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88 KB
  • 2021-10-27 发布

2019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同步测试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7课《桃花源记》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5分)‎ ‎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ě   ‎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 B.问/今是何世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后遂无问/津者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 D.处处志之         志:标记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 ‎ 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9.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 ‎10.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15‎ ‎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1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 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15.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参考答案 ‎1.D解析:分析:“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的路”;“志”是“做标记”。故选D。‎ ‎2.B解析:分析:A项“舍”前边应读三声,后边应读四声;C、“要”后边应读一声;D语,后边应读四声。故选B。‎ ‎3.D解析:分析:D项应为:后遂/无问津者。故答案选D。‎ ‎4.B解析:分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故选B。‎ ‎5.A解析:分析:“屋舍俨然”意思是“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故选A。‎ ‎6.D解析:分析:D项“桑竹”指“桑树、竹子”。跟现代意思基本一致。故选D。‎ ‎7.D解析:分析:D项“志”应为“做标记”。故选D。‎ ‎8.A解析:分析:“无论”意思是“不要说,更不要说”的意思。所以应该选A。‎ ‎9.D解析:分析:“寻”是“不久”的意思。故选D。‎ ‎10.C解析:分析:C“具”是“详细的”意思,不能用“皆”代替。故选C。‎ ‎11.D解析:分析: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故选A。‎ ‎12.C解析:分析:“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复行:再走;“豁然开朗”: 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故选C。‎ ‎13.B解析:分析:A林尽水源:树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C寻病终:不久就病死了;D无问津者:再也没有人询问此事了。故选C。‎ ‎14.D解析:分析:A并,一起;B“异”,以……奇异;认为……奇异;C妻子:妻子儿女。故答案选D。‎ ‎15.B解析:分析:A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故选B。‎ ‎《小石潭记》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 ( ) (2)为坻 (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6)隶而从者 ( )‎ ‎3.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 )‎ 四面竹树环合 ( )‎ 15‎ ‎(2)清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明灭可见 ( )‎ 不可知其源 ( )‎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D ‎2. (1)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使……鸣响) (2)为坻 (动词,成为,变成)(水中高地)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数目不确定)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的样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使……寒冷)(深) (6)隶而从者 (跟从)‎ ‎3. (1)环如鸣佩环(玉制的装饰品)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2)清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冷清)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不可知其源 (能)‎ ‎4.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 (1) (四周)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11* 《核舟记》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贻( ) 有奇( ) 二黍许( ) 箬篷( ) 糁之( ) ‎ 峨冠( ) 多髯( ) 椎髻( ) 衣褶( ) 诎(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0分)‎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 ‎(2)罔不因势象形 象: ‎ ‎(3)尝贻余核舟一 贻: ‎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 ‎(5)如有所语 语: ‎ ‎(6)其两膝相比者 比: ‎ ‎(7)佛印绝类弥勒 类: ‎ ‎(8)其船背稍夷 夷: ‎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诎右臂支船  “ ”同“ ”, ‎ ‎(2)左手倚一衡木 “ ”同“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 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2分)‎ ‎(1)能以径寸之木( ) (2)石青糁之( )‎ ‎(3)左臂挂念珠倚之(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参考答案 15‎ ‎1.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许(shǔ) 箬篷(ruò) 糁之(sǎn)‎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 ‎2. (1)因:顺着,就着 (2)象:模拟 (3)贻:赠 (4)奇:零数,余数 (5)语:说话 (6)比:靠近 (7)类:像 (8)夷:平 (9)曾:竟然 (10)简:挑选 ‎3. (1) “诎”同“屈”,弯曲 (2) “衡”同“横”,横着 ‎4.D(解析: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 均为“好像”。)‎ ‎5. (1) C (2) A (3)A (4)B ‎《诗经》二首 测试题 ‎(一)关雎(56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 寤寐( )   荇菜( )   芼之(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4分)‎ ‎(1)在河之洲  洲: ‎ ‎(2)窈窕淑女 窈窕: ‎ ‎(3)君子好逑 逑: ‎ ‎(4)左右流之 流: ‎ ‎(5)寤寐求之 寤寐: ‎ ‎(6)寤寐思服 服: ‎ ‎(7)悠哉悠哉 悠: ‎ ‎3.文学常识填空。(8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4.名篇名句默写。(4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 (二)蒹葭(4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未晞( )    水中坻( )   溯洄( )  ‎ 蒹葭( )  水之涘( )  水中沚(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蒹葭苍苍  苍苍: ‎ ‎(2)溯洄从之 溯洄: ‎ ‎(3)道阻且长 阻: ‎ ‎(4)白露未晞 晞: ‎ ‎(5)道阻且跻 跻: ‎ ‎(6)道阻且右 右: ‎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蒹葭采采, 。‎ ‎(2)《蒹葭》一诗,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 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课内精读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 15‎ 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 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 内心的情感。 ‎ ‎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 参考答案 ‎ (一)关雎 ‎1.关雎(jū) 窈窕(tiǎo)  好逑(qiú) 寤寐(wù) 荇菜(xìng) 芼之(mào)‎ ‎2. (1)洲:水中的陆地 (2)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逑:配偶 (4)流:捞取 (5)寤寐:日日夜夜[来源:学,科,网Z,X,X, (6)服:思念 (7)悠:忧思的样子 ‎3. 305 “诗三百” 风、雅、颂 赋、比、兴 [来源:学科网ZXXK]‎ ‎4.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二)蒹葭 ‎1.未晞(xī)  水中坻(chí)  溯洄(sù) 蒹葭(jiā) 水之涘(sì) 水中沚(zhǐ)‎ ‎2. (1)苍苍:茂盛的样子 (2)溯洄:逆流而上 (3)阻:艰险 (4)晞:晒(5)跻:(路)高[来源:学|科|网] (6)右:向右迂曲 ‎3. (1)白露未已。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B (解析:B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兴”的手法。)‎ ‎5.抒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和相思之苦。‎ ‎21《庄子》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5.填空。‎ 庄子,名周,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有《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 ‎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15‎ ‎ ‎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8.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项,“抟扶摇而上”的“抟”应读“tuán”;B项,“汝安知鱼乐”的“汝”应读“rǔ”;C项,“徙于南冥”的“徙”应读“xǐ”。‎ ‎2.C 解析 “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B 解析 本句的诵读节奏应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A 解析 B项中的“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C项中的“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D项中的“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 ‎5.战国 道家 逍遥游 清静无为 ‎6.(1)示例 ①你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吗?②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了解?③你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怎样?④你对组织过传统节日有何建议?⑤包粽子难不难,粽子好吃吗?(问题切合主题即可)‎ ‎(2)示例 妈妈:我们家还是亲自包粽子过端午节吧,这样既合了奶奶的心意,尊重老人家的传统情结,又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锻炼手艺,享受劳动的快乐呢。‎ ‎7.A 解析 A项中两个“是”均译为“代词,这”;B项,确定/保全;C项,本来/巩固;D项,说话,引文/停留在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 ‎8.C 解析 ①②句中的“名”分别译为“名字”“命名”,③④句中的“翼”分别译为“翅膀”“像翅膀一样”,故选C项。‎ ‎9.B 解析 陆游的《书愤》属于近体诗,格律谨严。‎ ‎22《礼记》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 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 C.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15‎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矜”在这里是通假字,同“鳏”,应读“guān”。‎ ‎2.C 解析 A项,第一个“亲”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B项,“闭”应为“动词,闭塞”;D项,“为”应为“动词,是”。‎ ‎3.D 解析 课文原文为“弗学”。‎ ‎4.C 解析 C项,“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其余三句中的“之”均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23《马说》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参考答案 ‎1.A 解析 B项,“一石”的“石”应读“dàn”;C项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应读“chēng”;D项,“才美不外见”的“见”应读“xiàn”。‎ ‎2.C 解析 “且”的意思是“犹,尚且”。‎ ‎3.C 解析 C项,“之”的用法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余都是作结构助词,“的”。‎ 15‎ ‎4.B 解析 A项,“见”同“现”;C项,“食”同“饲”;D项,“与”同“举”。‎ ‎24 《唐诗二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布衾”的“衾”应读“qīn”。‎ ‎2.D 解析 A项,“见”译为“出现”;B项,“安”译为“如何”;C项,“为”译为“介词,被”。‎ ‎3.C 解析 A项,“直”同“值”,价钱。B项,“见”同“现”,表现。D项,“与”同“举”,推举。‎ ‎4.A 解析 这首诗应是古体诗。‎ ‎5.B 解析 A项,白居易是唐代诗人;C项,错在“敢于反抗”;D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的是描写。‎ 15‎ 第17课《桃花源记》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5分)‎ ‎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ě   ‎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 B.问/今是何世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后遂无问/津者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 D.处处志之         志:标记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 ‎ 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9.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 ‎10.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 15‎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1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 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15.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小石潭记》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 ( ) (2)为坻 (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6)隶而从者 ( )‎ ‎3.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 )‎ 四面竹树环合 ( )‎ ‎(2)清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明灭可见 ( )‎ 不可知其源 ( )‎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 ‎11* 《核舟记》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贻( ) 有奇( ) 二黍许( ) 箬篷( ) 糁之( ) ‎ 峨冠( ) 多髯( ) 椎髻( ) 衣褶( ) 诎(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0分)‎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 ‎(2)罔不因势象形 象: ‎ 15‎ ‎(3)尝贻余核舟一 贻: ‎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 ‎(5)如有所语 语: ‎ ‎(6)其两膝相比者 比: ‎ ‎(7)佛印绝类弥勒 类: ‎ ‎(8)其船背稍夷 夷: ‎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诎右臂支船  “ ”同“ ”, ‎ ‎(2)左手倚一衡木 “ ”同“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 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2分)‎ ‎(1)能以径寸之木( ) (2)石青糁之( )‎ ‎(3)左臂挂念珠倚之(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诗经》二首 测试题 ‎(一)关雎(56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 寤寐( )   荇菜( )   芼之(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4分)‎ ‎(1)在河之洲  洲: ‎ ‎(2)窈窕淑女 窈窕: ‎ ‎(3)君子好逑 逑: ‎ ‎(4)左右流之 流: ‎ ‎(5)寤寐求之 寤寐: ‎ ‎(6)寤寐思服 服: ‎ ‎(7)悠哉悠哉 悠: ‎ ‎3.文学常识填空。(8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4.名篇名句默写。(4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 (二)蒹葭(4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未晞( )    水中坻( )   溯洄( )  ‎ 蒹葭( )  水之涘( )  水中沚(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蒹葭苍苍  苍苍: ‎ ‎(2)溯洄从之 溯洄: ‎ ‎(3)道阻且长 阻: ‎ 15‎ ‎(4)白露未晞 晞: ‎ ‎(5)道阻且跻 跻: ‎ ‎(6)道阻且右 右: ‎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蒹葭采采, 。‎ ‎(2)《蒹葭》一诗,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 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课内精读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 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 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 内心的情感。 ‎ ‎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1《庄子》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5.填空。‎ 庄子,名周,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有《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 ‎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 ‎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15‎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8.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22《礼记》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 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 C.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3《马说》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15‎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4 《唐诗二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15‎ 15‎