化了雄蕊只有雌蕊的不育类型M的花蕊。‎ ‎【解答】‎ 油菜开花后,图1中③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会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完成传粉、受精作用。‎ 选用作为母本,这样既能保证油菜通过异化传粉,获得杂交后代,又避免了人工去雄的繁琐。‎ 研究发现,M的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用纯种父本(DD)与M(dd)杂交,种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本D,另一半来自M的d,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D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因此从M上收获的种子基因组成是Dd。‎ 进一步研究发现,M具有这样的特性:在3~10℃、日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在11~23℃、日照大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M的育性这一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M的性状由遗传基因(dd)决定的,因此保留部分M在 11~23℃、日照大于12小时条件下种植,即可收获具有雄性不育性状的后代。‎ ‎【答案】‎ 呼吸,恒定 ‎1、3或2、4,摄食量增加幅度较小 排除肠道原有菌群对实验的干扰,某种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其他组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 动物摄入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当这些有机物被分解后,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和维持恒定的体温。‎ ‎①据图1可见:1、3或2、4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据图中曲线可见:在低温条件下,小鼠需要增加摄食量以抵御寒冷。 ②据图1可见:1、2的区别是否聚群,据图中曲线可见:1组摄食量增加幅度较大,2组摄食量增加幅度较小,可见聚群小鼠不需要大量增加进食即可抵御寒冷。‎ ‎①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实验最初用抗生素处理小鼠肠道的目的是排除肠道原有菌群对实验的干扰。 ②据图2可见:第2组接种低温聚群小组肠道菌群,若检测到第2组小鼠肠道内某种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其他组,则说明聚群行为小鼠的摄食量改变可能是由肠道菌群引起的。‎ ‎【答案】‎ 学习 分解者 D B 非特异性 D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3)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解答】‎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可见乌鸦制作“铁钩”取食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得的学习行为,‎ 乌鸦喜欢食腐,能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可见D符合题意。‎ AC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体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CD不符合题意;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体现水分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乌鸦消化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致病菌,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乌鸦可以在郊区的垃圾场可以找到食物;“城市热岛”效应对乌鸦有利;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可见D符合题意。‎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